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 ②④⑥(19)(24)苗培时:《且说打磨厂》,载《文艺报》第二卷第4期。 ③⑤⑧(20)(23)(33)苗培时:《旧书店宝文堂的改造》,载《人民日报》1951年6月17日。 ⑦(35)参见王秀涛《民营出版业的改造与“十七年”文学出版秩序的建立》,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2期。 ⑨王亚平:《大众文艺工作的推进》,载《文艺报》第一卷第4期。 ⑩(14)杨犁整理《争取小市民层的读者——记旧的连载、章回小说作者座谈会》,载《文艺报》第一卷第1期。 (11)(21)葛翠林:《记北京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大众文艺论集》,工人出版社1950年版,第95页,第95—96页。 (12)(13)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版,第30页,第30页。 (15)周扬:《怎样批判旧文学——在燕京大学的讲演》,《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16)王克浪:《出版事业与普及问题》,载《文艺报》第二卷第10期。 (17)《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会章》,载《大众文艺通讯》1950年第1期。 (18)参见张霖《新文艺进城》,载《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22)(27)王寄异:《宝文堂经理刘善政》,载《人物杂志》1951年第1期。 (25)(26)(31)(32)(34)陈逢春:《话说宝文堂》,载《说说唱唱》1952年第7期。 (28)(45)刘哲民:《郑振铎书简》,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第95页,第119页。 (29)周扬:《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周扬文集》第2卷,第283页。 (30)丁玲:《跨到新的时代来——谈知识分子的旧兴趣与工农兵文艺》,载《文艺报》第二卷第11期。 (36)(37)(47)(49)《关于通俗文艺编辑室和宝文堂编辑部业务划分、任务安排和机构、人事的决定》,《书苑一秀》(未发行),第14页,第15页,第15页,第16页。 (38)(39)(46)(48)《大观楼、新中国影院、宝文堂、六必居公私合营的计划、报告》,北京档案馆档案,卷宗号038—002-00535。 (40)赵家璧:《老舍和我》,《文坛故旧录》,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5页。 (41)王林:《关于〈腹地〉的两篇检查》,载《新文学史料》2008年第2期。 (42)《出版总署关于天下出版社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合并情况向中央宣传部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5卷,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57页。 (43)黄洛峰:《出版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1卷,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44)《新文艺出版社创办史料一组》,载《档案与史学》2002年第3期。 (50)《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成立通俗读物出版社的决定》,《书苑一秀》(未发行),第1页。 (51)《出版总署党组关于成立通俗读物出版社的请示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5卷,第476—477页。 (52)全国文联研究室整理《关于地方文艺刊物改进的一些问题》,载《文艺报》第四卷第6期。 (53)《王任叔的发言》,《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会议(扩大)报告、发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50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