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聋 婶(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那天的异常让他有了警觉,他悄悄地来到他们窗外,一个男人的声音飘进他的耳朵,他顿时惊住了。他屏声静气地把耳朵贴在窗户上,那声音便清晰了,很熟悉。他一时想不起是谁,只听那人说:都收拾好了,叫他们几个起床吧。他终于听清是谁了,“老败子”疯狂地举起铁锹,朝窗户砸去。可是铁锹并没有落在窗户上,而是无声地落在地上。他突然明白这对于他们老柳家来说是一场大变故,单靠他一人的力量不行,不能打草惊蛇。于是,“老败子”拿着铁锹敲开了我家的门。他敲我家的门是让我母亲先看着聋婶和瓦匠,别让他们跑了。
    我母亲听他说完,惊诧不已。我家和他们虽然一墙之隔,却不是一个姓。我母亲倒是经常帮他们的忙,可是,这种事儿,对于外姓人家,实在是“狗拿耗子”。再说,天这么黑,我母亲一人怎么能看住他们?我母亲说,你赶紧去找队长,我一个人拉也拉不住。我先在家里候着你们,惊动了他们,跑得更快。我母亲探出门口,往梅家院里望了望,又回屋吹灯和衣躺下。
    “老败子”磕磕绊绊地去了队长家,因为天黑,加上气急攻心,不停地摔跤,到了队长家已经摔得不成样子了。他叫醒了队长,队长嘟嘟囔囔穿好衣服,又叫了梅家近门的几个人。因为是冬天,天还没亮,大家都想在热腾腾的被窝多眯一会儿,听到喊声,磨磨蹭蹭,骂骂咧咧地半天才穿好衣服。
    “老败子”在外边等得七窍生烟,队长也万分火急,终于把那些懒懒散散的家伙集中在一起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听了队长的话,一扫起床时的慵懒,士气渐高,义愤填膺,人们急急忙忙地朝梅家奔去,路上,“老败子”又被一块小砖头绊倒,磕破了嘴唇。若是在平常,这些人一定会取笑他。可这时的他们,如衔枚疾走的士兵,神秘而肃穆,没有一个出声的。“老败子”迅速爬起,跑步跟上。
    当一帮人赶到梅家时,院子里已经人去屋空,整个院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连一丝活口都没有留下。看来,这绝不是一个仓促的行动,而是早有预谋的。“老败子”对着梅家的压水井,狠狠地踢了一脚,气急败坏地骂了一声娘,转脸问队长:咋办啊?
    队长说,咋办?你早干啥去了?撵去啊!
    队长让“老败子”叫上我母亲,快马加鞭地追了过去。
    那时候,交通工具就是架子车。聋婶他们的衣服、被褥、粮食、瓶瓶罐罐、一只羊、三只鸡、四个孩子都在架子车上。车子的前后用木棍摽着,比原本车身长了一倍,明显超载,所以走得很慢。队长领着一班子人火速赶上他们时,才走了两里多路。
    这时候,天已经大亮了。“老败子”见了瓦匠就打,而我母亲则苦苦地劝聋婶留下。队长明着劝架,实际是帮着”老败子”打瓦匠,虽然队长跟瓦匠关系不错,虽然队长也不太喜欢“老败子”,但是,瓦匠毕竟是外人,把本村的妇女拐走了,队长还是立场坚定地站在 “老败子”一边。其他的人也都帮着“老败子”打瓦匠。眼看要出人命,聋婶便扑在瓦匠身上,替瓦匠遮挡拳脚。孩子们看着打成一团的大人,傻愣着站在一旁,见母亲挨打,才都扑上去哭做一团。孩子们一哭,大人们便住了手。
    接下来就是谈判,最后的结果是家当和男孩子留下,聋婶和瓦匠带着梅走。“老败子”不愿留梅,因为梅是个女孩,而且是瓦匠的女儿。
    那会儿,这种事儿在我们村里算是件大事,我模模糊糊地记得,全村人都在说他们家的事儿,说那女人(聋婶)又怀孕了,瓦匠才把他们接走的。还有的说,瓦匠想接他们回去分地。大多数人说,这女人真不要脸,孩子都恁大了,还走那一步。走那一步就走吧,还把孩子都带走,想让姓柳的根儿改姓啊?
    梅和她母亲走了,相当一段时间,我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在自家门口玩儿。梅的三个哥哥过着没爹没娘的日子,整天不着家。偶尔,我母亲做些好吃的,会送他们一些或者喊他们一起来吃。村里人对他们母亲的谴责和对他们的同情,并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他们依旧麻木地生活在遗弃里。“老败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们夺回来,却对他们不管不问,他自顾不暇。
    梅和她妈离开的那段时间里,他们家的很多事儿都是我母亲帮着料理,比如相媳妇、定媒、娶亲之类的。我懵懵懂懂,自顾自地疯玩,觉得一切都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只是不明白,村里人为什么那么喜欢翻来倒去地说他们家的事儿。
    毕竟梅的哥哥们还在,这是聋婶和我们村永远无法割断的联系。因为对孩子的牵挂,聋婶带着梅,偶尔会回来住上一阵子。梅的哥哥们对母亲和妹妹并没有什么期盼,来与去都随她们,只是她们回来,有人做饭洗衣而已,并没有改变他们对家的感觉。
    可是,她们每次回来,就像一颗石子投进水里,在村里激起不断的涟漪。梅一回来,我也很兴奋,主要是有了玩伴。因为梅的关系,渐渐地,我对村里那些议论多少有些关注,似乎能拼凑起关于聋婶的一个故事轮廓。
    聋婶早年丧夫,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和她的瞎婆婆、一个大伯子哥和大伯子哥惟一的女儿住在一起。她婆婆、大伯子哥及女儿住在西边的两间屋子里,一个锅吃饭;聋婶和三个儿子住在东边的两间屋子里,一个锅吃饭。这样,等于一个院里住着他们两家人。我家住在他们大院的西边,小时候,我常觉得隔壁的院子很大很神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