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庄子》中的人物、人名资源及其对人名研究的价值(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典籍与文化》(京 newdu 参加讨论

    五、《庄子》中的“寓名”
    “寓名”是俞樾常用的一个概念。《庄子》多寓言,寓者寄也,寓名指的便是有所寄托而创造出的人名。如《逍遥游》篇汤问棘大鹏故事,又见于《列子·汤问》,俞云:
    又按简文云:“一曰汤广大也,棘狭小也”,是以汤、棘皆为寓名,未考《列子》。然《庄》、《列》本多寓言,谓是寓名亦得也。
    俞樾的意思是指,汤和棘并非实写,这两个名字是寄托了“广大”和“狭小”的用意而造就的。在俞樾看来,寄托的名字可能有所本,其中一些是依照现实中的姓名构成来创造的,如《德充符》篇之支离疏:
    司马云支离,形体不全貌。疏,其名也。按下有“支离其形”句,故旧解如此。然汉有复姓支离,见《广韵》五支,注:“庄子书《至乐》篇有支离叔,《列御寇》篇有支离益。”则支离疏自是人姓名,借以寓形体不全之意,正犹汤广大、棘狭小矣。
    另一些则可能本自已有的神话传说,如《大宗师》篇论得道之法,便列举了一批将哲学概念拟人化而形成的人物形象,说这方法是从他们那里听来:
    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对此俞樾云:
    按自副墨以下崔云皆古人姓名,或寓之耳,无其人。然如玄冥则少皞氏之子,实有其人,此外古书不传,无可考证。疑庄子虽托名见意,亦必有可托而托之,非皆乌有先生也。
    《庄子》中的寓名,连同上文提及的在内,笔者也进行了初步统计,见下表3: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寓名常集中出现在特定的篇目,表现特定的主题:如《大宗师》隐喻得道之法,《德充符》以形体的残缺反衬人物“德”的完满,《应帝王》中的寓名与统治术有关,《知北游》则宣扬“无”的观念。寓名使用较多的篇目,大多属于内篇和“述庄派”,表中列出的篇目只有《在宥》、《天地》是“黄老派”、《盗跖》晚出,从这里也能透露出内篇与“述庄派”创作手法的一脉相承。
    如果区分得更细致一些,《德充符》中的寓名是对形体残疾的描述,论到用法才是寄寓;而其他寓名,名字本身便隐喻某些道家的观念。值得注意的是,后一类由道家观念而来的寓名,其中有不少与黄帝有联系:
    《大宗师》:
    夫无庄之失其美,据梁之失其力,黄帝之无其知,皆在炉锤之间耳。
    无庄,《释文》云:“无庄饰也。”成玄英疏云:“古之美人。为闻道故,不复庄饰,而自忘其美色也。”据梁,《释文》云:“强梁也。”成疏云:“古之多力人。为闻道守雌,故不勇其力也。”
    《天地》:黄帝使知、离朱、喫诟、象罔索玄珠,象罔得之。
    玄珠喻道。《释文》:“知音智。”离朱见前文,是传说中的明目人。喫诟,郭嵩焘云:“喫,声也;诟,怒也。怒亦声也。《集韵》云‘喫诟力诤’者是也。知以神索之,离朱索之形影,喫诟索之声闻,是以愈索愈远。象罔者,若有形,若无形,故眸而得之。”
    《至乐》:
    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
    《释文》引李颐云:“支离忘形,滑介忘智,言二子乃识化也。”冥伯之丘,李云:“喻杳冥也。”
    《知北游》:知问道于无为谓、狂屈皆不得,问于黄帝而得。
    成玄英云:“此章并假立姓名,寓言明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