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论学院批评的价值和存在问题(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第 高建平 参加讨论

    四、发展“接地”的文艺批评
    文艺批评的“接地”问题,还是要回到审美批评上来。有一次,我在一份杂志上读到一篇短文——《审美在文学研究中的消逝》。(28)作者尤金·古德哈特(Eugene Goodheart)叙述了自己的一段个人经历。他曾作为所在系的应聘教师面试会成员,参与对职位申请人的面试。在众多申请人中,有一位申请人专门研究维多利亚时代的诗歌。此人口才很好,从新历史主义和女性主义等许多当代理论的角度,对一首诗作了分析。由于这是她博士论文涉及的题目,她对相关内容很熟悉,对新理论也运用自如。等她谈完,同是面试会成员的一位同事突然向这位申请人提出了这一问题:“但是,这是一首好诗吗?”听到这个问题,古德哈特也感到非常吃惊和突兀,因为他也已经许多年没有听到这类问题了。果然,听到如此发问,那位申请人张口结舌,胡乱地应付了几句诗具有“力量”一类词不达意的话。古德哈特接着发挥道,像这样对待申请人,也许不太公平。同样的问题会把许多人都难住。原因在于,在美国的许多大学里,教师已不再教学生回答这类问题了。研究者要做的,只是用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心理分析,或者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对文学作品进行阐释和分析。这早已成为文学研究的行业习惯和标准。
    实际上,在艺术领域中,也早就有人提出了美与艺术的分离。阿瑟·丹托认为,“世界上绝大多数艺术是不美的,美的生产也不以艺术为目的”。(29)丹托以杜尚的《泉》为例,嘲笑乔治·迪基试图从光泽与造型的角度对它进行解释,认为《泉》之所以成为艺术,与感性特征无关。这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艺术固然不能只是提供美,不只是过去所理解的生活美的集中体现,正如20世纪的先锋派艺术超越了狭义的美,甚至在超越一切感性特征方面作了尝试,但是,艺术仍将与广义的、提供感性的刺激与满足的审美活动联系在一起。
    同样,我们还是要回到这个问题上来:是不是一件好的作品?这个问题可以问吗?除了谈论社会的、历史的、女性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意义之外,还能不能谈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不是一首好的诗,或好的小说、好散文、好文章,以至好音乐、好绘画、好戏剧、好电影?
    分析美学家们试图区分对艺术的评价性定义与规范性定义。其思路是,一件艺术品可以是坏的,但仍是艺术品。他们认为,是不是一件艺术品,是一个问题,是不是一件好的艺术品,则是另一个问题。他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为艺术下定义,即从规范性的角度,考察某物品何以是艺术品。到了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之初,这种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当我们说一件物品是艺术品时,实际上既是评价性的,也是规范性的。一件手工制品做得很好,我们说,它是艺术品;一张照片拍得很好,我们也会说,拍得真有艺术性;一位外科医生手术做得漂亮,也会有人说,简直是艺术。同样,一些不好的画,我们也说,“虽曰艺而非艺”;一首写得糟糕的诗,我们会说,这不是诗。
    由此,回到“是不是好的作品”这个问题上。如果我们诉诸千千万万的文学的读者、艺术的接受者,这个问题就有了答案。文艺批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批评,但是,它们不能离开审美的批评。文艺批评的任务,需要阐释作品的历史文化内涵,需要解读出它可能具有的各种社会、心理,以至人性的意义,但是,仍不可避免地要回答:什么是好的作品?过去几十年的文学理论,是深化也罢,是误导也罢,总是要回来,回到审美上来,回到美学标准上来。
    由此更进一步,我们要问,什么是好的批评文章。我们要有学院,但学院化有利也有弊。这些年,许多人感到,再也没有好的批评文章了。原因在于,我们的眼光出现问题。好的批评文章的标准有两条:第一,观点周延,论证严密,引论资料丰富;第二,观点有冲击力,切合当下的要求,及时回答时代和生活实践提出的问题,使人读起来“解渴”。最好的文章,是要做到这两点,既观点鲜明有效,又有完整的论证。许多好文章也的确如此。但是,一个杂志不可能只登最好的文章。文章可分几等:一等文章观点好,论证好;二等文章或者观点好,或者论证好;三等文章观点不好,论证也不好。办杂志,一等文章可遇不可求,三等文章要排除,于是,登二等文章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取观点还是取论证?也就是说,如果这两者中,有一方面略有欠缺,那我们的价值取向在哪里?
    由此,我想起谢赫的《古画品录》。谢赫在品评古画时,首要推重的,是绘画“六法”该备的画家。他认为,陆探微是这样的画家,“究理尽性,事绝言象”。在陆探微之下,没有能完全达到“六法”该备的画家。这里的主要矛盾,是取“气韵”还是取“形似”。被谢赫列入第一品的其他几位画家,如卫协、张墨、荀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气韵”胜于“形似”。例如,谢赫评卫协道:“六法之中,迨为兼善,虽不说备形妙,颇得壮气,陵跨群雄,旷代绝笔。”即好画要有包括“气韵”和“形似”在内的“六法”兼善,但在这“六法”之中,“气韵”最重要,有了这一点,即使其他方面略弱一些,也能入“第一品”。
    过去几十年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文章,也许可以大致这样分: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现了文艺思想的大转型。旧有的观点被突破,新的思想形成。在那个改革开放的火热年代,文艺界享受着粉碎“四人帮”以后出现的勃勃生机。这时,出现了许多有冲击力的文艺批评文章。到了90年代,学术界检讨80年代的空疏,大兴引文注释之风,文学理论和批评走向学院化,这对纠正时弊的确有一些作用,有其合理性。但是,在一些学者那里,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讲思想,不讲社会功效,躲进学术的象牙塔,做纯而又纯的“学问”。这恰恰是学院批评之弊。学院常常有学院的标准,但学院的标准,归根结底,还是要服从于更高更内在的社会标准。
    当代的学术导向应该是什么?这也许是一个太大的问题。我们所渴求的,当然是思想观点和资料论证兼善的文章,并将这作为好文章的典范。但是,如果不能兼善,必取其一时,还是要取思想观点好的文章,取对时代、社会、生活具有冲击力的文章。
    最后,将本文的主要思路再重复一遍:学院批评在历史上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当下,学院化却以学术的名义,走在一个脱离文学艺术实际的路上。我们要坚持学院批评,这种批评具有与市场、与媒体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的天然优势,但同时,我们要改进学院批评,因为这种批评容易滑进纯理论的象牙塔。在与文艺工作者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30)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研究。我们固然需要有推介性和扶植性的批评,至于经由媒体运作的酷评,也有趣,有时还有益;我们也需要对作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内涵作解读的阐释性批评。但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发展的,还是诊断性的批评。这是一种切断种种利益链,直面文学艺术作品本身,有好说好、有坏说坏,讲真话、说实话的批评。学院中的文学研究者们有优势,应该也有责任在这方面做出成绩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