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看守所调查:扬言“越狱”的冷血杀手为何痛哭流涕 推荐人:李怡然 推荐理由:最近,甘肃“白银案”的嫌疑犯在时隔最后一起案件发生十四年之后终于被捉拿归案。此事受到了广泛关注,对罪犯心理的揣测,对受害人的同情,以及对其他悬而未决的刑事案件的分析,再一次热烈起来。去年一部以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解救吾先生》上映,片中罪犯的狡诈凶狠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这样一名冷血杀手在临刑前警察是否还会教育他,他是否在生命尽头懂得忏悔?著名作家孙晶岩历时两年深入调查采访,用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军人的正直和坚韧写下了这本《中国看守所调查》。书中就有对此案嫌犯王立华人生最后的记录。 王立华因涉嫌几起绑架杀人案被关进“一看”。当时,“一看”正在朝阳区豆各庄盖新监舍,临时在其他看守所借了一个监区,暂且羁押在押人员。王立华头发很长,身上有文身,走路直打晃,却依然桀骜不驯,眼神傲慢无礼,说话痞气,一副天老大他老二,爱谁谁的样子。 民警王绍楷、戴春来、杨建华、刘峥,常常用严厉的目光与他对视,这目光中透着冷峻、正义和睿智。邪不压正,几个回合之后,王立华的眼神挪开了,气焰被打下去了。这是个心机很深的人,他说:“在外面作案要想做成,必须有99%的把握;从看守所逃跑,只要有1%的希望都要争取。” 他诡计多端,民警搜身时在他的内裤里发现了事先配好的手铐钥匙。他不服气地说:“我就想看看,抓我的时候,是谁按住了我的这只手?要不是他,你们全玩儿完。” 监管民警把王立华作为重点人监控。监室里的陪号也是精心挑选的,喝水由陪号给倒,吃饭由陪号给打,内紧外松,确保安全。王立华一进来就对陪号撂下狠话:“你丫别管我,管我我晚上抠你眼睛。” 他入监后一直不服从管理,还策动同监室的在押人员脱逃。民警找他谈话,问他怎样看待社会。他气焰十分嚣张,咬牙切齿地说:“除了我妈我姐不该杀,我的‘瓷器’不该杀,其他人在我眼里都他妈是猎物。” 对于这样一个具有强烈反社会人格、犯罪恶意极深的罪犯,监管民警没有歧视他、放弃他,而是保障他所有的合法权益,还想了很多办法对他进行教育感化。当时的看守所所长孔庆宝,是有着36年警龄的老监管民警,对改造在押人员有一套独特的办法。他亲自过问王立华的生活,从洗漱用品到床上用品,一一检查落实。孔所长走了六步棋:一是指派有经验的民警直接管理王立华;二是要求民警每天都要找王立华谈话;三是加强监控观察,增加巡视次数,每隔15分钟巡视一次并做详细记录;四是布置安全措施,对其进行24小时严密监护;五是要求监管民警每天向所领导汇报王立华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以便及时调整管理教育策略;六是进行家访,录制亲情规劝录像,放给王立华看,感化他的心灵。 2004年6月30日,“一看”新看守所建成,羁押在其他看守所的在押人员通通要搬迁到朝阳区豆各庄新址。北京市公安局出动了八辆囚车和多辆大轿车。大轿车上挂着蓝色窗帘,里面坐着普通在押人员。每辆囚车都押解一名要犯,首车就押着王立华。刘绍武副局长亲自督阵押解,仔细到检查囚车锁得牢不牢,卫星视频清晰不清晰。监所搬迁,非同小可,劫狱时有发生。偏偏那日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刘绍武坐在指挥车上,锐利的目光死死盯着首车视屏上王立华的图像。囚车上安装了“动中通”卫星接收器,行进途中的所有状况都会传到指挥车上。在监管民警和武警的齐心协力下,搬迁终于顺利完成。 王立华一句“我妈我姐不该杀”,让孔所长常常想起。看来这小子还有一点残存的良心,天性还没有完全泯灭。他决定以情感人,攻王立华的软肋。 2004年一个晴朗的夏日,他指示民警王绍楷、高春生等人拍摄了王立华在看守所的生活录像,然后带着录像前往王立华家。那是位于崇文区天坛公园附近一个小胡同中大杂院里的两间小房,王立华的母亲到天坛公园遛弯儿去了,家里铁将军把门。民警就给他姐姐打了电话。过了一会儿,姐姐回来了,民警们给她播放了王立华在看守所的生活录像,姐姐很是感动。民警们又拍摄了他家的录像,让他姐姐在摄像机前对弟弟讲几句话,后来又补拍了妈妈的镜头。回到看守所,民警们把这段亲情录像播放给王立华看,他当场就流了泪,没想到这里的民警能如此以诚相待。他痛哭流涕地说:“我要是早遇到你们这样的管教,也不至于落到今天的地步……”王立华当场跪地磕头,边磕边说:“妈,儿子现在给您磕几个头。对您的恩情,只有来世报答啦。”他的头在水泥地上磕得响,这小子,连磕头都发狠。 推荐阅读 《中国看守所调查》 孙晶岩 北京出版社 2012年5月 责任编辑|崔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