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帝国的重建——从曼布克奖看当代“英国性”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外国文学》2013年4期 罗晨 王丽丽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作为世界英语文学的重要奖项,设立于1969年的布克奖及其后的曼布克奖为推动英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对奖项评选范围、获奖作家的国籍、原籍、种族、性别、年龄等系统的分析,本文揭示出布克奖及其后的曼布克奖所体现的浓厚“英国性”意味,以及英国人在文化上重建帝国的野心。今天英国已经被称作“文化超级大国”,曼布克奖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关 键 词】曼布克奖/英国性/文化/帝国
    【作者简介】罗晨、王丽丽,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布克奖”(Booker Prize)是当今英语小说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1968年英国著名出版商马斯勒(Tom Maschler)向当时国内最大的现购批发商“布克·麦康奈尔公司”(Booker McConnell)提议,设立一项能够同法国龚古尔文学奖(1903)和美国普利策奖(1917)相媲美的英国本土奖项,以奖励当年度出版的最佳英语小说原创作品。①2002年,布克奖的赞助商由“曼集团”(Man Group)接手,奖项随之易名为“曼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时至今日,曼布克奖已经走过了四十五年的漫长历程,经过数代人的不苟经营和悉心呵护,已然成为世界众多文学奖项中的翘楚。
    然而,奖项的发展过程却一直伴随着来自各方的争议,其中对于评选范围的争论颇引人深思。虽然曼布克奖的评选对象是英语小说,但评奖范围只限制在英联邦国家、爱尔兰和津巴布韦,而美国这一英语小说的重要来源地却被排除在外。对此,有报道公开尖锐地指出这是英国“文化民族主义”(cultural nationalism)的体现,是一种“有预谋的现象”。②这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作为土生土长的“英国制造”,曼布克奖同作为民族认同标志(National Identity)的“英国性”(Englishness)之间到底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战以来,英属殖民地纷纷独立以及苏伊士运河危机带来的国际压力等让英国在世界舞台上辉煌不再,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已沦落为依附于美国、落后于欧洲大陆等国之后的二流国家。另一方面,英国国内战后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大量来自前殖民地的移民又导致了种族矛盾加剧,冲突不断。英国性作为民族认同的重要术语,其饱含的数百年来形成的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在此情形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含义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作为当代英国语言文化和文学发展的风向标,曼布克奖的发展历程必然折射着当代英国性的释义改变。因此,以曼布克奖为参照对象,对英国性问题进行考量,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对当代英国文化表象之下的深层问题产生新的思考。目前,国内外均有针对曼布克奖的论文出现,它们或揭示奖项评选的曲折过程,或介绍某届获奖小说,或针对某类获奖小说归纳总结,但缺乏将奖项做整体考量的研究,也鲜有和英国性结合的思考。本文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以翔实的数据和直观的图像对英国性问题在曼布克奖中的体现进行阐释,同时也有望在文学奖项的研究方法上有所启示。
    曼布克奖的“英国身份”
    关于“英国性”的起源,朗福德(Paul Langford)认为该词诞生于19世纪,但其意义早在中世纪就已凸显。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所具有的“活力、创造力和忍耐力”代表了旧时英国民族认同的主要方面。海斯勒(Stephen Haseler)则认为,英国性是一种基于“土地、阶级和种族”之上的意识形态,发端于18世纪早期的英国乡绅贵族,并在《1707年联合法案》之后由以阶级为标志的身份认同发展成为民族性的认同。关于英国性的定义,学界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比如,朗福德将其定义为“显著的民族生活特征”;霍尔(Stuart Hall)则将其描述为“封闭、排外、保守的民族认同形式”;博登(Robert Burden)将其同英国的“民族文化认同”相提并论;伊索普(Antony Easthope)则将经验主义认识论同这种视其他民族为“他者”的民族认同形式联系起来,构成了英国性的主要研究方式。
    目前,虽然英国性一词的起源和定义在学界尚存争论,但有两点已达成共识:首先,它是一个建构的概念,没有任何一种对它的描述能够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其次,它同英国民族和帝国身份的认同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两点可以从1924至1925年间,时任英国首相的鲍德温(Stanley Baldwin)发表的两篇关于英国性的演讲中得到很好的证明。鲍德温认为,对家园的无上热爱是英国民族最强劲的特征。也正因如此,“在海外领土上寻找家园……建设新的家园,是我们民族的特征,也是我们民族伟大的地方。”(Tseng:1—2)由此,国家机器成功地利用英国性对海外殖民扩张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也把英国性和帝国认同的紧密关系暴露得一览无余。其实,傲慢的英国人历来就没有把自己等同于其他国家的人们,这是因为他们一直像罗马人一样把自己看做一个伟大帝国的创建者,而不是世界上的某一个国家。(Kumar:ix-x)
    然而,世界大战改变了英国的身份,也使英国人突然感到了政治危机所带来的民族身份的困惑。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加速了英国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衰落。1957年欧共体成立,围绕着这一问题,英国人的身份危机更加突出。韦恩(John Wain)就尖锐地指出,欧洲问题实质上就是英国的民族身份问题,而不是经济和政治问题。就此问题,文化界的争论也愈加激烈。根据斯皮林(M. Spiering)所说,出现了许多题目诸如“本质上的英国人”或者关于英国民族认同的书籍和文章,作者如罗斯(A. L. Rowse)、法官丹宁(Lord Denning)等,也不乏一些当时流行的作家,如当时的“愤怒的青年”作家。(35)因此,在这个关键时刻,对于英国人来说,寻找一种能够在文化上填补其帝国崩塌和经济上的衰退所形成的民族心理认同真空的替代品,重振国人信心,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曼布克奖的设立正迎合了英国人的心理需要,而其试图在文化上重建帝国的梦想也透过奖项设立之初的规则暴露无遗。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先要从获奖作家的国籍谈起。曼布克奖设立之初,不仅把美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排除在评选范围之外,而且就英联邦国家而言,非英籍作家在获奖数量上远远少于英国籍(United Kingdom)作家,后者在获奖总人数中占有绝对优势。下图显示的是自1969年首届曼布克奖评选后历年获奖作家的国籍统计数据:③
    
    图1. 国籍统计图(1969—2011)
    由图1可见,曼布克奖体现出名副其实的“英国身份”。自奖项设立的1969至1981年的十三年间,除了1974年的南非作家戈迪默,其余全部是英籍作家获奖。然而此后情况似乎有所改变:非英籍作家逐渐受到了评奖委员会的青睐,间隔一两年就有别国作家获奖。特别到了1999至2003年间,连续五年都为非英籍作家获奖,英国国内对此的争议和质疑一直没有平息,直到2004年情况才发生了改变。当年无论是获奖名单还是预选名单,英国籍作家都占有引人注目的优势,最终霍令赫斯特(Alan Hollinghurst)凭借《美丽线条》(The Line of Beauty)夺得桂冠。英国本土作家的卷土重来“多少平息了评论界对评审工作的不满和指责”。(芮小河:179)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作家虽然在属性上是英国国籍,但同英国本土作家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下图显示的是英国籍获奖作家的原籍:
    
    图2. 原籍统计图(1969—2011)
    由图2我们可以看到,近1/5的英籍作家为移民作家,这一现象同战后英国出现的移民潮有着密切关系。不过相比而言,“纯正的”英国本土作家依然享有更多的青睐和眷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英国本土”作家这一区间内,来自英格兰的作家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威尔士、苏格兰的作家寥寥无几。
    事实上,“英国性”一词同“英格兰”已经构成了一对能指和所指,我们在使用该词的时候,就意味着将英格兰同其他区域划分开来。在现代语境中,英国性经常与“不列颠性”(Britishness)作为同义词等同使用。然而这一做法并不十分恰当,因为它们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有学者认为,英国性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概念,而“不列颠性”则是一个政治、机构的概念。英国性同帝国扩张的政策密不可分,并将民族和国家的概念扩展到殖民地。比起“不列颠性”,英国性同战后英国的身份更为匹配,因为它既同前工业时期的英国贵族和乡绅文化相连,(Tseng:7—8)又掩盖了其殖民帝国的过去。
    曼布克奖的“英国身份”,或者说“英格兰身份”,深刻体现了该奖项的深层含义。虽然二战以后帝国衰落已成事实,但英国的民族认同作为帝国时期的重要标志并未立即消失,帝国幻想依然存在。这一点从英国迟迟不肯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就可以看出。对于英国来说,欧洲等其他海外国家依然是“他者”,即便加入欧共体多年,“英国的态度仍然是‘在欧洲’而不是‘欧洲之一’。”(洪霞:58)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曼布克奖将评奖范围严格限制在英联邦国家范围内的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