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明遗民作家金俊明入清后隐居市井,舌耕笔作,以书画著称于吴中,以气节名噪一时,深为后人钦服。因生平资料稀少,遗存之诗不易得见,少有人研究。他有意行走于市井喧闹中,又刻意将君国亡失的心底苦啸隐于书画诗文,以独特的交往方式和佣书抄写的生存策略维系个性与尊严,为今人理解彼时一些隐居避世遗民的生活方式与价值选择提供了别一种理解维度。 关 键 词:金俊明/遗民作家/清代诗歌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4ZDB076)。 作者简介:杜桂萍(1963- ),2012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北京 100037;于金苗(1986- ),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明代遗民作家金俊明(1602—1675)入清后潜隐于吴中地区市井,“逃”而不逃,以“逃”为抗,与归庄、徐枋、徐树丕、张隽、杨补等共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遗民文化景观。他与归庄、方夏是相濡以沫的儿女亲家,与杨补、顾与治等是志同道合的社友;作为早期的复社成员之一,后又与郑敷教、彭行先被称为“吴中三老”[1]、“后三高”[2]等。他的身体是活跃的:“三吴碑版,旁及僧坊酒肆,率多先生笔,得之者争相夸示,以为幸。”[3]而心灵则自甘寂寞,所谓“近于枯禅式守志固穷的遗民诗人”[4]。他将国家失落的心底苦啸隐于书画诗文,又行走于市井喧闹中,以独特的交往方式和佣书抄写的生存策略维系个性与尊严,有力昭示了作为一位遗民的个性、气节与人格,是当时很多隐居避世遗民的生活方式与价值选择的一种真实表达。有关金俊明的文献记载,零星琐碎,主要散见于各类书画著作,具体细节尚未有学者给予翔实辨析,本文主要对其生平与著述进行考释,并及其相关行迹心态的阐扬,以就正于方家。 一、家世生平考 金俊明,字孝章,号耿庵,又自署不寐道人等,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诸生。关于其姓氏,有“金”和“朱”之说。不过,据汪琬《金孝章墓志铭》,知金俊明曾祖金箎,祖父金可大,“考永昌,官陕西宁夏卫经历,妣徐孺人,娶浦氏,先卒”[5]。涉及其姓氏时,都以“金”称之,并未提到“朱”姓。只在金俊明委托魏禧所作父亲传记中,直称“朱参军”之名,并于文中详细揭示了朱参军姓氏变化之前因后果:“参军本姓金氏,名允元,七岁而孤。母贫,不能自存,有姊适朱氏,属养焉。遂冒朱姓,更名永昌,云参军。”[6]可见金俊明之原姓朱,并非如有些史料所揭示的“实前明宗室”[7]云云。其为朱姓时名衮,又名训,字九章,明亡前后方改本姓,名俊明,字孝章。时人别集中偶见称之“金九章”者,大概是对更改姓氏前后之字的混用。如冯舒《幽违集》有《为金九章题春草闲房五绝句》,《钝吟余集》又有《赠金孝章》,二诗皆为赠金俊明之作,因成于不同时期,冯舒本人亦未视为非改不可的笔误。 金俊明为长子,有仲、叔两弟,状况皆不详。汪琬《墓志铭》云其“笃于孝友,……抚爱仲、叔两弟尤力”[8],可见一家和睦。顺治二年(1645),金俊明诗《南明新春闲坐见怀,枉示新句,追忆去夏同避湖滨,致极凄恻,予读之不胜其悲,略次情事,奉答十首》小注,提及“家仲偕避金墅,季弟在石家浜”[9],可见入清之初兄弟三人分头避乱之情势。徐崧《百城烟水》卷二收入金俊明《心甫、秋绍、孙复、日质、绥祉、莘民、重其过集春草闲房,偕弟孝充、儿上震分得读字》诗,提及一弟名字“孝充”,另一弟名字暂未详。 金俊明“少尚气节,以任侠自喜,从父衍禧公官宁夏,跃马挟矢,驰骤绝塞间,已遍游燕赵齐鲁,自淮以北无不历,过故人遗迹,必慨然凭吊久之”[10]。不过,这一段经历多见于传记一类资料的记载,目前少有相关诗文揭示端倪。顾贞观《今词初集》收入其词作《忆皇州·春日感旧》,表达了“何时重领帝京风色”的忧伤,其中“往事分明底隔。年华二十,悒悒淡烟幕,历芳草,连天织”句,透露出他20岁时到过北京,对“帝京风色”印象深刻。王昶《明词综》卷六《生查子·北平驿秋》大概是目前所见金俊明最早之作品,印证了他在秋天寄宿北平驿的经历。父亲朱参军对他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嗜书,通古今事”、如“性倜傥,善计划,能为人缓急”、如“思欲有所用于世”[11],等等。但是,随着天启五年(1625)朱参军“感寒疾”而卒,金俊明的人生换了一副模样。24岁的他回到故乡,开始了读书科举的士子生活。 曾经“任侠”的生活结束了,个中原因或者相当复杂,但“丁忧”一定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理由,以“贞孝”为谥号的他在晚年(康熙十一年)专门请人为父亲作传、志、诔、赞等,纪其平生,“览参军之风义,发思古之幽情”[12],所请者则为魏禧、杜浚、余怀、顾苓等国初遗老、当世名流。除此之外,就是对母亲徐氏的孝顺之情,作为长子,他必须担负起养家奉母的责任。徐氏温良淳厚,朱参军去世后,守节不移,躬身育子。金俊明对母亲的回忆往往以细节出之:“童年疾病,母氏推燥居湿。长而读书结友,母为脱簪治具,辄掩卷不忍竟读云。若其居京师,失火,母仓卒自免,又能全其赀装。比舍有仙媪事,母能决其为妖。孝章有所交,母能阴察其人之贤否。此三事,皆荦荦大者,母之仁智有余。”[13]可以想见金母之贤明、仁智、慧勇。黄淳耀此文作于崇祯十四年(1641),且云“母之殁也,孝章尚未游乡校”[14],李在亭在邵僧弥小简后也有:“(金俊明)其时犹未弃诸生,与僧弥居母忧,皆在崇祯中。”[15]凡此,知金母当亡于崇祯十四年前不久。金俊明后来之奇才高行,父母的濡染教诲之功不可忽略。尤其是母亲,在父亲过世后守节执家、言传身教,让他终身铭记。他多次表达过对守节女性的赞美,如《玉峰节孝戴母诗》、《周节妇诗》等,好友袁骏征集《霜哺篇》诗文以旌表母亲的节烈时,金俊明为之奔走呼吁,大力支持:亲自为其装裱成卷,且于每卷之首撰写小引,以记本末。[16]袁骏母节子孝的善举,或者始终触动着金俊明的身世之感,借助对《霜哺篇》征集的支持表达对母亲金氏的怀念。后来叶燮赞曰:“先生事亲孝,家虽贫,生必尽其养,死必尽其诚,终身必尽其慕,于同气咸以是推之,惟真惟孝,不愧其名。好周人之急,宗戚友之无告者,已无力必尽力为谋之,得当乃已。”[17]正是对他这一终身奉行之品德的简约总结。 当然还有养护子女的责任。金俊明妻浦氏早卒①,留下二女四子。长女贞琬嫁吴江张子友,青年而寡。金俊明顺治元年(1644)所作诗《哭婿张子友》,提及其曾向自己索手书《孝经》,未及践约而婿亡,故“焚一卷,告于灵几”,表达“静数欢无几,弥增恨到今”[18]的悲怆。次女贞琰顺治二年病逝②,所“适长洲方某”[19],当为好友方夏(南明)之子。四个儿子中,三子金祜、四子金预皆早卒,长子金逖和次子金侃一武一文,分别承继了金俊明文武兼工的才能。 事实上,一度“以任侠自喜”[20]的金俊明回归家庭和书斋后并不顺意。汪琬以“既归里,始折节读书,受经于孝介朱先生之门”[21]来描述这样一个开始,似乎一切本该顺理成章。可是,整个崇祯时期都处于应试过程中的金俊明似乎始终处于患得患失的状态,终致放弃。“孝介朱先生”即朱陛宣(1578—1633),字德升,吴江人。世有隐德,性至孝。姚希孟私谥“孝介先生”,称其“以一身为名教之宗”[22],“远近瞻仰,布韦之望重于公卿”[23]。朱陛宣十分推重金俊明:“数叹异之,补县学生,名隐隐起。”[24]只可惜随后的数次乡试皆应举不中,其结果是“主司惋惜,世传其文”[25]。崇祯十五年(1642)秋,金俊明又一次赴试,偶然卜卦,得蛊之“上九”③,不禁感叹:“天岂欲我高尚其事乎?吾将从此逝矣!”[26]三场考毕,忽感慨:“此何时博一第乎?”[27]涂卷而出,遁世之志遂定。也就是说,归隐市井,以佣书自给,发生在改朝换代之前,或者属于一种失意无奈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而随后的天崩地坼,生活方式依旧,内心之情愫已经发生了质变。“少尚气节”[28]的金俊明以终生表达了对一个朝代的尊敬——尽管这不是给予他机遇的时代,并继续保持了对世道的关注,如汪琬所言:“予尝论之,以为先生非忘世者也。……吴中后生晚进髙谈赏鉴者,徒推其书画之工,且欲求诸笔墨蹊径之内,俱未为知先生也。”[29] 对于金俊明的经济生活,如今不知其详。他终身高蹈不仕,显然不可能生活丰盈,贫窘应是一种生活常态。归庄康熙元年(1662)探望病危的女儿,曾写下“倾尽客囊还莫措,低徊无奈婿家贫”[30]的诗句,可见一斑。但“三吴碑版,旁及僧坊酒肆,率多先生笔”[31]的事实也从另一个维度揭示了或者生计并非总是处于困窘之中,何况徐崧所云“拥书万卷”[32]即便是虚指也还是经济能力的一个暗示。所谓的佣书自给,对于学识、才艺俱佳的金俊明而言,亦不仅仅是为人抄书,还拓展为授徒为生,这应当也是一笔收入的来源。一定有不少钦敬其人品、学问和书画造诣的文人从其学习,据记载,他曾在昆山教授生徒④,杨无补之子杨炤亦曾从其学⑤,《耿庵诗稿》中“李子吾门俊,相期万古怀”(《怀李景房》)[33]之句则是为得意弟子李景房而作。金俊明去世后,金门弟子谓其“至行潜德,法当得易名,爰集议,私谥曰‘贞孝先生’”[34],足可证明生徒之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