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语言流中的文学语言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阅江学刊》2014年3期 秦晓伟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文学的科学化诉求引发了划分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冲动。在文论史上,理论家们曾尝试区分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标准语与诗语言及科学语言与诗语言的差异。这些区分一般倾向于在静态框架之内展开。从动态观点来看,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标准语和诗语言之间呈现为相互支撑;科学语言与诗语言之间体现为逻各斯与神话的对立互补。从发生学角度看,语言就是那种在持续流动中减损消逝并增补更新着的事物。语言的内在流变性证明,任何关于文学语言本质的抽象和规定都是不可能的。
    【关 键 词】语言流/文学语言/日常语言/标准语言/科学语言
    【作者简介】秦晓伟,女,河南郑州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美学研究。
     
    语言学转向以来,对语言的考察成为各门人文科学的重心。文学研究领域对文学语言的研究成为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主调。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到法国结构主义甚至后结构主义,都是以索绪尔语言学为依据,侧重对文学语言的形式分析,并发展出文学符号学;英美新批评也是以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为分析对象,当代美国文论融汇解构主义的语言策略与言语行为理论为一体构建出行为论的批评模式。形式主义及后来的结构主义研究文学语言的初衷在于探索文学之为文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建构一门独立的文学科学,从而摆脱文学的外部研究模式,摆脱传统工具论语言观对语言的钳制。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差异就成为他们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出发点。在此,我准备考察几种有代表性的区分方式,不过这种考察将突破语言研究的静态模式,置于动态视域下进行。
    一、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常与反常的变奏
    关于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最早最著名的区分来自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他发表于1917年的文章《作为手法的艺术》正是围绕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差异展开。将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区分开并非什克洛夫斯基的首创,形式主义阵营的另一理论家列·彼·雅库宾斯基在他之前提出了诗歌语言规律与日常语言规律相悖的观点。事实上,形式主义理论家们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他们普遍认为日常语言奉行省力节俭的原则,而这一原则并不适用于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
    什克洛夫斯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区分的两个标志性概念:自动化与奇异化(又译陌生化)。自动化是日常语言的特征,与感受力的惯性有关,是无意识的表现,也是用符号取代事物的代数思维方式的体现。“在用这种代数的思维方法时,事物是以数量和空间来把握的,它不能被你看见,但能根据最初的特征被认知。事物似乎是被包装着从我们面前经过,我们从它所占据的位置知道它的存在,但我们只见其表面。在这种感受的影响下,事物会枯萎”,因为“在事物的代数化和自动化过程中感受力量得到最大的节约:事物或者以某一特征,如号码,出现,或如同公式一样导出,甚至都不在意识中出现。”[1]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日常语言的这种无意识的自动化很可怕,他引用托尔斯泰的一则日记证明这种危险:“如果许多人一辈子的生活都是在无意识中度过,那么这种生活如同没有过一样。”[2]自动化令人们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在抹消事物存在的同时,抹消生命的存在。也就是说,不留痕迹,稍纵即逝,旋生旋灭的日常语言吞没一切,不能为存在提供见证。因此,为了挽留存在之痕迹,感知生命之分量,有必要借助能唤起存在感的语言,那就是“奇异化”的艺术语言。
    正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体验,感觉到事物的存在,为了使石头成其为石头,才存在所谓的艺术。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把事物提供为一种可观可见之物,而不是可认可知之物。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手法,因为在艺术中感受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应该使之延长。艺术是对事物的制作进行体验的一种方式,而已制成之物在艺术之中并不重要。[3]在他强调“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把事物提供为可观可见之物,而不是可认可知之物”时,就在同传统认识论基础上的语言工具论划清界限,他认为,艺术语言的目的在于感觉体验而非知识。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文人绘画的旨趣相契合:中国文人山水画要求可行可望可游可居。①不过区别在于,中国文人画是从道家美学出发对艺术提出要求,是拒绝刻意地留下痕迹的淡漠之迹;而什克洛夫斯基要求的“可观可见”的“奇异化”的艺术语言,则显示出一种语言自我彰显的特征。奇异化,或陌生化的语言,是通过反常的自我凸显来挽留目光,标识在场,通过言语的阻挠引发人们穿越事物的表面,深入事物,细致周全地察知事物。虽然什克洛夫斯基声明其目的不在可认可知,不在制成之物,但客观上这种语言的功能必然导向更深入的认识。换言之,奇异化的文学语言,以凸显语言本身为目的,同时凸显语言所描述之物。
    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什克洛夫斯基归结托尔斯泰的奇异化手法“在于他不说出事物的名称,而是把它当作第一次看见的事物来描写,描写一件事则好像它是第一次发生。而且他在描写事物时,对它的各个部分不使用通用的名称,而是使用其它事物中相应部分的名称。”[4]简言之,也就是通过搁置约定俗成的命名,换个视角对事物进行再度感知体验;通过这种有别于常态的言语体验使我们再度看到由于司空见惯而变得熟视无睹的事物,发现寻常事物的不寻常之处。在这种从寻常中勘探不寻常的语言手法的尝试中,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就不再是泾渭分明的对峙关系,而开始相互转化。奇异化的文学语言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沉淀为寻常之语,而寻常的日常语言也会在长久的遗忘之后再度恢复奇异化的功能。而且,“我们翻开任何一本书,在书中我们首先看见的是引起注意的愿望。从普通的事物中刻画出不同寻常的事物来。为此又要把不寻常的事物表现为寻常的。”[5]在此,发生的不是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之间的势不两立,而是二者的互渗互溶,是常与反常的变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