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70页。 ②王国维:《文学小言》,《王国维全集》第十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96页。 ③冯肖华:《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大渊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④方正耀:《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⑤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2页。 ⑥实际上,真实性本身就是从西方译介过来的一个概念,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与史学理论在谈论叙事的真实与否时,习惯于用“真——伪”、“直笔——曲笔”等概念。 ⑦刘学义主编:《西方哲学史稿》,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23年,第18页。 ⑧亚里士多德:《诗学》,《诗学诗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28-29页。 ⑨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16-117页。 ⑩高尔基:《俄国文学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207页。 (11)赵宪章:《汉语文体与文化认同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2页。 (12)丹纳:《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7页。 (13)巴尔扎克:《〈古物陈列室〉、〈钢巴拉〉初版序言》,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03页。 (14)丹纳:《英国文学史》序,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51页。 (15)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第112页。 (16)巴尔扎克:《〈古物陈列室〉、〈钢巴拉〉初版序言》,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第102页。 (17)丹纳:《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2页。 (18)赵宪章:《汉语文体与文化认同研究》,第43页。 (19)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40-151页。 (20)张振珮:《史通笺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0-251页。 (21)张振珮:《史通笺注》,第258-268页。 (22)钱锺书:《管锥编》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66页。 (23)赵宪章:《汉语文体与文化认同研究》,第3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