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文学史撰写应充分重视社团文学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河北学刊》 张涛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自1910年李元庚发表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社团论文至今,已历经百余年。陈豪楚、胡怀琛在1930年代就大声呼吁对社团文学进行研究,其后郭绍虞、谢国桢在社团考证上作出重要贡献,1980年代初文学史编著者开始把文学家结社作为一个章节撰写,开创了中国社团文学研究新局面,直到20世纪末,社团文学才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兴趣,但对于文学社团与明清文学的关系尚有待于进一步关注,特别是对造成明清文学独特风貌的社团原因多所忽略。这在目前学术界强调社团文学研究的现状下似乎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因此,文学史撰写应充分重视社团文学研究。当前研究需要突破三大难题:社团数量众多,文献记载多不明确,需要持之以恒爬梳剔理;文学社团并非纯粹之文学现象,它的出现同时还是一种文化现象,要做到多学科交叉研究;文学社团“悬疑”问题较多,无形中增加了研究难度,需要融合辩证考察。今后对社团文学研究要把握三个方向:把文学社团放在文学史视野下进行考察,不能再把社团研究游离于文学之外;要细心观察社团文人群体文学运作过程与方式,这是理解社团与文学之间关系的关键,又是考察社团如何作用于文学的基础;应始终抓住社团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研究社团文学的中心与重点。在研究方法上宜采用文学关系法,即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社团组织与文学建立一种存在关系,探讨社团组织与文学发展之规律,为文学史撰写提供方法论意义,这种“关系法”正是当前文学史著编写所思考的新方法。
    关 键 词:社团组合/组合与交流/文学现象 

明代末年以张溥为领袖的应社崛起,并于崇祯三年(1630年)成立复社联盟,组织文学社团从事文学活动,形成以社团文学为主流文学的文学样态,对促进文学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自1910年李元庚发表第一篇文学社团研究论文至今,对文学社团的研究历经百余年,陈豪楚、胡怀琛在1930年代就呼吁对社团文学进行研究,但这辈学人在研究方法上多受“考证”治学方法影响,还缺乏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文学理念指导其研究,造成对社团文学研究力度和深度均不足。其后,郭绍虞、谢国桢等老一辈学人亦重在考证。至今,学术界对社团文学的研究仍显薄弱,呼声亦日益强烈,吴承学、曹虹、蒋寅在《文学遗产》上撰文呼吁:“社团文学是值得更为深入地研究的问题。”[1]为此而提倡深入研究“社团文学”的思想成为21世纪后学术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社团的重要指导思想。凡此皆标志着21世纪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文学社团进行“文学性”研究的全面展开,出现了不少优秀著作,如何宗美的《文人结社与明代文学的演进》。本文重点论述社团文学研究的意义指向及研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突破难点,意在为当前中国古代文学社团研究点明方向。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社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历史特殊性不仅表现在明清易代所引起的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还表现在尖锐的党争所给予文学的深刻影响。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审视文学,文学创作和社会历史有着必然的联系,任何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来研究文学总是不具体的。 明清之际的文学即如此。中国历史上的党争虽不始于明代,从东汉末年就已肇其端,唐代有文人的清流,宋代有元祐党争,但与明末相比,远不如明末党争之激烈。正如陈子龙《山阴署中书事》所言:“呜呼,党祸之烈也,建宁、开成而后,孰有如我明天启者哉?”[2]特别是明末朝内党争在朝外的延续,造成民众对代表正义的一方的同情与支持,在民间掀起一股呼吁正义的社会思潮。文坛领袖所提出的文学主张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文学创作,并掀起轰轰烈烈的文学运动。相比其他朝代,明末清初的时代政治给予文学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明末清初文学与时代政治的关系较之历代都更为密切。 理解了这一易代历史背景下的文学特性,并不代表真正掌握了这一阶段文学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当我们真正审视这一段文学时便会发现这样一个足以令人深思的问题:在明代末年上层建筑极端腐朽,社会经济日趋衰退,统治大厦将倾的现状下,文学不但未退居历史的附庸地位,反而愈加繁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神奇力量”导致明末文学的繁荣景象与独特风貌呢?探析个中原因,不得不让我们深入当时的历史文献,重解蕴藏于中的历史真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