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批评理论”的自觉也开始起步。这里代表性的事件有两个:一是张隆溪和赵一凡分别从1983和1986年开始在《读书》上开辟专栏介绍西方文论思潮流派。其中,张隆溪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主要涉及精神分析、英美新批评、神话与原型批评、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结构主义、结构主义、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等批评理论流派。③二是几种介绍西方文论的译著出版。司各特编著的《西方文艺批评的五种模式》(蓝仁哲译,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将文学批评分为道德批评模式、心理批评模式、社会批评模式、形式主义批评和原型批评五种。④该书出版于1963年,主要介绍的是英美两国的文艺批评模式,因此并不完全符合“西方文艺批评”的要求。⑤杰弗森等的《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对于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中国建构有较大影响的一本书。其中涉及到俄国形式主义、现代语言学与文学语言、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现代精神分析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诸流派等。⑥罗里·赖安等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导引》(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语言学与文学、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言语行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文学阐释学、文学和现象学、日内瓦学派、心理学和文学、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等。戴维·洛奇的《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范围更广,将创作理论、批评理论和哲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一网打尽(他们分别是叶芝、弗洛伊德、詹姆斯、庞德、艾略特、伍尔芙、休姆、理查兹、劳伦斯、福斯特、燕卜荪、奈特、荣格、考德威尔、奈茨、兰塞姆、威尔逊、瓦莱里、哈丁、特里林、布鲁克斯、温特斯、奥尔巴克、威姆萨特、萨特、肖勒、费格森、弗赖伊、刘易斯、菲德勒、罗布-格里耶、卢卡契、霍加特、伊恩·瓦特、莱维-斯特劳斯、韦勒克、韦恩·布恩、克兰、麦克卢汉、斯坦纳、奥登、巴尔特、桑塔格、哈里·列文、阿兰·罗德威、德里达、翁格),展现的是一个作为理论家兼作家的对于20世纪文艺思潮的谙熟。在这些著作中,被翻译和征引最多的,应该算是伊格尔顿的《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先后有伍晓明的译本《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王逢振的译本《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刘峰的译本《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以及原版引进的《文学理论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伊格尔顿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立场切入对20世纪西方文论思潮的评析,并倡导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批评,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复兴和发展提供了参照,因此,尽管该书并没有提供一个完整、全面的20世纪西方文论图景,但对中国构建20世纪西方文论的知识建构发生了重要影响。 从教材的角度来看,20世纪80年代另外一本比较有代表性的西方文论教材是伍蠡甫和胡经之主编的《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涉及到狄尔泰、尼采、杜威、弗洛伊德、荣格、伍尔芙、萨特、什克洛夫斯基、雅可布逊、茵格尔顿、杜夫海纳、马利坦、海德格尔、加达默尔、姚斯、卢卡契、布洛赫、阿道诺、马尔库塞和本雅明。与前两种教材相比,创作理论差不多全面撤出了西方文论,仅保留的伍尔芙和萨特两位也是兼具创作理论和哲学美学或批评理论的。在导论中,编者描述了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总体判断,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注重作者心理表现研究方面,主要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文艺心理学派、原型批评。二是注重作品本体研究方面,主要有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现象学作品本体论研究等。三是注重读者阐释接受的研究方面,主要有阅读现象学、文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映批评等。四是注重文艺的社会文化批判方面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及新历史主义诗学等。”⑦这一表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侧重于从文学研究,尤其是文学批评方面的角度来建构知识框架。胡经之、张首映主编的《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将20世纪西方文论概括为四大类型,分别是第一编作者系统(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文艺心理学派、原型批评);第二编作品系统(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结构主义、文艺符号学);第三编读者系统(阅读现象学、文艺阐释学、接受美学);第四编社会-文化系统(文化分析、新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⑧因此,这两本教材标志着对20世纪西方文论知识建构的“批评理论的自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