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庄子散文的愤世倾向及讽刺特色(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2015年03期 边家珍 参加讨论
  
    庄子散文的愤世倾向,还体现在他对宗法伦理观念的否定上。周代政教合一,刑罚与礼乐教化并用,有利于巩固政权、促进当时的社会稳定。然而,无庸讳言,“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也具有一定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掩盖了某些更为本质的东西,日渐成为统治者挟制天下、压迫民众的工具。用庄子的话来说,“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乎禽贪者器。”(《徐无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庄子认为那些“圣人之言”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不过是“古人之糟魄”罢了(《天道》)。
    庄子省察历史,发现初民之内心本来是极其纯朴的,仁爱皆出乎天性,“不告则不知其爱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爱人也终无已,人之安之亦无已,性也”(《则阳》)。自然而然地爱着,却不自以为是在爱,也不存在“仁”“义”“忠”“孝”等概念。“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马蹄》);“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骈拇》)。统治者有意识地把伦理道德与专制制度捆绑在一起,使其异化为控制臣民的弋箭、钩饵、网罟、牢笼,造成对人性的扼杀与扭曲。统治者积极倡导礼乐教化,力图让民众变得温良恭顺,消解普遍存在的不满情绪及抗争意志。《胠箧》篇中,庄子虚拟了盗跖与其门徒的一段对话:
    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盗跖在这里所言之“道”,正是儒家学派所极力宣扬之道德;换言之,“圣”、“勇”、“义”、“智”、“仁”适足以成就大盗。真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胠箧》)王权专制时代之恃强凌弱、巧取豪夺、卤莽灭裂,竟然都是在仁义道德等旗号之下,堂而皇之地干出来的[31]。李大钊说“中国一部历史,是乡愿与大盗结合的记录。大盗不结合乡愿,作不成皇帝;乡愿不结合大盗,作不成圣人”[32],可为庄文之注脚。
    对于历史上“礼相伪也”(《知北遊》)的乖谬现象,庄子亦予以毫不留情地揭露与抨击,诸如:
    昔者桓公小白杀兄入嫂而管仲为臣,田成子常杀君窃国而孔子受币。论则贱之,行则下之,则是言行之情悖战于胸中也,不亦拂乎!(《盗跖》)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外物》)
    明明是狡狯之徒窃国,却被支持或默许;明明是被利用、被杀戮,却被赞为合乎君臣之礼、上下之义的“忠臣”。事实上,统治者标榜的礼义忠信,并无固定的评判标准,许多时候只是从私利出发,权为一时之用,缺乏来自现实的公说服力与公信力。
    庄子认为“知(智)也者,争之器也”(《人间世》);“上诚好知智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胠箧》)智的运用使得窃国大盗们剥夺民众的办法更加多样化,也更具有欺骗性。《齐物论》篇讲到“狙公赋芧”之事:“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这里貌似在嘲笑猴子不懂名实,实际上是在讽刺狙公,亦即狡猾的统治者——他们常用蒙蔽、愚弄、欺诈的手段,变戏法似地把民众当猴耍[33]。统治者这类“智”的运用也污染了整个社会,使得民伪日滋,“厚貌深情”,而内心却“险于山川”(《列御寇》)。不少人把主要精力消耗在人事关系上,“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齐物论》),互相倾轧与伤害,似乎还停留在丛林社会。正是在上述语境下,激于义愤,庄子发出了“绝圣弃知(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胠箧》)的慨叹。
    发源于尧舜、又为周公孔子所发扬光大的宗法伦理观念,在庄子看来已经异化为专制统治之护符,成为大乱之本源。他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观察思考,极为沉痛地预言:“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徐无鬼》)“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庚桑楚》)公元后的十八世纪,清人戴震仍说着类似的话:“夫仁义何以祸斯民?观近儒之言理,吾不知斯民之受其祸之所终极矣!”[34]“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35]鲁迅先生曾借“狂人”之口说:“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36]凡此,都可以视为对庄子的历史性呼应。
    庄子对专制制度及宗法伦理的解构颇具理论上的超越性与颠覆性[37]。在庄子看来,“道”是整个世界的本体,没有比“道”更为根本的事物了。从“道”出发,他呼吁“无以人灭天”(《秋水》),主张顺乎民之常性,这样全社会就能“同于大通”(《大宗师》)。庄子批评仁义忠信等道德观念的终极依据,就是“道”。刘勰《文心雕龙·诸子》篇说“庄周述道以翱翔”[38],可谓知本之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