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如何推进鲁迅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方论丛》2015年第201 杨义 参加讨论

    二、还原鲁迅生命
    文化血脉联系着敏锐的个体生命。没有文化血脉的个体生命,是游魂;没有个体生命的文化血脉,是僵尸。文化血脉赋予个体生命浑厚的意义,个体生命也给文化血脉增添鲜活的意义。文化血脉既是既有的存在,又在与人间个体的对话中,变成现实的存在。非常独特的是,鲁迅对鬼世界的描写,折射着他对生与思的深刻体认。
    《无常》是鲁迅在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为躲避当局通缉,流离于北京德国医院杂物库房中所作。也许是感染了社会残酷、库房黯淡的鬼气息吧,这篇奇文,开拓了人鬼杂糅的“忧患狂欢”和阴郁幽默的美学方式,高扬着一面写鬼事也见人情的雪白的艺术风帆。鲁迅对文化血脉的探寻,于此潜入民间。令人感慨的是,生死观这道坎子连雄才大略的秦皇汉武都被绊倒了,平民百姓却跨越得轻轻松松,这是鲁迅的一大发现。鲁迅对无常的叙述,蕴含着中国民间平凡众生开心逗乐的生死观。人生多苦多难,世路坎坷不平,生命无声无臭,在辛苦黯淡中打发日子,那么跟无常鬼打个照面、开个玩笑,乐得寻个开心。死了就一了百了,为何不“一见有喜”,难道要哭丧着脸去见阎王?因而“你也来了”,好像无常鬼就是你的前邻后舍,平平常常地相互打个招呼。不是以恐惧心,而是以平常心对待生死,实际上是乡间下等人在强暴者草菅人命的岁月,对苦难的生存来了一个看淡。《老子》七十四章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从早年接纳摩罗诗宗,中年讲授志怪、神魔等小说类型,再来反观童年所见的故乡民俗,鲁迅开拓了诗学的一种审美人类学的怪异神秘的维度。从民俗酬神中发现朴素之民的纯白心地、美好丰富的神思。这种审美人类学的美学观独立于当时的启蒙思潮,而从对朴素农人的精神愉悦的深切理解中,开发出神思高扬的审美活力。也就是说,鲁迅心中无鬼,笔下却不乏鬼趣,这就使得他在一个忧患时世,将活无常、死有分、五猖神,连同无常嫂和他们的儿子阿领等等呼唤出来,与民同乐,构成了一种“忧患的狂欢”的美学形态。在审美人类学的戏拟、嘲弄和逆向颠覆中,鲁迅写鬼,却鬼后有人焉,鬼类与人类相互映照,复调地折射了一种以谐趣消解黑暗秩序,以丑怪消解神圣的虚伪,以自己的高帽子拱翻了冠冕堂皇,因而也可以说是独特形态的“美伟强力”的人。
    写《无常》8年后,1934年鲁迅又在《门外文谈》中说:“在不识字的大众里,是一向就有作家的。我久不到乡下去了,先前是,农民们还有一点余闲,譬如乘凉,就有人讲故事。不过这讲手,大抵是特定的人,他比较的见识多,说话巧,能够使人听下去,懂明白,并且觉得有趣……大众并无旧文学的修养,比起士大夫文学的细致来,或者会显得所谓‘低落’的,但也未染旧文学的痼疾,所以它又刚健,清新。无名氏文学如《子夜歌》之流,会给旧文学一种新力量,我先前已经说过了;现在也有人绍介了许多民歌和故事。还有戏剧,例如《朝花夕拾》所引《目连救母》里的无常鬼的自传,说是因为同情一个鬼魂,暂放还阳半日,不料被阎罗责罚,从此不再宽纵了——‘那怕你铜墙铁壁!那怕你皇亲国戚!……’何等有人情,又何等知过,何等守法,又何等果决,我们的文学家做得出来么?”
    渗润着民间智慧的鲁迅的生命趣味,由阴郁的冥间故事中,点化出爽朗的幽默笑声。由此,鲁迅进一步生发:“这是真的农民和手业工人的作品,由他们闲中扮演。借目连的巡行来贯串许多故事,除《小尼姑下山》外,和刻本的《目连救母记》是完全不同的。其中有一段《武松打虎》,是甲乙两人,一强一弱,扮着戏玩。先是甲扮武松,乙扮老虎,被甲打得要命,乙埋怨他了,甲道:‘你是老虎,不打,不是给你咬死了?’乙只得要求互换,却又被甲咬得要命,一说怨话,甲便道:‘你是武松,不咬,不是给你打死了?’我想:比起希腊的伊索,俄国的梭罗古勃的寓言来,这是毫无逊色的。”[12](pp.52-54)“武松打虎”在《水浒传》中,已经属于源自民间说书的英雄传奇;一旦依然流传民间,作为佛教故事“目连救母”的穿插表演,又以农民的幽默,创造出另一种“解构英雄”的民俗狂欢。鲁迅剥离了“目连救母”故事的崇佛言孝,关注民间趣味对佛学故事的介入和改造,进而从民间文化血脉中,开拓了审美人类学的怪异神秘的维度。他以一种国际眼光,赋予在士大夫文人视野以外的乡野民俗以经典地位。他发现源自民间的文化血脉,又以自己个体生命的权威性兼趣味性,升华这种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化血脉。
    对鲁迅个体生命的体验,不能以生搬硬套外来的知识框架,而泯灭能够从文字透入鲁迅神经的悟性。比如,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不能简单地称扬百草园属于儿童天性的“小传统”,而指责三味书屋却属于扼杀儿童天性的“子曰诗云”的“大传统”。应该悟到,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对于鲁迅生命历程,是相续而互补的两个阶段,它们不是绝对“二元对立”的两个绝缘体。百草园是鲁迅故家的后园,一个普通的菜园。鲁迅推重“野草”,姑以百草名其童年乐园,野趣大于雅趣,异于文人雅士给自家花园所起的“拙政园”“退思园”“豫园”“个园”的雅号。以百草之园来容纳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对于展示自然人性的天真烂漫,是再合适不过了。那里的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在泥墙蔓草中,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以及何首乌藤和木莲藤,都掩藏着他孩童岁月的好奇心和痴心的秘密,回忆起来,心头都会窃窃偷笑,笑得心尖儿酸酸的。更有长妈妈的“美女蛇”,令人感到对自然的尚未认知而产生的畏惧感和神秘感。即便是童心、童趣,鲁迅也写得一波三折,具有曲径通幽的纵深度。
    随之出现的三味书屋,研究者对它的感受却言人人殊,莫衷一是。似乎连鲁迅也留下一个“不知道为什么”:“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13](p.43)评论者看见“最严厉”三个字,往往神经过敏,就采取二元对立的思维,说百草园中的童年鲁迅是如何“幸福”,进了封建教育的学塾后,每日面对晦涩的“之乎者也”,是如何“痛苦”。或者拿出大理论来,说鲁迅的童年有两个世界:“三味书屋”象征四书五经的正统文化,“百草园”象征传奇怪异的奇幻空间。这些阐述都有待商量。实际上,只有百草园、没有三味书屋的鲁迅,是难以想象的,根本无法铸造成思想和文学巨匠的鲁迅。百草园是一种生命体验,三味书屋也是一种生命体验,它们无法相互代替。从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迅哥儿”长大了,从他的童年迈出了走向成人的第一步。鲁迅于1892年入三味书屋,在那里求学6年。所谓“三味”,据塾师寿镜吾先生之子寿洙邻讲:“若三味取义,幼时父兄传说,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14]三味书屋的书房,是如此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孔子是缺席受拜的,意味着有点改良气息。“三味”的“三”,意味着多,经、史与诸子百家并列,不止于四书五经。“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对课就超出了经、史、诸子的范围,而指向诗词训练。先生严厉督责孩子们读书,在学生们念得人声鼎沸时,他并非板着脸孔,踱着方步,检查申斥,而是加入这荒腔走调的合唱:“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先生念的是清朝武进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涶同赋》,极力渲染唐末沙陀部枭将李克用在宴席上狂舞玉如意,斟满金制的扁形大口酒杯,意气淋漓,忘乎所以的张狂情景,念时却把“玉如意”念作“铁如意”,“倾倒淋漓”念作“颠倒淋漓”,又拉开长调的颤音“呢、噫、嗬”的,摇头晃脑地陶醉于其中。多么可爱的老人,多么难忘的学塾场面,这是旧时学塾中难得一见的奇观。鲁迅回忆起来,眷恋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老师的陶醉态,学生们当作看戏取乐:“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日后说“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是对老师的文学趣味平平的调侃,却是带着温情的微笑的调侃。鲁迅就像他影绘小说绣像一样,活灵活现地影绘出一个老夫子的带点名士派的天真放达的灵魂,真逗,可爱极了。他在回忆“三味书屋”这位博学、严厉、善良的老人中,寻到了几分敬意,几分开心,几分笑影,充满着深深的眷念之情。全文叙写了自己从可以说是“无限乐趣”的“乐园”到全城“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人生过程和心灵历程。它给人的启示是:人要成为“成人”,是不能只有百草园的,他也应该有自己的三味书屋,这是鲁迅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告诉我们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