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从《黑人文学》论早期美国文学研究的左翼视角(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 韩晗 参加讨论

    笔者认为,以《黑人文学》为中心,可对早期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左翼视角进行反思与梳理,并可以回答如下三个问题:首先,《黑人文学》之于早期外国文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其次,《黑人文学》中的左翼视角成因究竟为何?最后,重新反思、回顾早期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左翼视角,对于今日的外国文学研究工作,又能产生什么样的价值?
    《黑人文学》不足两万字,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于1933年出版,收录于赵家璧主编的“一角丛书”。该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黑人的诗歌”,第二部分是“黑人的小说”,最后部分则是“黑人的戏剧”,该著是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界第一部研究黑人文学的著述,而作为知名左翼出版人的赵家璧,所主编的“一角丛书”也是当时颇具影响的左翼文学丛书。
    该著所研究的主体是由非裔美国人即居住在美国的黑人所创作的文学。由于18-19世纪的贩奴贸易,使得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黑人聚居地之一。美国的“南北战争”迫使南方的奴隶制瓦解,但种族歧视仍然存在。而且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几乎与“南北战争”同时,为了应付全球化的市场与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经济危机,大量美籍非裔人因为出身贫寒、受教育程度低,而成为了当时美国工商业社会中的底层劳动者,承担着最艰苦、最繁重且收入最为微薄的体力劳动。
    《黑人文学》揭露了“南北战争”特别是20世纪初期美籍非裔人在美国社会的真实处境及精神状况。因此,它深入研究了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如何站在种族主义的立场上,对同为本国公民的非裔人所进行的剥削与掠夺。这一思想构成了《黑人文学》的主线,也显示出了早期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左翼视角。该著如是阐述美籍非裔人的生活状况:
    虽然林肯在形式上给了黑奴们以伟大的自由,虽然在美国白人的统治教育下,有许多黑人成了顺民,但大多数的黑人仍要为工钱而做奴隶,而受痛苦。所以,尼格罗工人的痛苦比未解放前并不会如何的减轻,只有虐待的事是一年比一年减少罢了……在过去的一些年代中,黑奴们的民族意识早在奴隶生活中消磨尽了。更兼以美国人利用基督教来麻醉他们……(1)
    该著一针见血地指出美籍非裔人在美国的实际地位,虽然在名义上给了“伟大的自由”,但并没有在生活、收入与权利上与白人做到平权,因此还是要“为工钱而作奴隶,而受痛苦”,并且他们之所以没有反抗意识,关键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漫长的奴隶时代把他们的民族意识消磨殆尽,二是黑人在美国信奉基督教,找到了精神的慰藉。
    仅从出发点而言,就看出《黑人文学》的独到之处,它关注的对象并非是“去殖民化”,而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平权问题,即非裔美国人如何能够享与白人一样的权利。在全书的最后,作者引用黑人学者本杰明·布洛勒(Benjiamin Brawley)的话,认为美籍非裔人需要“定出一个伟大国家的计划”,需要一个“捍卫我们”的政府,甚至还需要有“选民的居留地”(32)。
    因此,《黑人文学》的洞察力,远远超过了当时小国文学研究其他著述,提升了1930年代小国文学研究的整体水准,反映了作者的见解与视野。该著认识到,如果没有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与秩序,一个现代国家并不能让受压迫的族裔真正地获得解脱,关怀底层、诉求公正恰又是左翼政治的诉求。在对黑人诗歌、小说的研究中,该著站在左翼的立场上,深入地剖析了美籍非裔人在美国之所以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原因。
    首先,微薄的收入与卑微的社会地位迫使美籍非裔人不断去为养家糊口而奔波,沦为了生计的俘虏,已经没有力气来抗争这个不公正的社会。
    但是随着种族平等运动与世界工人运动的兴起,及至20世纪,已经有一些美国黑人作家开始揭露这种不公正,这种“并不曾有着出路的启示”逐渐淡出美国黑人文坛,形成了“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如1900年出生于华盛顿并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亚历山大(Lewis Alexander,1900-1945)所写的《黑兄弟》堪称“黑人自述”:“啰,我是黑/但我也是个人/我如夜之子黝黑/我如深黯的洞窟般的漆黑/我是一个奴隶种族的嫩枝/他协助建立一个强壮的国家/那你我可以在这世上得着平等的待遇/勇敢和强毅如那立在巨浪潮头的人们/高高地撑起一枝旗帜/她的飘扬打倒一切人的反对”(14)。
    如亚历山大这样受过教育的美籍非裔作家并不少,他们作为“南北战争”之后的下一代,受过高等教育,对于美国社会的不公正有着明显的揭露。“哈莱姆文艺复兴”的领导者休士(Langston Hughes,1902-1967),在“我也是歌者亚美利加”(I,Too,Sing America)一诗的结尾中,以“我,也是亚美利加:我,也是亚美利加”愤怒呼喊(18)。
    《黑人文学》直指当时美国社会中“公民”形式下“族裔”间的不平等,即被掩盖的种族歧视下的伪善制度。虽然大家都是“亚美利加”,但却在社会权利上有着霄壤之判。“白人穿着浆熨好的衬衫坐在阴处”、“主人们始终是骑马”、“太太们握着伊的白手玩”,而黑人却“在地底下挖掘”、“保姆拼命地工作不休”(6-8),这种基于种族的赤裸裸歧视与迫害,在当时美籍非裔作家的作品中,屡见不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