80后作家周静的长篇童话《一千朵跳跃的花蕾》,以其深厚的民间性展示了童话艺术创新的勇气,创造了如诗如梦、唯美唯善、童真童趣的艺术世界,是中国当代童话的一个重要收获。 这部书讲述了“十二个姨”的幻想故事,按照数字顺序,从大姨依次讲到十二姨。在十二个姨的故事之前,还有一个《引子》,交待十二个姨的由来。她们的母亲,也就是作品中的姥姥,从地心取回一根黑色的石棒,用磨成绣花针的石棒绣出自然万物,最后绣出“十二个姨”和孙女“我”,这有一点创世纪童话的味道。类似的联想还有很多,如《大姨的三根胡子》与大力士的故事,《葫芦,葫芦》与葫芦娃的故事,《像鸟儿一样飞翔》与白羽飞衣的故事,《一朵七叶莲》与马莲花的故事……这些中国民间故事的资源被吸纳进童话书写中,让读者产生一种文化的认同,体味到民间性在情节推展和细节刻画上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以花来比喻女人是常见的民间思维模式。十二个姨的故事抓住女人与花的联系,将每一位姨的性格与不同的花结合进行描写,写花即写人,见花如见姨。大姨爱力气,是火热的喇叭花;二姨爱收藏,是好奇的葫芦花;三姨爱唱歌,是热情的“水之花”;四姨爱笑,是纯净的栀子花;五姨爱哭,是温暖的生姜花;六姨想飞,是神秘的荆棘花;七姨爱美,是晶莹的莲花;八姨爱吃,是热情的辣椒花;九姨爱书,是善良的星星花;十姨爱玩,是调皮的板栗花;十一姨爱阳光,是光明的太阳花;十二姨爱春天,是艳丽的桃花。可以说,十二个姨就是“一千朵跳跃的花蕾”里绽放出的“十二花神”,给人以“美的力量”。 十二个姨是美的化身,不仅有美的形象,还有美的心灵和创造美的行为。她们是生于湖边山野的普通劳动女性的代表,热爱大地,不畏艰险,追求梦想,每一个姨代表着一种社会角色和人生梦想,象征着现实生活中女性渴望通过自我奋斗来实现“自我”价值。在描绘她们如诗如梦的人生意境中,作者传达出唯美唯真的哲理情思。而团圆不仅是民间故事的传统,也是童话故事区别于悲剧故事的主要特征,因为童话的读者是儿童,儿童稚嫩的心灵还不适宜接受恐怖和悲剧的情感,一个团圆的故事结局,对小读者就是一种责任,用美的情感和梦想成真来引导孩子获得健康的心灵和成长的力量。 民间性对现代童话的深刻意义,还体现在两个贯穿整部童话的人物——姥姥和丫丫的形象塑造上。姥姥是智慧老人的形象,她绣出了十二个姨和“我”,是这个“女儿国”的老祖母式的国王。在她眼里,十二个姨就是“回来捣乱”的,她爱女儿们,默默注视关心着她们,以长者的绝对权威,不断给她们忠告。她借“喜欢力气的大姨”发现“美也是一种力”,提出了“发现美的眼力”和“力的辩证法”的美学观点;她开导悲观的七姨,莲花的开放不仅“得有适宜的温度,有养料”,还“要有期待奇迹的心情”;她在《尾声》里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自白,仿佛暗示着她的生命哲学:“大地之所以愿意成为大地,就是为了这些故事,为这些故事里那些鲜活的生命力、那些爱,那些无惧无畏的勇气,还有那些美。”丫丫是姥姥绣出来的外孙女,是十二个姨的故事的实际讲述者,她是童话里的幼小者,“最喜欢十二个姨回来捣乱”,总是睁大好奇的眼睛,心里盼着快有事情发生,以人类初心沐浴爱与美的阳光,在她身上有一种向上的蓬勃朝气和向美的力量。三代女性的个性追求,遵循了民间故事将人物淡化出具体的社会环境、在更单纯意义上展现人的本性需求的特点,童话人物也因此更具有广泛的民间性和普遍意义。 《一千朵跳跃的花蕾》有着显著的民间故事风格,有着富于想象力和夸张的情节,以充满诗意童趣的美好情感,唤醒了存留在人们心中的关于民间文化的记忆,这也是这部童话的民间力量之所在。民间性应该成为“童话的自信”,童话源自民间,在民间生长,在民间成熟,民间性是文学童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即便在文学童话比较发达的今天,民间性仍然是童话的“根”和“魂”,仍然是建构新童话的基本法则。周静就是这样一位深得民间滋养的童话作家,对描写女人的心灵和自然之花有着罕见的洞察力,熟练而创造性地运用民间性艺术讲述故事,从而创造了这部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童话,给人一种源自民间性和想象力的阅读愉悦之感。 (《一千朵跳跃的花蕾》:周静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