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精神价值就是蕴含在这种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真实之中的,因此这是一种伟大的真实。这种伟大的真实通过一点一点的细节表现出来。比如小说中写到廖成先在大雾弥漫时趴在洞口,隐约发现前方数米远有敌人的动静,他扣紧扳机,一旦出现异常,子弹就将发射出去。且看施放是如何写这个食指紧扣扳机的细节的:“他发觉,右手食指又酸又麻,食指扣着扳机,扣了几个小时了。这根食指好像不是他的了。它是夜的食指,战神的食指,喜怒无常的魔鬼的食指,随时都有可能违背他的意愿。”没有战争的切身体验以及对战争的深刻认识,再有想象力的作家也写不出这样的细节。 在这种伟大的真实里,我们能够读到作者施放对于战争以及战争中的人性的深刻见解。比如他写困守在狭窄哨位里的战士们时,并没有像有些战争小说那样,刻意要写他们如何具备阳刚之气,如何具有英雄气概,而是写军人们在狭窄的哨位里如何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非常具体的困难,比如7号哨位的肮脏,洞里充斥着垃圾和粪便,缪去棠等人进来后就被熏得呕吐了。比如15号哨位的蛇洞,而安排在这个哨位的任宠有着对蛇的恐惧症。比如在城市长大的傅聪身体瘦弱,但必须背负几十公斤重的水桶爬上湿滑的石坡,他爬着爬着就滑下来了,但他只能一边哭一边爬。尽管这些困难看似很琐碎,然而他们必须一点一滴地克服。从叙述角度说,施放采用的是一种碎片化的叙述,但每一块碎片都有着闪光点,碎片化叙述与小说的散点透视的结构有效地结合起来,施放又凸显了每一个点的独特性,因此将这些碎片联缀在一起时,就成为一幅绚丽的七彩图画,他由此表达了一种新的英雄观。 碎片化叙述非常适合表现伟大的真实,一方面是因为战争并不是一场痛快淋漓的冲锋和反攻就能问题,更多的是像书中所写的漫长的积蓄力量和等待时机,是对这个过程的煎熬和坚守。碎片化叙述真实再现了这个过程中的艰难和对军人的严峻考验。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碎片化叙述融入了作者的深入和独到的思考。有时候,一块碎片的闪光就会让我们的眼睛一亮。如小说写到狙击手关存道“放跑了一个小敌兵”。关存道埋伏在灌木丛中,准备狙击敌人,一个兵影进入到他的瞄准镜内,但当他发现这个兵还是一个孩子时,他有了一瞬间的犹疑,觉得他太小了,能不能让他多活几年。犹疑间有一只蚊子叮到他的手指,小兵便在他的瞄准镜内消失了。这个碎片式的细节让我想起了前苏联一篇著名的战争小说《第四十一个》,小说中的红军女战士玛柳特卡在荒岛上与白党中尉相恋了,但最终她还是举起枪,让中尉成为她的第四十一个被击毙的敌人。人们评价《第四十一个》表现了战争中的人性与阶级性的复杂关系。我以为,施放在《弹头十字架》中所写的狙击手面对一个小兵的瞬间犹疑,其对军人内心世界的揭示,远远要比《第四十一个》中玛柳特卡最后的一枪要深刻得多。类似的精彩碎片还有不少,也许让我感到不满足的是,作者有时轻易放过了这些精彩碎片,他如果抓住这些精彩碎片,最大可能地放大其闪光,小说将会更加有分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