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论托尼·本内特的后马克思主义文学观(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 张朋 参加讨论

    三、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文学研究对象
    但是,不论经典文本还是通俗文本,都不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真正研究对象,因为正是“文本”这一概念自身而不是对文本的批评,依赖于唯心主义原则和生产程序。“文本”是一个变动且被动的构成,在不同的批评流派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是通行的对阅读活动进行组织的文本间性、意识形态、文化指称等交互作用而衍生的产物。因此,对那些属于抑或不属于文学文本的探寻最终是变相的机械形而上游戏。本内特指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应该是阅读型构,“对于阅读型构,我的意思是指一系列话语的、文本间的限定作用,它们组织和激发了阅读实践,把文本和读者用一种特殊的关系联系起来,读者是特定类型的阅读主体,而文本是即将以特定方式被阅读的客体存在。”(17)
    阅读型构不是新康德主义的变种,将文本作为纯粹不可知的存在,而是用后马克思主义的反本质主义立场取消掉新康德主义的问题式,还文本现象以绝对的历史化和唯物主义向量,由此,文本不再由自身决定。阅读型构也不是将文本化约为语境,而是提供了重新思考语境的方式,最终,文本与语境都无法离开对方获得独立的存在。阅读型构是一种在变化的历史语境中的“生产性激活”,包含以下几层意义:
    首先,文本、读者、语境间的相互依存性。读者是某种类型的阅读主体,文本是有待被读的阅读客体,语境是一组基于物质、制度起作用的话语规定,它们都不能单独存在,不具有抽象意义上的确定身份,只有在阅读型构中才获得相对价值和意义。“读者需要文本本身,阅读可认为是对后者的创造性背离:决不预先确定运用和解释。文本自身需要这样的读者作为证实它自己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手段。……语境与文本相关联,不仅仅是由外而内的,也是由内而外的,通过历史的具体形式把文本塑造成有待阅读的文本。”(18)阅读型构挑战了将文本、读者、语境相分离的理论传统,主张三者之间的历史性互生关系,“不同的阅读型构,生产他们自己的文本,自己的读者和自己的语境”(19)。
    其次,阅读行为和阅读效果的平等性。这既包括阅读主体的平等,也包括阅读客体的平等。阅读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手段与机制,不仅指称学院内的专家阅读,也指称普通的大众阅读,后者由于没有受到既定阅读标准和方法的影响、干扰,具有更多样的阅读方式和更积极的阅读体验,从而为文本意义的阐释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大众阅读不是完全的被动过程,也不是主流文化对非主流文化的单向决定过程,大众阅读中具有“生机勃勃的物质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宽容,是一种来自下部的声音……展现出自身已经遥遥领先于知识分子的文化”(20)。大众阅读的文本是多样的,经典文学文本固然必不可少,通俗小说、电影电视等其他大众文学文本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消费和接受的过程中,都可能被“生产性激活”。“边缘的、次要的、巧合的、异想天开的或堂吉诃德式的意义与主流意义一样都是真实的,具有本体论的安全,都和文本的活生生命运联系在一起。”(21)
    最后,意义的流动性。“意义是可及现象。它并不是文本能拥有之物,而是一种只有在阅读型构之中(它调节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产生的东西。”(22)阅读型构并未预先为文本设定一个语言学空间,赋予能指一种固定的意义,而是为文本打开一种可能性空间,将文本之外的历史因素与文本之内的形式因素结合起来,通过文本间性关系的重构,为能指以及能指间关系构建一种秩序,从而为文本嵌入某种意义。“在不同阅读型构之中被生产性激活的方式,总是能被抽出,而又被重新嵌入另外的话语型构之中。进一步说,这些阅读型构本身就会在不同类型的阅读关系之中发挥作用,正如文本在其历史过程中,被不断重新书写进入多种多样的物质的、社会的、制度的、意识形态的语境。”(2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