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叙事与经验:小说本体论(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 徐岱 参加讨论

    问题的焦点由此而逐渐清晰:什么是“后形而上学”?怎么理解和把握这个概念?症结所在首先是传统形而上学中,将事物的“本质”视为“实在”,也即某种“自在之物”。这个思路在美学史上的经典表述,就是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这个关于美的定义里,个别感性的“美的现象”只是作为一种自在之物的“美的理念”的具体表现而已。所以黑格尔虽然承认“本质是设定起来的概念”,却又提出“事物中有其永久的东西,这就是事物的本质”。显然,对于这位辩证法大师而言,本体论就是通过本质这个概念,让我们“穿越现象”把握到一个决定着这个现象之呈现的“实在之物”。这意味着“事物真正地不是它们直接所表现的那样”。[20](P.242)这就是以“现象与本质”的二元论为逻辑基础的对现象界的否定。与此不同,后形而上学在承认现象界丰富多彩的多样化前提下,同时仍坚持一种“同质性”。比如审美体验告诉我们,在舞蹈、大海、悲剧、日落和音乐中,美都明白无误地是美。但在意识到审美现象的这种丰富性的同时,恰恰也凸显了审美存在的同质性。这种同质性的一个形象化呈现,就是“从幼鹿的奔跑、波涛的翻腾或儿童的舞蹈中,人们可以获得同样的对永无休止的生命、轻盈和运动的感觉”。[21](PP.25,186)
    由此我们能够发现黑格尔的问题所在:把生活世界中具体的存在变成概念,再把概念变成存在。[6](P.79)进一步看,事物的“本质”与其说意味着对象的所“是”,不如说只是我们尝试着揭示对象之所是的一个手段和道具。由此也就可以解释,何以同一个对象可以拥有不止一个本质,这取决于我们的认识目的和所采取的方法。比如对于一位医生而言,人的本质只能是从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给出的界定,如同在政治与社会学家眼里总是从社会学与文化学的层面作出解释。但无论从哪个方面作出的关于人之本质的解释,都不是同定不变的、作为一种实体的事实性存在,而只是一种有待证实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关于“本质”之“是”的本体论思考其实只是一种“认识论”的需要。
    由此看来,将一个功能性的“认识论设置”当成了一个实体性的“本体论对象”,这是被现代哲学界命名为“本质主义”思想的传统形而上学的症结所在。这种形而上学立场所体现的本体论属于“本体论主义”。所谓“后形而上学”意味着认识论方面的一种反其道而行之: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是“通过本质看现象”。对事物之“本质”的思考仍然重要,但它并非目的而是手段,其特征在于“化抽象为具体”。成为“抽象”就是超越实际的“具体事态”[22](PP.152),由此而“提取”出来的概念是我们对生活世界的一种逻辑构造,其本身已不具有现实性,只是实际事物的“观念等价物”。所以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强调:不能由一个概念中导出实在来。与此不同,后形而上学强调从这种抽象中回到具体现象,从而去获得费尔巴哈曾论述过的一种“非感性的感性存在”,和一个缺乏“经验特征”、也不是“经验对象”的“经验事实”。[23](P.266)因此,所谓后形而上学就是一种强调“情境”与“过程”的新形而上学,新与旧的差异表现在“本体论”与“本体论主义”上的不同:“本体论”关注的是存在的“现象本身”,而“本体论主义”关注的是事物的“抽象本质”。这种差异归根到底在于两种认识论的区别。
    怀特海曾经指出:任何源于感觉-知觉的信息的理论,都应该牢记这种两重性——外在的相关性和身体的相关性。他认为“现在流行的哲学都是有缺陷的,因为它们都忽略了身体的相关性”。[24](P.135)这个见解非同一般。导致本体论主义的认识论是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为前提,这不仅已经前置性地预设了主体与客体相分离的二元论本体观,而且也通过将实际事物区分为“外在表象”与“内在本质”两重性,认定唯有内在本质最终决定着事物的真实状况。与此不同,从后形而上学视野看,“在本体世界里,一切都是个体的和个性的”[6](P.129)。这就不存在现象与本质的分离。这种本体论来自于以感同身受的体验为基础的认识论,其意义在于强调:除了在大脑中进行的逻辑思维外,我们还必须看到“身体的意识或理解形式是当然存在的”[25](P.173)。其中的逻辑是显而易见的:任何形而上学都由人自己通过思维活动创建,思维不能脱离作为主体的思维者,这个思维者不能脱离其以身体性存在为基础的经验活动。由此可见,本体论并非本质主义的同义词。
    哲学史上产生过各种本体论,但就像别尔嘉耶夫指出的,它们大多是关于“抽象的存在”的学说,而不是关于“具体存在者”的学说。前一类毫无疑问属于本质主义,但事情的关键在于,除此之外还存在着“非本质主义”的本体论。因为它所归属的形而上学并不属于笛卡尔式的“纯粹之思”,而是以感觉体验为基础的精神活动。新形而上学就是这种精神活动的结果,它为哲学提供了一个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平台。换言之,真正有效的哲学认识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用形象来认识,而不是依靠概念来认识。由此看来,对“本体论”的质疑的根源,在于“认识论”方面以相对主义面目出现的怀疑主义,其实质是对事物是否仍然能够具有某种“确定性”缺乏信心。这是“解构主义”给现代思想界造成的最为恶劣的后果,它使“确信”这个概念彻底失去意义。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说:“我们用‘确实’这个词表示完全信其为真,没有丝毫的怀疑,从而也让别人相信。”[26](P.33)但根据解构主义学说,“上帝之死”象征着“有限时代”的到来,其基本特征就是向“怀疑论”开放的“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君临天下,在思想界独领风骚。
    但事实最终证明,这只是一种由“语言中心论”自导自演的逻辑游戏。以政治学中的基本范畴为例,诚如人们所见,“自由的概念无论再一次被理解成什么东西,它在一切事物中总是以不满的觉醒出现”。这种“不满”之所以迄今无法平息,是因为它不是仅仅“被观照的智力结构,而是一种本体论的渴望”。[27](P.70)比如前苏联诗人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曾以《人的需要很少》为题写过一首诗。诗中写道:人的需要很少,需要“母亲健康地在活在世上”,需要“雷声后的安静”和“一缕青雾迷茫”,需要“一条小路引向远方”……总之,“人的需要很少/只要家里有一个人/等我”。诗人所言简单直白,却能引起人们跨越时空的普遍共鸣。显然,仍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说:这里有着某种普遍的东西,而不只是某种个人的东西。所以,尽管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被作为“反本质主义”的源头,但他本人却明确指出:如果你想怀疑一切,你就什么也不能怀疑,一种怀疑一切的怀疑就不成其为怀疑。换言之,没有无边的解构,不存在无限度的怀疑,我们必须“学会懂得某些事情是基础”。[26](PP.70,76)这意味着“确定性”的归来。显然,与“不再继续在徒劳的确定性中寻求意义,而在无止境的不确定中获得一点消解的乐趣”[28](P.214)的所谓“解构主义”相比,这种思想不仅更有哲学价值,而且也拥有一种伦理意义。
    唯其如此,诸如“哲学的最高愿望就是建立本体论”[6](P.95)的观点在今天仍具有价值。它是我们通过“小说本体论”的讨论来重新认识“小说的艺术”的逻辑前提。不过承认小说的本体论思考有其必要性是一回事,如何具体展开是另一回事。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在谈到“诗之谜”时,引用过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的名言:时间是什么呢?如果别人没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是知道答案的。不过,如果有人问我时间是什么的话,我就不知道了。在哈佛大学的“诺顿讲座”上,这位自认“把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都贡献给了文学”的著名小说家却向听众坦诚表示,他能告诉我们的“还只有疑虑而已”。[29](P.2)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作家萧红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得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也同样认为:“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每部小说都在告诉读者:‘事情要比你想象的复杂。’这是小说永恒的真理。”[30](P.24)如何看待诸如此类的说法?
    毫无疑问,上述三位优秀小说家的观点需要认真对待。仔细分析,与其说他们是在宣布关于小说本体论的不可能性,不如讲是殊途同归地强调了深入把握小说艺术的难度。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进行这方面的尝试。诚然,有各式各样的作者也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但小说之所以为“小说”,就意味着某种基本要求的存在,它为小说艺术的划分确立了一条虽然无形但却有效的边界。事实上小说实践本身也告诉我们,存在着某种无形的“潜规则”。正由于这种规则的存在,使我们通过对“小说是什么”这类问题的不断追究来提升对小说艺术的理解、欣赏和评价,具有了必要性。还是那句话:问题并不在于“能否说”,而在于“怎么谈”。
    仍回到博尔赫斯的那次讲座,他在表达了“疑虑”后紧接着说道:“我只要翻阅到有关美学的书,就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我会觉得自己在阅读一些从来都没有观察过星空的天文学家的著作。”[29](P.2)这种体会不仅在小说家中有极大普遍性,在整个艺术家群体中同样会引起强烈共鸣。比如曾五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意大利导演费利尼就说过:“那些自命为‘知识分子’的人通常就是我觉得无趣的人。”[31](P.277)这样的批评虽然尖锐但并不偏激。在审美批评领域内,就像“职业读者”并不就是“优秀读者”,那些在高等学府的讲坛上呼风唤雨的所谓“专家”不仅不等于“行家”,恰恰相反常常只是一些信口雌黄的文人墨客。他们的资本只有一套套脱离实际却紧跟潮流的时髦“理论”。因此他们擅长的只是“把先入为主的理论置于现实之上并不顾一切地让现实服从他的理论”[32](P.121)。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表明:“同专家比起来,一般人通常都能从一个更广阔的,也是较‘人性化’的角度来看事情。”[13](P.127)这个事实恰恰说明了“行家”的重要性。而行家之所以为行家,在于拥有千金难买的实际经验。这样的经验并不排斥“职业选手”,相反,它首先体现于一些出类拔萃的学者身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