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由作品走向文本——兼论文学研究范式的嬗变(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 贾玮 参加讨论

    三 互文所促动的研究范式革新
    由于同样受到语言规则的制约,社会生活如同文学一样被语言符号编织塑造而成,以至于可以说,“绝无可能生活在绵延不绝的文本之外”(28),这也就是社会的文本化。这种与社会生活令人震撼的深层次关联,使得文学彻底地摆脱自律性观念的束缚。通过确证文学与社会生活的深层次沟通,文本给予针对文学的他律性研究(以文学社会学、文化研究为代表)与自律性研究(所谓的文学学)共存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样昭示出两种研究模式都不可能避免的研究盲点。这也是促成两种研究范式积极互动进而深化自身的契机,我们可以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审视这种可能。
    首先,“文本间性”或曰“互文性”为我们深入文学史的内里提供了可能。不同文本是对于相同语言原料的组织,从而难免一种相似、相通的传承关系,因此,“所有文本皆为问性文本”(29)。纵观中西文论史,对于文学承继的判断早已有之。钟嵘对于魏晋南北朝的诗歌推本溯源式的分析,黄庭坚强调的“无一字无来历”,严羽对于中国诗歌脉络的梳理等等,都说明中国学人早已意识到诗歌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的传统。发现文学有着自身的传承,依赖于经验感受即可,如何厘清这种传承却是更为困难的。结构主义者通过“文本—互文”,就是在尝试着用一种“共时性的方法使文学历史得以历史化”,由此发现新兴的文学如何在异样中完成继承,或者在相似中实现超越。正是这一趋向使得结构主义文论深入文学历史传承的内里。深层结构的存在,使得阅读者,包括写作者与文学传统有了深入交流的可能。这种交流,不但传承了文学的独特历史,而且深入到话语流对于作家及其历史语境的塑造,由此确认“从事写作的人已经被载入特定的文本体系之中”(30),也就是说,后来的写作者与其他作家、文学传统形成了一种互文性关系,而这才是文学史—文学的历史隐秘而独特的传承。
    德里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深化文学史研究的示范,他对于《爱弥儿》《忏悔录》等的解构主义分析,就是要表明卢梭与历史合乎规律的交流“只有通过语言以及深层结构意义上的文本才能进行”(31)。质言之,卢梭的文学价值,在于他作为一个文本对于教育小说、忏悔录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变异,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深入探究卢梭所处的历史语境如何在与这些文学传统的互动中获得表达,而这才是其语境的特殊性获得保障的关键。卢梭之所以被写入文学史,是因为他的写作真正延展了此类文本。换言之,我们研究卢梭的文学史价值,不应先入为主地从启蒙精神或所谓卢梭的特殊经历审视其文学创作,而应从他对于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改变来发现如何在与这一文本传统的对话之中将自己实现为一个特殊文本的秘密。
    其次,互文性使得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有了更为深刻的疏通,不但为文学拓展了发展空间,而且启发了文学研究方法的自我审视及更新。“一切能指实践都能够孕育文学:绘画实践,音乐实践,电影实践,等等”(32),改编完成的影视脚本与原小说,影像呈现与文字构建之间,都是隐匿的互文空间。换言之,从文学(特别是小说)到影视,这一过程并非只是从文字转化为图像那么简单,而是文本的实现。前文已经指明文本是在阅读接受中产生的,而“阅读始终必须关注在作者使用的语言模式中他能够支配的东西与他不能够支配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作者尚不了解这种关系)”(33),所以,影视等其他门类的艺术实践对于文学的改变,正是再次文本化,也就是将不可见之物转化为可见之物的过程。因此,所谓的“图文之争”只是局限于表面的对立,或者说,固守着两者的直观差异,而没有在文本—互文所开启的视域中发现两者基于语言机制的深层次转化可能,以及图像之于文学的文本化拓展的研究价值。这就需要我们适时突破拉奥孔传统所框定的研究传统与范式,放弃诗画同源同质的假设及其所主导的传统比较研究范式。图像之于文学实践的文本化,则要求我们尊重“可视和可读领域再现结构的异质性”(34),进而发现图像生成对于语言深层结构的拓展乃至破坏。这方面,国内外学者已有积极的尝试(35)。
    文本缘起于“用文字记载下荷马史诗的公元前6世纪中叶”(36),因而见证了文学从口耳相传的口传阶段发展至文字记录形态,也即文学反抗声音中心主义的开始和可能。“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之后的几千年,文字的完美演绎成就了文学的辉煌,对于文学的理解与想象也就一贯执着于文字书写形态,因而就有了“文学终结论”在当下的悲鸣。影视艺术的膨胀性发展已经使得当下成为“读图时代”,这一趋势极大地挤压了文学的发展空间,文学已经失去曾有的文化中心地位,文学受众的数量也在极大地萎缩。在某种意义上,“作为一种丧失了生命力的话语系统,文学的历史已经被划上了休止符”(37)。换言之,将文本理解为“有文字记载其上之物”的状态最终限制了我们对于文学的理解。克里斯蒂娃、巴特等文本理论家对于文本的阐发,在复活文本的同时,给予文学一种新的发展可能,即将文学从文字状态解放出来:“语言乃是范例性的形式机制,其生成潜能是无穷的”。(38)文学,这种特殊的言语活动,正是通过反复挤压这种潜能来实现并拓展自身,在影视等新兴艺术蓬勃发展的当下,这就需要我们探讨图像等其他文本在何种程度上与文学形成了看似对立的同盟,进而更为深刻地开掘这种潜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