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侯景之乱和江陵之变前后的梁代文学创作(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 newdu 参加讨论

    (三)反映定都江陵与定都建康的论争
    主要有徐陵《劝进梁元帝表》,萧绎《议移都令》、《将归建邺先遣军东下诏》等三篇。平乱后,萧绎君臣围绕着定都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虽然最终结果是定都江陵,但从江陵被围后,朱买臣要求斩主张定都江陵的宗懔、黄罗汉“以谢天下”[11](卷八《梁本纪·梁元帝纪》,P244)的事来看,定都之争十分激烈。后世学者也多认为定都江陵是萧绎败亡的原因之一。现存这三篇文章就是当时定都之争的历史见证。从文章来看,徐陵急切盼望着国家能确立政权核心,所以他认为不必东下建康:“大庭、少昊,非有定居;汉祖、殷宗,皆无恒宅。登封岱岳,犹置明堂;巡狩荆州,时行司隶。何必西瞻虎踞,乃建王宫;南望牛头,方称天阙。”言下之意,可以定都江陵。萧绎《将归建邺先遣军东下诏》在定都问题上的态度则比较委婉,表面上看他似乎即将移都建康,其实那只是安抚王褒、周弘正等主张定都建康者的幌子,在骨子里萧绎并不想东下建康;但是,诏书命令“遣军东下”,即派王僧辩率军东下、驻守建康,这使得江陵守备空虚,直接导致了江陵被西魏迅速攻破的现实。萧绎在江陵被围时曾给王僧辩写信求援:“吾忍死待公,可以至矣!”这话可与其诏书相印证,说明战略错误是萧绎败亡的直接原因,而非定都江陵。
    (四)反映王僧辩在北齐军逼之下接纳萧渊明之事
    主要有徐陵《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六文、《为贞阳侯与荀昂兄弟书》、《为贞阳侯与裴之横书》,王僧辩《与贞阳侯渊明启》两文,裴之横《答贞阳侯书》,佚名氏《为王太尉僧辩答贞阳侯书》两文、《代陈司空答贞阳侯书》等十四篇。萧绎被杀后,梁朝无主,北齐趁机武力护送萧渊明回国,企图逼王僧辩接纳萧渊明,以建立听命于北齐的傀儡政权,王僧辩怯于北齐军威,答应此事。而陈霸先则不同意建立傀儡政权,遂袭杀王僧辩。这十四篇文章正反映了萧渊明与王僧辩、陈霸先之间斗智斗勇、来回交涉的情形。作为文人的徐陵,充分发挥他骈文高手的作用,为萧渊明尽忠尽智、奋笔疾书,可以说,徐陵赢得“一代文宗”的称号,是从撰写军国文书开始的。后来徐陵投靠陈霸先,霸府文书基本出于徐陵,这也真正奠定了他“一代文宗”的地位;而在宫体文学时代,由于有萧纲、萧绎、庾信等人,徐陵还难以一枝独秀。从这个角度来说,徐陵是接受了战乱的洗礼,文学创作才得到升华,进一步说,如果不是家国浩劫带来的精神洗礼,徐陵、庾信等人也许只能是著名的宫体作家,而不能成为六朝骈文的巨匠甚至集大成者。因此,梁末时局的风云动荡带给国家的是灾难,而带给文学、文化的则是深刻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