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苏俄文艺符号学在中国的接受与变形(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海学刊》2013年4期 严志军 张杰 参加讨论

    注释:
    ①②《巴赫金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2页。
    ③《巴赫金全集》第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64~365页。
    ④胡壮麟:《巴赫金与社会符号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⑤转引自张百春《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俄罗斯东正教神学》,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5页。
    ⑥谢·尼·特鲁别茨科伊:《论人类意识的本质》,载《谢·尼·特鲁别茨科伊选集》,(莫斯科)思想出版社1994年版,第44页。
    ⑦瓦季姆·利涅茨基:《反巴赫金——一本关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好书》,(圣彼得堡)俄罗斯联邦出版委员会科特里亚科夫印刷所1994年版,第58页。
    ⑧《巴赫金全集》第5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⑨利哈乔夫:《文学中的规律性与反规律性》,《俄罗斯文学》1990年第1期。
    ⑩谢尔盖·丘普里宁:《俄罗斯文学的今天:术语的生命》,时代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