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著述藏书考 金俊明一生,爱吟咏,喜藏书,涉猎亦富,“自经、史、子、传以至天文水利诸书,靡不精究”[35],可谓博学多识。所著存世不多,以书画作品为多,已知存世者即50余幅。另据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三十六,有“《康济谱》二十六卷,《阐幽录》二卷,《退量稿》、《春草闲房诗文集》、《春草闲房未刻诗》一卷”[36]。此外,尚有数量不少的佚诗佚文等。其中,《阐幽录》二卷今已不知所踪。创作缘起,乃“恒取硕德懿行、可为世则者,一一表章,名曰《阐幽录》”[37]。应作于明末,为教化风俗、表彰忠孝节义之作。其他著述,分述如下。 1.诗集及其版本 金俊明著有诗集《春草闲房诗文集》、《春草闲房未刻诗》各一卷和《退量稿》一卷,可惜“其集刻本今皆未详藏者”[38]。 诗集《退量稿》,其“退量”之意,当取自唐代郑谷诗《春暮咏怀寄集贤韦起居衮》:“坐看群贤争得路,退量孤分且吟诗。”取退居林下、孤芳自赏之意,这正是明末时期金俊明的典型心态,故此集当结于明末,或者就是崇祯十四年他放弃科举考试之际。据宁调元《太一丛话》,《再寄盛柯亭》《送陈孝则至云间》《山游即事》三首诗当收于《退量稿》中,或者该集民国时仍存于世,惜今不知所踪。 金俊明去世后,次子金侃将其生平所著诗作整理刊刻,名曰《春草闲房诗集》,尤侗和朱用纯为之作序,分别见于《西堂杂组》杂组三集卷四和《愧讷集》卷三。此集几经兵火侵袭,未知下落。不过,至少在咸丰七年许尚存人间。据《吴湖帆文稿》: 余家春草闲房即孝章先生故宅,先祖在时,求先生遗稿,三十年不可得。咸丰丁巳年,先府君于书肆丛杂中觅得《春草闲房诗集》刻本一册,购而藏之。又于外祖韩履卿(韩崇)先生处见吴江仲子湘所藏孝章先生手书诗稿,大澂影摹一卷,有原刻集中未收之作,手较一过,稍有异同。”[39] 此为吴湖帆(1894—1968)之祖吴大澂(1835—1902)之记,为著名书画家、金石学家。吴大澂祖父吴经堃(1794—1838,字厚安,号慎庵,监生)购得春草闲房后,曾四处搜集金俊明遗稿,30年而未得。父吴立纲(1814—1857)于书肆中偶得《春草闲房诗集》刻本收藏,又“影摹”其外祖韩崇(1783—1860)所藏金俊明“手书诗稿”,“有原刻集中未收之作,手较一过,稍有异同”,可见至咸丰年间此诗集刻本仍在世;且《春草闲房诗集》外,尚有内容略微不同的手稿本存在,只是因庚申之难(1860),吴氏所藏诗集“俱遭兵燹”,方踪迹杳无。不过,吴大澂长兄吴大根(1833—1899)另有《金孝章手书乙酉丙戌诗稿卷》,主要收入的是金俊明顺治二年(1645)、三年(1646)两年所作诗歌,共77首:乙酉春诗26首、乙酉冬诗11首、丙戌春诗40首。[40]其中所附一函云: 客春应试江上,与驷玉道长兄同寓季园,有古柏奇石之胜,朝夕谈笑甚乐也。是时驷玉壮志颇澹,特为高堂勉,未敢决绝,而予则得以自遂者。逸侣过从,每多酬唱,先生见之,辄兴痂嗜。别后寄笺索书,遽遭丧乱,不获践约。兵戈满地,书札艰难,回想去时,真若隔世。顷捡乱帙,偶得此纸,遂并今春作书之。别且踰年,境有千变,诸诗亦弟一掬泪也,虽不足存,以代寒暄语,较更亲切耳。倘先生不厌其陋,愿加裁正,无从一笑置之。丙戌初夏廿四日,小弟金俊明具稿并识。 此信作于顺治三年夏,收者不明。其中交代了诗的缘起,又有“别且踰年,境有千变,诸诗亦弟一掬泪也”的点题之语,正好说明了他适逢动荡之际寄情于诗歌的复杂心绪。考“客春应试江上”之语,或为弘光朝廷举办之科举类考试,尚未详其实。据金俊明现存诗作,其《旭声馆庭海棠盛开,不得造观,因乞折枝供瞻瓶,聊作短歌,呈旭声、商书两兄是日大雨雹》诗确有“去年花开客江上,今年乱后花仍放”之句,此诗亦作于顺治三年,可证上一年金俊明确有“江上”之行,应即是与此次“应试”有关,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查考。 此卷诗稿,吴大根曾复录一份赠予吴大澂,后传于吴湖帆。光绪十三年(1887)春,吴大澂追忆此事,表示:“刻本诗集中曾否采录,无从校勘,与仲子湘藏册是否同时所书,亦不复记忆矣。……如仲氏本未付劫灰,他日尚可访获借抄,彙刻成编,亦吾先人未竟之志也。”[41]至于此书今日下落,或者仍为吴氏后人收藏也未可知。 梳理相关文献,发现黄丕烈亦收藏过金俊明诗稿。作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藏书家,黄丕烈(1763—1825)一向对“昔贤手迹多所珍惜,而就中能识其真伪者,尤以孝章先生为最切,以所藏多其手迹也”[42]。其所藏《金孝章诗稿不分卷》为手抄本,原为吴中毛怀收藏,后为裱褙书画的工匠所得,“索值三番”而出售,“卒以孝章手迹故,如数易之”[43]。此为嘉庆十六年(1811)时事。[44]黄丕烈取已有金诗刻本对校,“殊不同”,此对校本或者即为《春草闲房诗集》。而其提及卷中有《登马叔明巢阁》《登巢居还宿半巢》《叔明招宿巢阁》《巢宿将曙》诸诗,亦见于今存《耿庵诗稿》,尤其是此本后附跋语与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卷六一致,足可证明黄丕烈所藏《金孝章诗稿不分卷》手抄本即为今之《耿庵诗稿》,只是未能明其诗歌数量一致与否。 今存《耿庵诗稿》未见载于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据柯玉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和李灵年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其现藏于台北“中央研究院”图书馆,后与刘珏《完庵诗集》、赵孟坚《彝斋文编》影印合刊,收入《历代画家诗文集》,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出版。笔者所见,即为此辑。《耿庵诗稿》乃金俊明行书手写,不分卷,收诗计171首。据内容分析,多为清初顺治二、三年间作品,或有少量明末之作,与吴大根所得之《金孝章手书乙酉丙戌诗稿卷》是否为同一种,尚待考证。其卷首有跋: 金俊明耿庵,吴中高士。初为诸生,入复社,才名籍甚,后谢去。杜门佣书自给,以善书名吴中。郑虔三绝,耿庵兼之。平生好录异书,不间寒暑。仲子侃,亦继之。故矮屋数椽,藏书满架也。明万历三十年壬寅生,康熙十四年乙卯卒,年七十有四。 与秦祖永(1825—1884)《桐阴论画》上卷所载内容几乎相同,或者来自此书?待考。 《春草闲房未刻诗》,当收录了除《春草闲房诗集》外未曾刊刻出版的诗作,是否与今存之《耿庵诗稿》为同一内容,也值得怀疑。总之,金俊明诗歌手稿遗落人间者不少,刻本情况亦非简单二字可以概括,尚有待继续搜寻确定。 2.《康济谱》非金俊明所作 《江南通志》《吴县志》、(同治)《苏州府志》、彭蕴璨《历代画史汇传》等都将《康济谱》归于金俊明名下。只有范邦甸《天一阁书目》等将之归为潘游龙,其卷二之二史部云:“与友人金孝章、黄藴生、朱令古、陆履长互相参定,名曰《康济谱》,盖取南齐诸传治县有谱意也。”[45]实际上,金俊明确实只是“参评”此书,并非撰者。 《康济谱》,现收于《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七册,崇祯时刻本,署“明潘游龙辑”。先后有崇祯十四年黄希宪(又生)序、未明具体时间的刘与秀序、崇祯十三年王期昇序、未明具体时间的黄淳耀序及潘氏自序,最后为崇祯十三年(1640)金俊明序,目录后是崇祯十四年(1641)朱之尚跋。潘氏自序云:“龙流寓吴门,览查时变,每谓长吏不得其人,天下终于不可理。间尝反复二十一史,摘其兵农钱谷礼教刑法之概,勒成一书,以告今之未习吏治者。”[46]《康济谱自序》可见其编纂此书之目的,乃为了思考救世济民之法。谈及此书的编订,也交代是“与友人金孝章、黄蕴生、朱令古、陆履长互相参定”。金俊明之序印证了这一点:“乃翻读前史,多所感发,相与节录而缀论焉。”或者正是他介入较深的缘故,相关方志才将著作权系于名气远大于潘游龙的金俊明名下。 《康济谱》的编纂者潘游龙,字子麟,湖北松滋人。生平不详。著有《康济谱》《笑禅录》《治要录》《史学提要》《精选古今诗馀醉》等。曾“流寓吴门,览察时变,每谓长吏不得其人,天下终不可理”[47],又“长慨明时事,思欲补救”[48]《康济谱自序》,遂作《康济谱》,“乃潘读前史,多所感发,相与节录而缀论焉”[49]。《康济谱自序》借以警告当时未习吏治之人。此书分6门25卷,6门即吏曹、户曹、礼曹、兵曹、刑曹、工曹各门,摘其兵、农、钱、谷、礼、教、刑法之概勒成之。其中农桑、兵制等处绘刻版画200余幅,为有功于政事经世之巨著。25卷则分别就任贤、才识、器量、清操、勤慎、风节、德感、赋役、农桑、救荒、征榷、崇教、正俗、军政、兵制、弭盗、矜恤、理冤、执法、水利等方面,选取史书中的相应故事加以评述。金俊明多予以总评,“乃翻读前史,多所感发相与节录而缀论”[50],“久之,遂每卷帙余丈鉴寡昧,兼朿帖诵经世之略,百未淹洽”[51]。金俊明评点此书达147条之多,多是从读史以知今之得失的角度进行评论。因此书内容与清代章制违禁之处甚多,被列入军机处奏准全毁书目后即遭禁毁,罕有传世。 3.存世之书画作品 金俊明以书画名于时,“幼以善书著声吴中,小楷师《曹娥》,行草师《圣教序》,悉有法度,晚益自名一家”[52]。画作亦为一时之选,“画梅尤擅长,秀骨天成,自为一格”[53]。明亡后,他杜门吟咏,潜心于创作,融诗书画为一体,有“三绝”之称,所谓“郑虔三绝,耿庵兼之”[54]。 “三绝”中,以画最为著名,其中墨梅尤为时人称道。金俊明梅花图多瘦枝疏花,笔简墨清,别具风致。曹溶曾有诗赞之曰:“南国才人海鹤姿,自拈江笔写寒枝。春来愿寄天涯信,画角愁从陇上吹。”[55]评价极高。王士祯亦认为其画梅之作当传千载,将金俊明画梅、与徐枋画芝、王光承草书名为“斋中三咏”[56],足见他在当时已为画梅之名家妙手。《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著录了金俊明的13件作品,全部为梅花题材,《历代书画著录》记载其作品亦为梅花,可见他一生专意于此。秦祖永《桐阴论画》将他的画归为“逸品”:“疎花细蕊,丰致翩翩,真是诗人胸次,秀韵天成。”[57]尤其是,“善画墨梅,论者拟之郑思肖之兰云”。按,《墨兰图》卷是南宋著名遗民郑思肖唯一的传世作品。以水墨画兰,无土与根,用以彰显土地沦丧于异族的家国之悲和无根之苦,同时凸显兰孤高自傲、坚韧野逸的高贵品格。金俊明画梅,其实也是以梅花自比,作于康熙二年(1663)的诗歌云:“泼墨临窗兴未阑,春风先入我毫端。莫嫌老干清癯甚,耐得冰霜彻骨寒。”(《〈梅花〉扇面题识》)[58]生活清寒,但“耐得”一直是他保持遗民品格的武器,所谓“孝章抗怀高蹈,固当与梅兄竹弟结此岁寒盟也”[59],清人始终对他的墨梅评价极高,亦渗透了这一维度的理解与敬重。 金俊明的书画为后人珍视,存世不少。今所知其传世作品约50余幅,以墨梅图居多,山水花鸟画和书法扇面所占比例则非常少,多为与友人合作完成。 4.藏书及评点述略 入清后,除了教书,金俊明更为重要的谋生手段是“佣书自给”[60],许多珍贵的古代典籍经其手抄而传世。如唐代《张蠙诗集一卷》、宋代《周贺诗集一卷》皆为宋刻书棚本,极为珍贵。宋代李方叔《德隅斋画品》和郭若虚《图书见闻志》亦因之手抄传世,为清代大儒卢文弨所许。[61]他对宋、元人秘本,往往细加校勘后而收藏行世,颇为行家嘉许。如《范德机诗集七卷》乃元刊本,黄丕烈甚为珍视,原因之一即是金俊明:“余之爱此书者,为校勘者乃不寐道人,末有图记可证,并有字迹可辨。”[62]除以上几种,现所知其抄书尚有数十种,主要有:唐释清塞《清塞诗集》1卷、唐李群玉《群玉诗集》3卷、唐李中《碧玉集》3卷、唐周贺《周贺诗集》1卷、唐唐彦谦《鹿门诗集》3卷、宋朱长文《琴史》6卷、宋李廌《德隅斋画品》、宋郭若虚《图书见闻志》、宋范成大《范石湖诗集》33卷、宋郑文宝《南唐近事》1卷、元俞琰《席上辅谈》上下卷、元杨维桢《东维子集》16卷及《铁崖先生古乐府》10卷补6卷及《丽则遗音》4卷、元潘昂霄《金石例》10卷、元虞集《道园学古录》50卷、元成廷珪《居竹轩集》4卷、元张翥《张蜕庵集》5卷、元范梈《范德机诗集》6卷、元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14卷、元卢琦《圭峰集》2卷、元陈樵《鹿皮子集》4卷、元郭钰《静思先生集》2卷、元人总集《月泉吟社》、《谷音》、《河汾诸老诗》、《中州集》并目录小传4种、明张綖《南湖诗集》、明毛晋《隐湖唱和诗》、明赵崡《石墨镌华》8卷、明焦竑《国史经籍志》6卷等。 作为吴中一带最为有名的收藏家之一,金俊明以平生好录异书而闻名:“平居缮录经籍秘本,以讫交游文稁凡数百种,无不装潢成帙,庋置縢鐍惟谨。”[63]其书室春草闲房“矮屋数椽,藏书满架”[64],不仅收藏宋元秘本甚富,当代名家之作亦多“装潢成帙,庋置縢鐍惟谨”,可见其专业态度。如传本颇少的明顾元庆刻《四十家文房小说》,“虽明本,品与宋、元相埒”[65],当时与后世的很多藏书家都未得经眼,唯金俊明慧眼收藏。卢文弨云:“近代藏书之家,盖莫盛于吴中,如杨君谦、朱性甫、吴原博、阎秀卿、都元敬、金孝章、亦陶父子,皆著名于胜国者也。流风遗韵,至于今不衰,然非徒慕前人之美名而袭蹈其迹也,此实关性情焉。苟性情不在是,父不能必之于子,兄不能必之于弟;纵或慕美名而夸豪举,挟千金入书肆,连箱累椟,捆载而归,锦帙牙贉,缥缃溢目,而其中之简脱丛残,弗之补也。”[66]总起来看,金氏之藏即“实关性情”之举,“春草闲房”后来作为吴中著名景观被徐崧收入《百城山水》[67],与其丰富而独具特色的藏书有关,更与其中包蕴了金俊明作为一代文人的人格、性情十分关切。金俊明所藏书在后世各大藏书家之书目中亦多有著录,黄丕烈、孙星衍、于敏中、瞿氏等人的旧藏多相关记载。 因抄书、藏书之便,金俊明常对前贤的诗歌、画作、文集等进行评点,撰写序跋,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诗歌观、绘画宗尚和人生价值取向等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对友人的著作进行校订、评点亦为常事,而这又与其职业和交往广泛相关。魏禧《魏叔子文集外篇》、潘游龙《康济谱》、朱鹤龄《愚庵小集》等都有他的精彩点评。据现存资料,他还为钱谦益《牧斋诗钞》题词,为杨补《怀古堂诗选》、顾梦麟《织帘居诗》、张璘《童初集》、邵点《燕游诗》、方夏《广韵藻》、朱埰《窥园诗钞》、顾茂伦《唐诗英华》作序,为毛晋《汲古阁集》四卷和《野外诗卷》作序,为袁骏编纂之《霜哺篇》多数卷帙作小引。此外,还对张屈、谢梦连、钮仲玉等人的诗作进行过评点。其所藏之历代书画亦多有其题跋。仅从现所知文献估计,金俊明收藏和评点的书画作品不在少数,宋人《睢阳五老图》、张激《北宋白莲社图》、沈颢《杨湖八景图》、叶璠《五十三参图》、王石谷《来鹤图》、吴历《卧雪图》、文征明《浒溪草堂图》和《渔梁红叶图》等都可见其题跋或题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