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诗经》的比、兴与《焦氏易林》的象征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 田胜利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焦氏易林》象征和《诗经》比、兴运用的物象,具体可感,委婉含蓄,象征与比、兴借助于物象而相通。林辞引《诗》是诗歌的爻辞化,林辞以诗的形式为载体,则是爻辞的诗歌化,二者的情感指向双向贯通,具有一致性。《焦氏易林》衍《易》而成,象征手法贯穿整个爻辞的编撰,爻辞趋向于诗化,却也有别于纯粹的诗。
    【关 键 词】《诗经》的比、兴/《焦氏易林》的象征/异同
    【作者简介】田胜利,男,湖南常德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北京100872
     
    《焦氏易林》(以下简称《易林》)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部易学著作,它的象征手法已经有不少学人相继进行过探讨,但是《易林》的象征手法和《诗经》比、兴艺术的同与异,却少有论述。《易林》象征和《诗经》比、兴有相通之处,尤其是那些诗性较强或直接引《诗》的爻辞。《易林》的象征和《诗经》也有不少区别,事物之象承载的理念是文学和巫术的迥异使然。本文先述其同,再论其异。
    一、具体可感和委婉含蓄的叠加:《诗经》比、兴与《易林》象征的融通
    比、兴是《诗》的表现艺术,“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这是朱熹对于比和兴所作的界定,已经成为经典性的定义。“兴是譬喻,又是发端”[1](P50),比、兴往往连称,都借助他物言志抒情,寓情感意念于具体物象之中。比、兴取象于物,比是比方于物,兴是托事于物。《周南》首篇中的关雎、《汉广》中的乔木,《緜》中的瓜瓞、《桃夭》中的桃树,《氓》中的桑树等,都是典型的比、兴之物,具体可感,形象性强。《陈风·泽陂》写道:“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郑玄笺曰:“蒲以喻所说男之性,荷以喻所说女之容体也。”[2](P479)蒲草与荷花,同是生长于湿地的边坡,清新而自然。比、兴之物,有的高雅,如松、鸿、鹤;有的平凡,如柏舟、黍苗,都是源自于日常生活。
    《易林》衍《易》而成,观物取象,托象以明义,象征是贯穿林辞的一条线索。借助物象组合暗示吉凶祸福,选取的事物也多源自于生活,具体可感。在这一点上,《易林》的象征和《诗经》的比、兴是相通的。如,水、山、石、牛、马、羊、鸤鸠等。《易林》象征借物寓意,摄取的物象可以细分为多种类型。
    林辞的象征物取自于动物,《豫》之《随》写道:“秋蛇向穴,不失其节。夫人姜氏,自齐复入。”蛇配姜氏,象征阴,爻辞取同类属性的蛇和姜氏相比较,蛇在秋季入穴冬眠,尚有固定时段。文姜与齐襄公淫乱,从齐国返回鲁地,违背礼的规定,她本来不应该回到齐地,意谓姜氏连蛇都不如,屡次犯禁归齐。蛇的象征含义是阴,源于蛇的身体柔软,且往往生活于无光偏暗的地方。《诗经·小雅·斯干》叙述占梦时写道:“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郑玄笺:“熊罴在山,阳之祥也,故为生男。虺蛇穴处,阴之祥也,故为生女。”[2](P652)相传《斯干》作于西周宣王时期。诗中分别把熊罴、虺蛇与男女建立起对应关系,蛇属阴。《随》之《蒙》:“苍龙单独,与石相触,摧折两角。”龙,在这里象征阳,《说卦》称:震为龙,龙与石相触,是阳遇阳而受损之象。对动物划定阴阳,和动物与人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密不可分。鱼、凫生活于水中,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属阴。牛、羊、鹿头上有角,硬度大,生活于陆地,有一定破坏性,属阳刚的象征。
    林辞象征物还取自人类自身。《临》之《履》:“驾龙骑虎,周遍天下。西见王母,不忧危殆。”王母,指西王母,传说中的女性神灵,象征阴柔,爻辞标示的是采取阳刚举措,将遇阴而获吉之象。相传周穆王曾前往西王母所在地巡游,并与西王母相聚,林辞以此为背景,“驾龙骑虎”者的原型是周穆王,用以象征阳刚。《剥》之《晋》:“凫舞鼓翼,嘉乐尧德。虞夏美功,要荒宾服。”尧、舜、禹是传说时期的圣王,要荒指四方之民,民众臣服于君是阴顺从于阳的吉利之象。凫是水鸟,用以象征阴柔,尧是阳刚的象征。君为阳,臣为阴;主为阳,从为阴;夫为阳,妇为阴,等等,这类社会的契约身份也有阴阳的象征义。
    除了动物、人类自身外,《易林》象征物还可以是其他各种各样的物象。如酒,《贲》之《遁》:“析薪炽酒,使媒求妇。和合齐宋,妻子悦喜。”项安世曰:“主阳……坎、震为酒,皆乾之阳也。”[3](P626)酒能使人精神饱满,思维活跃,象征阳,炽酒是阳盛之象,使媒求妇是为阳求阴,末两句承接前面两句,描写阴阳相合而获吉之象。酒象征阳,礼书已有记载。《礼记·郊特牲》:“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4](P383)这里的饮,指饮酒,酒被划入阳类。自然界质地坚硬的物体,如石头、蒺藜、枣树、高大的松柏等象征阳。质地柔软的物体,如水、川、河流、血、泥、浆、帛等象征阴。天体也有阴阳之分,和他们的亮度及温度相关联,太阳象征阳,月亮象征阴。
    总之,具体物象构成的比、兴与象征,既是一个源于生活,形象性强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文学趣味的天地。章学诚说道:“《易》象虽包六艺,与《诗》之比、兴,尤为表里。”[5](P19)章氏的论断是对《周易》象征与《诗经》比、兴关系的阐发,《易林》衍《周易》,“字字步趋《周易》”[6](P8),同样也不例外。
    《诗经》的比、兴和诗歌内容相关联,比、兴事物和所表达的意义由联想和想象的纽带承接,取二者的相似之处,隐蔽而含蓄。《易林》爻辞的象征和表达的意义融为一体,爻辞都是由象征语构成,隐蔽含蓄的特征得到进一步强化。
    《邶风·瓠有苦叶》中写道:“瓠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这是一首船夫曲,瓠和渡水关联,《鹖冠子·学问》写道:“中流失船,一壶千金。”壶指瓠,可系在腰部用于渡水,又称腰舟。《瓠有苦叶》首句以瓠起兴,是依托先人渡水经验延伸出的联想,和诗歌内容描写的船夫生活相协。《王风·黍离》中写道:“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离离,描写黍的盛貌,朱熹《诗集传》在首章之下写道:“赋而兴也。”关于这首诗的缘起,《毛诗序》称:“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宗庙公室,尽为黍离。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诗歌触物伤情,往日宗周宫殿所在之地如今长满茂盛的黍苗,沧海桑田,使诗人陷入悲哀之中。黍苗充当起兴物,勾起作者的感伤,全诗抒发的也是感伤情怀,黍离与诗歌内容系联的纽带是历史的昨是而今非,委婉而含蓄。比和诗歌内容的关联较为具体,取相似点,有时出现于一首诗歌的中间部分,如《卫风·氓》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第四章紧接写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是用桑树来比喻抒情女主人公由青春焕发到芳华已逝的转变[7]。诗歌中比有时也出现在篇首,《齐风·南山》中:“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以雄狐比喻荒淫的齐襄公,整首诗歌是为讽刺齐襄公和文姜兄妹的畸形淫乱而作。总之,比、兴之物和诗歌的意义表达密不可分,为诗作者所熟知,借助想象的翅膀,成为沟通诗歌内在情感脉搏的触动点和连接点。
    《易林》取象,仍以瓠瓜为例,《大过》之《谦》称:“瓜葩瓠实,百女同室。酰苦不熟,未有配合。”瓠瓜籽多,在瓜中以条状并排分布,和百女同室相似。《诗经·卫风·硕人》描写庄姜的美貌,就有“齿如瓠犀”的比喻,取瓠籽洁白而整齐排列之象。《临》之《渐》:“匏瓠之息,一亩千室。万国都邑,北门有福。”瓠瓜生命力旺盛,瓠内多籽,每个瓠瓜像一个独立的家庭。结实累累,喻指家国兴盛。《姤》之《复》曰:“合匏同牢,姬姜并居。”匏,即瓠,合匏与联姻并提。《礼记·昏义》写道:“共牢而食,合卺而醑。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卺,破瓢为卮也。”孔颖达疏:“酳,演也。谓食毕饮酒,演安其气。卺,谓以一瓠分为两瓢,壻与妇各执一片以酳也。”[4](P878)古代早期饮酒使用瓢,《诗经·大雅·公刘》已有“酌之用匏”之语。婚礼中男女双方饮酒所用的瓢,取自同一瓠瓜,用以象征夫妇一体之义。占筮辞为什么多次使用瓠瓜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关注物象背后的象征含义才能处处圆通,解读《易林》爻辞,如果完全按照比、兴的方式,是不得要领的。瓠瓜未熟之时质嫩,象征阴,“酰苦不熟,未有配合”暗指的是阴阳相失之象。“合匏同牢,姬姜并居”是阴阳和谐之象。“匏瓠之息,一亩千室”则象征使用阴柔而获吉之象与象征阴的瓠瓜相比。隼是凶猛飞禽,象征阳,《鼎》之《观》称:“秋隼冬翔,数被寒霜。甲兵充庭,万物不生。鸡釜夜鸣,民扰大惊。”隼,阳刚的象征物,《逸周书·时训解》称:“鹰不学习,不备戎盗。”这是鹰隼类猛禽与兵甲、习武划为同类,属于阳刚系列。《鼎》卦互乾,《说卦》称:“乾为寒,为冰。”秋隼冬翔而屡被寒霜,阳刚过盛之象。釜,炊具,或用陶、或用金属制成,系坚硬之物,《楚辞·卜居》有“瓦釜雷鸣”之语。这则林辞出现的隼、寒霜、甲兵、鸡、釜,均用以象征阳刚,它们的组合构成阳刚过盛之象,因此,产生的效应是“民扰大惊”,出现的均是负面事象。秋隼冬天飞翔,甲兵充满宫廷,鸡夜晚啼鸣是阳刚物象的系列反常举动,紧跟其后罗列的是受损之象,象征阳盛憯乱而致患之义。由此看来,《易林》摄取物象不仅着眼于它的现实意义,而且重视它的象征意义,林辞的内容围绕物的象征义展开,植入吉凶祸福的信息。象征含义比较固定,表达象征含义的物象多种多样,丰富而多彩,王弼在《明象》篇中写道:“义苟在健,何必马乎?类苟在顺,何必牛乎?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8](P415)王弼的论断指出的是汉代象数易学的弊病,同时也揭示出了易学的象征艺术精髓,还原物象背后的象征含义,是正确解读《易林》爻辞的一把钥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