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陈平原:《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鲁迅的述学文体及其接受》,《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②鲁迅:《华盖集·序言》,《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③这里的杂文文体的多样指的是杂文内部的样式,是为“亚文体”。 ④[日]木山英雄著,赵京华译:《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现代文学思想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⑤鲁迅:《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3页。 ⑦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298页。 ⑧鲁迅:《题记》,《鲁迅全集》(第l卷),第4页。 ⑨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1卷),第203页。 ⑩鲁迅:《忽然想到》(一至四),《鲁迅全集》(第3卷),第14—19页。 (11)同上,第16页。 (12)鲁迅:《这个与那个》,《鲁迅全集》(第3卷),第148-153页。 (13)鲁迅:《我的“籍”和“系”》,《鲁迅全集》(第3卷),第87页。 (14)同上。 (15)同上,第87-88页。 (16)同上,第88页。 (17)同上,第89页。 (18)鲁迅:《并非闲话》,《鲁迅全集》(第3卷),第81-82页。 (19)同上,第83页。 (20)同上,第82页。 (21)鲁迅:《我还不能“带住”》,《鲁迅全集》(第3卷),第260页。 (22)鲁迅:《华盖集续编·小引》,《鲁迅全集》(第3卷),第195页。 (23)鲁迅:《我还不能“带住”》,《鲁迅全集》(第3卷),第259页。 (24)鲁迅:《无花的蔷薇》,《鲁迅全集》(第3卷),第275页。 (25)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298页。 (26)王风《从“自由书”到“随感录”》认为,“到‘随感录’时期,鲁迅扭转了此类文体中新闻与评论的关系,确立了议论的主体性”,由此催生出“现代论说文体”。见夏晓虹、王风等:《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27)鲁迅:《随感录》(五十八),《鲁迅全集》(第1卷),第368-369页。 (28)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1卷),第179页。 (29)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5-103页。 (30)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25-526页。 (31)鲁迅:《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3页。 (32)鲁迅:《华盖集续编·小引》,《鲁迅全集》(第3卷),第195页。 (33)鲁迅:《有趣的消息》,《鲁迅全集》(第3卷),第210页。 (34)鲁迅:《华盖集续编·小引》,《鲁迅全集》(第3卷),第195页。 (35)周作人:《恕府卫》,刊1926年4月2日《京报副刊》,收入钟叔河编订:《周作人散文全集》(4),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 (36)鲁迅:《无花的蔷薇之二》,《鲁迅全集》(第3卷),第278页、280页。 (37)鲁迅:《怎么写——夜记之一》,《鲁迅全集》(第4卷),第20页。 (38)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36页。 (39)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299-301页。 (40)鲁迅:《怎么写——夜记之一》,《鲁迅全集》(第4卷),第19页。 (41)鲁迅:《热风·题记》,《鲁迅全集》(第1卷),第308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