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文学话语本体论:文学观念、话语分析与中国问题(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汉语言文学研究》(开封 时胜勋 参加讨论

    三、何谓文学话语?
    本文第一部分将文学话语置身于文学本体论这一问题域,说明文学话语具有本体论的地位,这是文学话语的“语境”。第二部分讨论文学与话语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历史进程,是“知其然”,那么何谓文学话语呢?这是对“所以然”的疑问,也是对历史必然性的本体回答。对这一疑问的回答需要引入四种分析模式。第一种是定性分析。
    (一)文学话语的定性分析:话语实践
    定性分析是说文学话语究竟具有何种“决定性内涵”,主要针对的是话语,大体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将文学话语定性为“文学言语”,代表人物是鲁枢元。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以语言学长期忽略的言语为中心的“文学言语学”。文学言语学(或超语言学)的特征是:突破原有的语言工具论观念,强调语言的本体论、存在论地位;突破原有的以系统、结构为基础的标准语言学模式,还原语言学研究的丰富内容(如对索绪尔提到的言语的重视);强调言语主体的创造性介入;言语在知觉中整合;言语在理解中绵延。(28)鲁枢元的文学言语学体现了一种注重原始性、生命性、创造性、超越性、精神性、表现性的诗性语言特征。
    第二种是将文学话语定性为一种“话语实践”。话语实践导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实践”。(29)语言实践的进一步拓展是话语实践。“文学话语实践”这一提法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张进认为,“文学是人类追求审美解放的话语对话实践”,其中最具特色的在于文学的话语实践特征,话语实践即对话实践,是一个包含写作、文本、阅读的综合过程。在这里,对话不是方法论,而是本体论的。(30)张玉能对“话语实践”有一个说明。他将人类实践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物质生产、精神(意识)生产和话语(语言)实践。所谓话语实践,是“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基础上,主要以语言为手段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与之相关的现实生存和生存发展的问题……话语实践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具有实践本体论意义的活动”。简言之,“话语实践是人类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交往的活动”。(31)张瑜借鉴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将其应用到文学研究,认为文学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新型的话语实践论文学观”。(32)话语实践所强调的是话语的对话性、交往性,并且将其上升到本体论地位。
    第三种是将文学话语定性为“话语形态”。唐代兴将文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文学形态,以弥合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弊端。所谓文学形态就是文学话语形态,不同于作为话语行为之结果的文学文本。文学话语形态包括四个方面,即文体、文本、时空、书写,分别对应于体式、叙述、描述、行为四种文学话语模式。四者的综合即为文学语言生产模式与生存修辞形态。(33)这一理论上的建构结合了生存哲学、审美意识形态、修辞学等多个领域,总体来说偏重于生存诗学方向。(34)
    无论是“文学言语”、“文学话语实践”,还是“文学话语形态”,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不再坚持传统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将活动(交际、对话)中的话语(或言语)视为文学的核心要素之一。
    (二)文学话语的定值分析:价值阐明
    第二种分析模式是定值分析,即文学话语究竟具有何种“值的规定性”,主要针对的是文学,用于区分文学话语与非文学话语。
    定值分析的第一种情况是将文学话语确定为“人”,源于高尔基的“文学是人学”,他强调文学的“标题”正是人。(35)在现代中国,五四时期的思想焦点之一是“人的觉醒”,周作人明确提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其思想基础是西方的人道主义。(36)其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出“人民文学”,强调阶级性、人民性。(37)50年代,钱谷融讨论“文学是人学”,认为文学不能是纯粹的反映论,还应表现理想的人。(38)80年代,人的“主体性”问题得以彰显,与此同时,生命本体论也开始勃兴。上述关于“人的文学”的讨论并没有引向话语层面,但它们自身就是关于人的自主性、独立性、主体性的话语。南帆认为,与历史话语“再现社会”相比,文学话语“再现个人”,关注的是“世俗的人生”,也即“日常生活”。(39)人的话语显然不专属于文学话语,即便是个人话语也不专属于文学话语。首先,人(个人、平民、人民)是外在于文学的价值,它可以经由文学形式的阐明进入文学,其次,人不仅关涉文学,也关涉非文学(如哲学)。所以,人不能作为文学话语的质,不足以区分文学与非文学。
    定值分析的第二种情况是将文学话语确定为“审美”。审美可以作为文学话语的属性,但作为定值分析,审美就不能作为核心。原因有四:其一,鉴于审美对主体的特殊功用(如精神解放、灵魂净化、美育等),审美偏于目的论(价值论)。其二,审美与现代性密切相关,既具有现代性的内涵,又具有对现代性的批判内涵,比如审美对工具理性、历史理性的批判等,后者无疑进一步突出了审美的目的、功用、价值。其三,审美活动广泛发生于人类社会,不纯粹属于艺术或文学。其四,审美也是一种价值,同人的价值一样,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中,是外在于文学的价值体系,也可以经由文学形式的阐明而进入文学。故此,审美也不是文学的质,不足以区分文学与非文学。
    定值分析的第三种情况是将文学话语确定为“文学性”。形式主义明确指出:“文学研究的主题不是笼统的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40)它们找到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语言。它们非常强调艺术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提出“陌生化”原则。形式主义的文学性的根本意向是强调文学话语与日常话语的区别。这种区别也被视为对日常语言的超越。(41)第二个要素是形式,它们排除内容的影响,只将内容视为形式的某种功能。第三个要素是能指,文学只是能指自身,而不负载任何所指。第四个要素是手法,也称技巧。(42)形式主义的文学性定值大大拓展了对文学本体的理解,但是形式主义回避了一个重要问题,即文学性因何(为何)而起?为什么需要文学性?真的可以摒弃一切内容吗?所以,我认为文学性也不是文学话语的质,也不足于区分文学与非文学,因为文学不仅仅是纯粹形式。
    定值分析的第四种情况是将文学话语确定为“价值阐明”。鼻祖是黑格尔,强调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当代艺术理论家大卫·马丁和雅各布森进一步拓展了形式内容理论,将价值引入其中。他们认为,文学内容是被阐明(澄明、揭示)的“主题”(subject matter),方式是通过艺术形式来进行揭示。(43)所谓主题是外在于作品的各类价值,主要是人文价值(也包括审美价值)。艺术中直接给定的不是“主题”(外在的某些价值),否则,那就是直接形式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艺术中直接给定(直接可感)的,是“内容”,是艺术形式揭示、澄明、彰显出来的价值。如果缺乏了价值阐明的维度,肆意玩形式,那的确是很“文学性”(或“纯文学”)的,但那不是真正的艺术。“价值阐明”就是形式对价值的阐明(澄明、揭示),是通过文学形式对价值的阐明(澄明、揭示)及其所达到的境界。用于阐明价值的文学形式越高超(原创性),价值阐明的程度越高,价值也就越鲜明、突出,越能引起长久而密集的价值关注,作品所达到的境界也就越高,也就越能经受历史的考验而成为历久弥新(接受)的经典。
    价值阐明是定值分析,能够将文学与非文学区别开来。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有两类,第一类是艺术性的非文学,包含比文学的更大的艺术,如电影话语、美术话语等。它们与文学话语的差异主要在于形式(语言),它们的共同本质是对价值的阐明。第二类是非艺术性的非文学,分为四个层级:一是人文学,如历史学、哲学、美学、文学理论等,它们与艺术的共同点是都针对价值,都强调价值判断,不同点是,人文学对价值主要进行概念化的阐释和分析,而不是艺术的基于感性(非概念)的形象阐明;二是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它们和人文学的共同点都针对价值,但区别在于,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不强调价值判断,只注重对价值事实的描述,在方法上强调科学、客观、精确。比如医学对癌症的分析,其根本任务就是对癌症起因、规律的科学研究,而不涉价值判断。三是文化(精神文明),是长期价值活动所形成的成果和倾向(前结构、前理解),是一切价值的发源地,在这里不仅有纯粹的价值内容,如对真、善、美的重视等,以及各类思想化、观念化的价值判断,就连形式本身也包含(积淀)着价值,如文字、符号等。四是物质性的价值实践,如生产活动、经济活动、政治与阶级斗争等,也称物质文化,它们是基于一定价值之上的物质实践活动,区别于艺术、人文、科学研究和文化等纯粹的精神活动,但后者也从来不与物质实践活动绝缘,只是各有侧重。
    价值阐明的定值分析使文学话语与非文学话语(艺术的与非艺术的、精神的与物质的)区分开来,由此确立了文学话语的自觉独立意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