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南宋的“词科习气”及其批评(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中文版》 管琴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五《〈玉海〉附〈辞学指南〉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51页。
    ②关于两宋词科的研究,笔者见及的最早的相关考述是20世纪30年代聂崇岐发表的《宋词科考》(《燕京学报》第25期,后收入其《宋史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版)。祝尚书的《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与《宋代科举与文学》(中华书局2008年版)等书也分出章节来专论词科制度;论文另有王水照《王应麟的“词科”情节与〈辞学指南〉的双重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期)等。笔者《南宋词科取士与制文之体关系论略》(《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一文曾谈到“词科习气”,但未及展开。本文对此问题试作详细分析。
    ③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卷三“词科习气”条,王水照编《历代文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册,第569页。
    ④《水心别集》卷一三“制科”,刘公纯、王孝鱼、李哲夫点校《叶适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801页。
    ⑤刘克庄著,辛更儒笺校《刘克庄集笺校》卷一○○《益公亲书艾轩神道碑后》,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210页。
    ⑥《大智度论》卷二七,《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⑦《岁寒堂诗话》卷上,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55页。
    ⑧《词学指南》卷一“诵书”,王应麟著,张骁飞校点《四明文献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04页。
    ⑨《洺水集》卷一七,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97册,第297页。
    ⑩洪适《陈岩肖礼部员外郎制》:“太上皇帝取祖宗词学之科,新其名,更其制,始许公卿大夫之世与登进士第者,角其艺而选之。”(《盘洲文集》卷二一,《全宋文》第212册,第317页)这里的“词学之科”即指词科。再如《直斋书录解题》卷五《西汉诏令》云:“吴郡林虙德祖编。……虙尝试中词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3页)也是用“词学”来指代词科。南宋文人试中词科后,按惯例要写谢启,洪适、周必大都撰有《谢试中词学启》。以“词学”代“词科”的用法,在南宋已经相当普遍化了。
    (11)参见钱志熙《唐宋“词学”考论》,《中华国学研究》2008年创刊号。
    (12)韩愈《答崔立之书》,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186页。
    (13)《水心别集》卷一三,《叶适集》上册,第803页。
    (14)周密著,张茂鹏点校《齐东野语》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页。
    (15)叶绍翁著,沈锡麟、冯惠民点校《四朝闻见录》丁集“庆元党”条曰:“文忠已中乙科,以妇翁杨公圭勉之同谒乡守傅伯寿,尽传公之业,未几中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50页)
    (16)参见《清容居士集》卷二八《将仕佐郎信州路儒学教授陈君墓志铭》,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708页。
    (17)参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五《龙云集提要》,第1335页。
    (18)王应麟身逢南宋季世,对其批评主要是宋以后事。南宋中后期对词科习气与词科体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周必大与吕祖谦身上。
    (19)《张彦正文集序》评其“在西掖所下制书最号得体,其论思献纳皆达于理而切于事”(《省斋文稿》卷二○,《全宋文》,第230册,第205页)。
    (20)《〈皇朝文鉴〉周必大序》,《习学纪言序目》卷四七,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96页。
    (21)《词学指南》卷二,《四明文献集》,第421页。
    (22)《平园续稿》卷一五,《全宋文》,第230册,第128-129页。
    (23)《荆溪林下偶谈》卷三“词科习气”,《历代文话》,第1册,第569页。
    (24)陈耆卿《筼窗集》卷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178册,第4页。
    (25)《宋元儒学案序录》,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页。
    (26)《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八《困学纪闻提要》,第1024页。
    (27)王正德《余师录》卷四,《历代文话》,第1册,第412页。
    (28)《四六丛话》卷三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05页。
    (29)《西山文集》卷二五,《全宋文》,第313册,第426页。
    (30)《送徐元杰子祥序》,《西山文集》卷二八,《全宋文》,第313册,第132页。
    (31)《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九《学校贡举私议》,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3册,第3363页;《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五上《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致仕赠太保张公行状上》,《朱子全书》,第25册,第4353页。
    (32)《水心别集》卷一三“宏词”,《叶适集》,第803页。
    (33)《刘克庄集笺校》卷九四《退庵集》,第3977-3978页。
    (34)《隐居通议》卷一八,《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93页。
    (35)罗大经著,王瑞来校点《鹤林玉露》丙编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4-265页。
    (36)朱熹论文曾用“科段”一词,与“手段”这一称谓颇接近:“可看《孟子》、韩文。韩不用科段,直便说起去至终篇,自然纯粹成体,无破绽,如欧、曾却各有一个科段。”(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一三九《论文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20页)朱熹说的“科段”与杨长孺说的“词科程文手段”,虽是一个泛指文章体式,一个专指科举程文,但两种称谓也有近似之处。
    (37)《刘克庄集笺校》卷九八,第4122页。
    (38)《野客丛书》附录,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全宋笔记》第六编六,大象出版社2013年版,第406页。
    (39)陈鹄《耆旧续闻》卷三,《全宋笔记》第六编五,第58页。
    (40)《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六《檆溪居士集提要》,第1349-1350页。
    (41)王正德《余师录》卷三,《历代文话》,第1册,第390页。
    (42)《胡澹庵先生文集》卷首,乾隆练月楼刻本。
    (43)刘禹锡撰,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卷一九《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87页。
    (44)《荆溪林下偶谈》卷四,《历代文话》,第1册,第586页。
    (45)《宋元学案》卷五二《艮斋学案》,第1696页。
    (46)《水心别集》卷三《士学下》,《叶适集》,下册,第677页。
    (47)《西山文集》卷三五《跋著作正字二刘公志铭》,《全宋文》,第313册,第211页。
    (48)《荆溪林下偶谈》卷二,《历代文话》,第1册,第554页。
    (49)《脚气集》卷下,民国景明《宝颜堂秘笈》本。
    (50)《四朝闻见录》甲集“宏词”,第35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