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文艺理论研究要处理好与文学创作及社会文学接受实际的关系、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社会大众审美取向的关系。研究者学术视野的广度,研究者对雅文学与俗文学、本土文学与域外文学的客观了解,制约着其理论所能达到的深度。理论的实践基础偏窄,阻碍了我们理论的创新性和影响力。 【关 键 词】学术视野/理论品格/雅文学/俗文学 【作者简介】王先霈,男,1939年生,江西九江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明军、熊元义两位写了一篇文章,刊物编辑对我说:文章涉及你,是否愿意有所回应?二位文章的开头把我作为“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不能回避的文艺理论论战”的一方,同时尖锐批评了“回避分歧”的“鸵鸟心态”。我一向认为,正常的学术讨论有益,同时,平等对话、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还会给参与者带来知性的乐趣。文艺理论界对于不少理论问题持有歧见,我自然也是知道的,无论怎样重大的问题,只要是学术问题,看法分歧没有什么可怕,所以,对于正常的学术讨论没有理由回避。但是,李、熊文章说学术上的分歧会“影响团结”、“阻碍深化”、“迷失方向”,我就难有同感;对他们期望的“重大文艺理论分歧彻底解决”,我不抱乐观态度,并且不以为是一定要去追求的目标。学术总是在分歧、讨论、争论中发展,越是具有浓厚理论色彩的学术问题,越是难有“彻底”的解决,“彻底解决”了,没有了分歧,理论不仅不能深化,倒是必定会走向停滞。至于他们文章中所说的“论战”,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身在其中,甚至不清楚这场“论战”的存在,故此,我很难参与到自己并未意识过的这个“论战”中去。读了他们的文章,我还需要对所谈的问题和各自切入的角度仔细衡估一番,其中许多问题需要今后从容的、专门的讨论。文艺理论的建设需要众多同行持续的努力,其中有的人致力于体系的建构,有的人关心全局的“动态”、“方向”,有的人则乐于在不大的领域持续地做具体的课题,各自都有可能做出成果,文艺理论是在大家劳作的合力推动下前进的。李、熊文章里说的“深入地认识和科学地解决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基本矛盾”那样宏大的题目,不是每个研究者都敢于承当的。这里,我只是借此机会,就文艺理论研究者的视野与理论的品格的关系,申述一下本人的粗浅看法,希望能够得到同行的指教。 在我看来,文艺理论的研究工作要处理好几种关系:第一,是研究者对文学现象的持续关注、对文学文本的直接感受与提高思辨性、与抽象思维加工的关系;第二,是研究者纳入视野的文学实际的广度与其思考的深度的关系;第三,是理论思维过程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第四,是价值判断的个人取向与社会认同度的关系。这几种关系处理得如何,影响、制约着理论的品格。 理论的建构有归纳和演绎两大途径,但是,归根结底,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是从他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出发阐述对于文学艺术的观点的,同时,马克思对于经典的文学文本和他周遭发生的文学现象有广泛深入的把握。即使是如海德格尔这样的哲学家,他的诗学著述也有对具体文本的精细分析。十多年前发生过关于金庸武侠小说的论争,何满子先生关于新武侠小说违反人文精神的犀利分析颇是精辟,但是,他回应没有认真研读武侠小说不能作出有力的批判的质疑说:“没有读过,怎么能凭空批评?这道理似乎很过硬,但也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打个比方,没有吸过毒的人就不能批评贩毒吸毒?没有卖过淫嫖过娼的人就不能批评卖淫嫖娼?”①那就未免是失言了,违背了唯物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文本事实都没有弄清楚,就下判断,就作出结论,怎么能服人呢?离开文本实际、离开文学现象实际凭空作出的结论,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审美的角度,对于读者能有多少启迪呢?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的研究者第一要务是把握文学现象的事实。事实没有弄得清楚准确,却气势磅礴地褒贬,不容分辩地抑扬,即使文采焕然,又有多少价值,又怎么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多年以来,文学理论研究与当代文学创作实际和大众文学接受的实际存在距离的状况需要进一步改变;对于具体文本细腻敏锐的感受力,还强调得不够,也是很值得注意的薄弱之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