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第320—321页。 ②参见丁帆、王世城《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83页。 ③邱述德主编《英语学习与交际大词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30页。 ④⑨雷蒙·威廉士:《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台湾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75页,第75—77页。 ⑤⑥⑦⑧⑩王焕生:《古罗马文艺批评史纲》,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第25页,第81—82页,第313—314页,第93页。 (11)(12)乔治·奥威尔:《政治与文学》,李存捧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99—200页,第262页。 (13)(14)彼得·布鲁克:《文化理论词汇》,王志泓、李根芳译,台湾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77页,第78页。 (15)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9—51页。 (16)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辞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666—667页。 (17)(18)(19)(20)(21)(22)(23)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2页,第35页,第36页,第36—37页,第37页,第37—38页,第38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