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朱东润先生研治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历程——以先生自存讲义为中心(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陈尚君 参加讨论

    四、1937年增订本的完成与厄运
    从1936年开始,先生对《讲义》作了较大幅度的增订,并于1937年秋付排。但就在这时,日军侵华规模扩大,全国范围的抗日战争爆发。到1938年春,武汉已经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武汉大学也奉命西迁到四川乐山。先生的个人命运和著述工作也卷入此一风暴之中。先生在1937年末寒假开始后,因惦念已经三个多月未通音讯的家人,以及家中正在营造的居宅,取道长沙、广州、香港、上海返回泰兴老家。在家近一年,至1938年末接武汉大学电报,乃于12月2日启程,经上海、香港、河内、昆明、重庆,至1939年1月13日抵达乐山。可以确定的是,在1937年末返家以前,《讲义》第三稿的增订工作已经接近完成,但并未全部印出。《讲义》1939年本题记云:“二十五年,复删正为第三稿,次秋付印,至一百二十二页,而吾校西迁。”《大纲》自序云:“一九三六年再行删正,经过一年时间,完成第三稿。一九三七年秋天开始排印。这时对外的抗日战争爆发了,烽火照遍了全国,一切的机构发生障碍,第三稿印成一半,只得搁下,其余的原稿保存在武汉。”所叙内容是一致的。此稿文本,目前可以见到三份书稿。
    其一,先生自存1937年《讲义》排印本前半部分校样两份,均无题记,署“朱世溱东润述”。均仅118页,至第三十三《朱熹附道学家文论》止。版页末括记:“武42二十六年印。”我推断此为先生离开武汉时随身携归,并携入蜀中者。
    其二,1939年版《讲义》。其中正文前122页版页末括记:“武42二十六年印。”卷首目录四页和123页后版页末均括记:“乐48二十七年印。”知此本拼合两次排印本而成。其中武汉所印部分,较自存校样多4页,而123页至124页为《自〈诗本义〉至〈诗集传〉》章之后半,为1937年增订时新写章节。
    其三,1937年增订本最后十八章之手稿。详见下节所述。
    前述及周兴陆教授《从〈讲义〉到〈大纲〉》一文,由于仅见1933年版《讲义》,其所作《大纲》定稿过程及与《讲义》的比较分析,主体其实是1937年版《讲义》前半部对1933年版删订增补的考察。他的看法是:1.《讲义》常引述西人理论,作中西比较;《大纲》则予以删除,并强调民族精神。2.和《讲义》相比,《大纲》立论更平妥、严谨。举钟嵘、刘勰部分论述为例。3.“有些地方还可以看出朱东润先生对问题研究的深化。”以司空图、王士禛为例。4.文献考辨更为慎重,并补充新见到的《文镜秘府论》关于八病之论述。这些都是深入研读的结论,我都赞同。
    就我对1937年版《讲义》前半部与1933年版比读的结果,确认此次修订的幅度很大。先秦部分分为两章,增加了孟、荀的内容,对《三百篇》和《诗序》的论述,则融入己著《读诗四论》的心得,认为《诗序》影响后世最大者为风雅颂之说、风刺说、变风变雅说等。六朝增加了皇甫谧,唐代增加了李德裕,并增加《初唐及盛唐之诗论》,又在司空图下增加《唐人论诗杂著》部分。宋代则增加了曾巩、陆游等人,朱熹下增附《道学家文论》,另增《自〈诗本义〉至〈诗集传〉》一章,表彰宋儒治《诗》之创见。而各章节下内容,少数保持原貌,如范晔一章,多数则改动幅度很大,如刘勰、钟嵘等部分,几乎将原稿全部改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