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作为艺术行动的美——一种生活美学的视角(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理论研究》(沪)20 张宝贵 参加讨论

    二、拒绝肉身的超越
    就像我并不否认审美活动的特殊性,也并不是完全否认自律美学一样,我很理解,也完全赞同刘旭光在文中表达的忧虑。在我们的时代,的确有太多的人群沉湎于感官和肉体享乐,也有太多的理论竭力为这种享乐辩护,说这是“精神生活”的危机,一点儿都不过分。而且,我也完全赞同审美活动要有精神超越性的提法,包括理想和价值方面形而上学冲动的合理性。我只是有两点担心,一是自律美学的自律性本身就封闭了这种超越和引导的价值功能,坚持这种理论基础,非但在观念上难以自洽周延,在事实上也会否定超越和启蒙的可能性;二是超越究竟要不要携带肉身?如果不携带,审美活动可以是认知,可以是道德行为,却很难再说是审美活动。
    自古希腊以降,精神超越性一直被看作是审美活动的基本属性,这本身没有问题。所谓超越,无非是人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品格,是人对实践中自身优越性的肯定,对自身有限性的反省。特别是后一方面,我愿意理解为审美活动超越性的基本维度,如果审美活动丧失了这个对现实有限性的批判维度,其存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能接受它还是审美,还是艺术。毕达哥拉斯说赛场上“观看者”的欣赏是最好的,要优于运动员和赛场里的小商贩(Tatarkiewicz 310),这是审美活动“静观”(contemplation)说的滥觞,是对精神反省的肯定。柏拉图受他的影响很深,他基于迷狂和灵魂回忆的“静观”说依然是理智反省,是对感性、短暂、欲望、肉体的超越,从而获得某种“特有的快感”,“和搔痒所产生的那种快感所产生的那种快感是毫不相同的”(柏拉图298)。这种静观或直觉的精神性超越,经奥古斯丁、康德、叔本华等,贯穿各个不同派系,一直是西方美学的主流声音之一。不管超越的理想不恰当地放在某个实体身上,还是超越了它不该超越的目标,审美活动的精神超越性维度的确不该否定。旭光君如果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取消主义美学”没有进入美学“问题域”,我还是基本赞同的。在王峰君的两篇文章中,除了要“在行动中展现出真正的艺术趣味”这个表述(“美学”89),还没见到他对审美活动价值层面的意见,更多则是对形而上学美学“超级概念”和“大词”(如“理想”)的消解,这难免让人怀疑,取消主义美学对审美活动的超越性,也持有相同做法。
    尽管我很愿意接受审美活动超越性的看法,更同意其教化和指引功能,但我不相信这种观念可以引导审美活动做到这点。从理论本身这方面来讲,审美活动既然是非认知、非功利性的活动,又要让它发挥出后者的功能,这在逻辑上就很难讲得通。阿多诺有一句话讲得很好,他说艺术固然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方式,“本身也是对实践的批评”,然而,“艺术作品一旦以否定现实的姿态展示着自身,对现实持有否定的立场,无利害感的观念就必须要做出调整。”否则其观念就会“自相矛盾”,成为“没有欲望的欲望学说”。这是他不满意康德美学的地方,所以他的否定美学尽管承认审美活动的自律性,却坚持认为“如果里面没有异质的(heterogeneous)东西,艺术的自律性也就无从产生。”又说,“艺术具有自律性和‘社会性’,这种双重性是艺术自律领域固有的特征”(5-12)。很明显,阿多诺是想用自己的否定辩证法,为艺术进入社会搭建一座桥梁。不管他对康德自律美学的这种“调整”是否成功,至少他看到了,审美活动只靠自律性,就无法行使自己的“批评”功能。
    再从审美实践的实际情况来看,据自律观念生成的艺术非但堵塞了教化的通道,实际起到的作用恐怕也适得其反。杜威说:“那些有教养的人所认可的美的艺术由于高高在上,在老百姓的眼里未免苍白无力,这时,他们对美的渴望很有可能转移到那些低级、庸俗的趣味上去”(Dewey Art as Experience 6)。并不是老百姓觉得精神生活不好,更不是他们不想得到艺术的教化,他们也想活得有精神、有品位,问题是自律艺术太过高远,高攀不上的结果,下落的趋势只会愈加迅疾,对审美的冲动转移到日常感官刺激当中,也就不难理解。在此情形下,自律艺术实施教化,陶冶出的却是自己的对立面。
    这当然不是老百姓的错,错的是艺术脱离肉身的高翔。肉身是感性,是遍布感性与功利诉求的日常生活,是阿多诺所讲的“异质”、“社会性”,是杜威想把审美归还给的领域,甚至也是马克思所讲的实践。不论把美学学科的创立荣光放在康德身上有多少理由,但毕竟是鲍姆加登第一次限定了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感性学”,如果离开了感性,感性学又何以立足?如果审美活动自律到只剩下精神理性,我看美学倒真是“取消”来得好。这种抛却肉身的观念并不新鲜,从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经中世纪、康德甚至一直到今天,感性的普通生活始终是备受贬损的对象。这有道理没有?当然有,因为后者的确混乱不居、动荡易逝乃至浅薄鄙俗,它的确需要精神理性的调理导引,所以猿成了人,有了哲学、伦理学,也有了美学。然而,因精神成人,人就和感性肉身就此隔绝了吗?若真如此,人只需进化为一丝脑电波就已足够。道理简单到俗气,但只要人脱离不开吃穿住行,谁都不能免俗。正如审美活动,可以有精神超越的义务,却并没有脱俗的特权;审美必须要“从感性提高到精神”,这没错,可它却没有权力“让感性享受让位于精神愉悦”(刘旭光10)。我的意思不是说单纯的感官享受是美的,也不是说纯粹的理智活动不可以是美的,而是说,彻底与感性肉身隔绝开的美是不存在的。
    1928年鲁迅批评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时曾说过:“身在现世,怎么离去?这是和说自己用手提着耳朵,就可以离开地球者一样地欺人。社会停滞着,文艺绝不能独自飞跃”(42)。自律美学的问题,就在于为审美活动圈地之后的“独自飞越”,在拒绝感性生活的肉身之后,又怎可奢望肉身非得接受你的教化?展开双翅无归程,这是精神超越的不可承受之轻。审美活动和它的生活肉身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就像山峰与大地,无论它怎样特殊,总是和生活大地血脉相连。隔断这种血脉,漂浮于云端的山峰只是一个神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