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作为文学现象的当代长篇小说(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 杨扬 参加讨论

    我以为这其中隐含着影响当下长篇小说创作突变的一些基本因素。长篇小说越来越多,篇幅越写越长,这似乎是当下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越来越多的作家愿意到长篇领域发展自己,原因或许是长篇小说市场开阔。如果从作家激励机制来考虑,长篇小说写作是最容易获得高额回报的。当越来越多的写作者选择职业写作,那么,写长篇无疑是一条绝佳的谋生之道。上世纪末,一些作家主动辞职,离开单位,可能还有人事原因、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如今一些年轻的写作者,更多的是从职业角度来考虑问题。当写作成为一种职业,很多人谋求在写作领域发展自己时,长篇小说写作总是成为首选,因为这是写作职业最能够获取收益的途径。不要将文学的职业写作简单理解成谋取稿酬、机械复制,而是需要从一个时代的文学写作环境角度来理解。如果单从个人写作能力讲,古人的文学才情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弱,但在一个诗文占据正统地位的传统社会里,很少有人愿意将小说当作文学主业,就像钱锺书先生所说的,各种文体在当时平行并存,但“文”的等次最高。[6](P4)小说在传统社会中,一直处于低端,呈现出业余写作的非正统状态,以至于中国传统小说中,存在大量匿名写作现象。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新闻出版业兴起,小说成为支撑新闻出版产业的主要文学样式,所以,近代以来,小说杂志一枝独秀,小说家也是职业文人中,人数最多、收益最好的族群。通常人们所讲的文学市场化,主要体现在小说文体的市场选择上,尤其是长篇小说。报刊连载小说,从清末延续至今,从未停息过。书商经营的诸多文学体裁中,长篇小说一直是主打产品。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二三十年代是如此,90年代至今,还是如此。
    或许有人会说,一些西方学者,包括本雅明,对资本主义机械复制的文学文化行为,持批判态度,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对职业的文学写作,持批判态度?我以为,在文学内部,对职业写作与文学独创之间的争执,从近代开始,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之初,甚至是之前,就冲突不断。像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支持李伯元创办《绣像小说》,就是源于张元济等看不惯沪上流行的侦探、言情小说的泛滥,而希望以趣味纯正的文学创作来引导文学。五四时期,新文学家对于鸳鸯蝴蝶派的批判,也是希望将文学创作与“稻粱谋”的职业写作区分开来。这种将文学创作与职业写作严格区分的愿望,当然是一种正当的文学价值体现,但从文学史角度看,我们不得不说,职业写作维持着一个时代的文学写作的常态和门槛。如果都是业余写作,文学产业就很难维持稳定。而在文学产业内部,如果这一产业要持续发展下去,就一定要有长线作品,源源不断地吸引作家写下去,也源源不断地招徕读者读下去。所以,长篇小说是一种与时代生产水平和社会需要相匹配的文学形式,不管是谁,只要深入这一行业内部,就会体会到长篇写作的市场价值和行业意义。职业化的文学写作,有不同于人们理解的文学独创的地方,它比较多地与市场打交道,接受和认同现有的文学规范,而不是文学原创意义上的与人的思想、情感相关,像纯文学那样寻求突破和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职业写作不关心人,不顾及文学创作的一般要求。像民国时期流行一时的张恨水的小说,曾遭新文学家的严厉批评和否定,但多少年后,郑振铎、老舍等人,从一个写作者的立场,对张恨水的文学创作,持有同情和理解。[7](P110)毕竟,一个职业写作者坚持数十年写作,而且作品有读者欢迎,这样的写作的确很不容易。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的职业写作也风生水起,渐成气候,一些专业作家将自己定位为手艺人,坚持日常写作,就像手艺人那样,每天做一点,积少成多,铺成长篇。这样的文学意识,影响到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不仅外观形态,趋于大型化;而且内部结构,也向说书人的艺术要求靠近,紧贴读者的阅读期待,不断放低小说家的身段,从为老百姓的写作,趋向作为老百姓的写作。[8](P15-20)这种长篇小说创作意识的变化,最终效果如何,有待时间来检验。
    在长篇小说异军突起的过程中,除了市场影响、创作理念的转变之外,网络技术是一股强劲的助推剂。没有网络的影响,恐怕就不会有那种海量级的文学创作的持续冲动。技术发展对于文学写作的影响,一直以来,深受文学写作者的内心抵触。在他们看来,文学创作属于天才独创,技术不技术,没有关系,或者没有太大关系。但事情有时是当局者迷。作家们凭经验行事,以为文学创作仅仅与作者的情感活动有关。其实这只是文学活动环节的一部分。文学史上较为公认的事实是,机器印刷时代的文学,与此前的雕版印刷时代的文学,以及此后的网络时代的文学,有着各领风骚的划时代的差异。雕版技术时代,《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世界,也就十万八千里;机器印刷时代,有了凡尔纳《八十天环游地球》的环球眼光以及《海底两万里》的海底多维想象;网络时代,太空宇宙、星球大战等等星际想象,弥漫于文学世界,激发起无数年轻的读者想象月球、火星和更加遥远的宇宙天际。技术力量改变了人类的文学想象和创作文学的基本因素。在前现代社会,写作者较多地沉浸于自我和外部世界,物我二元,构成了文学的两极。现代社会,写作者第一次品尝到技术力量的甜头,无所不能的现代科技,让很多写作者第一次有了全景式表现人类生活整体的写作冲动。巴尔扎克雄心勃勃,要做时代的书记员,以文学的方式,记录下整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左拉也是如此,龚古尔兄弟在日记中,记录下了左拉的谈话,左拉希望出版商资助6年,以帮助他完成《家族史》和一部十卷本的小说。[9](P1-2)此时的作家,都信心十足,全知全能的写作方式与蒸汽机的隆隆轰鸣,构成了资本主义最为壮阔的文学景观和时代标志。后现代社会,网络技术崛起,星星点点的终端,散布于世界无数个隐匿角落。写作不再是少数天才的伟大事业,而是浮游于无名世界草民百姓的集体娱乐。谁能想到,《哈利·波特》竟会是一名邻家宅女的日常作业。很多年前,当这位名叫J.K.罗琳的英国单亲母亲,每天坐在爱丁堡一家咖啡馆里,打开电脑,随意写作时,没有人想到她的作品竟会撼动全世界年轻读者的心。中国的互联网时代,也诞生了一批写作明星,唐家三少、南派三叔,这些草根写手的写作道路,与纯文学家的文学理念,真是天南地北,不可同日而语。网络写手们在网络世界自娱自乐,海阔天空;而依托现代印刷技术的纯文学家们,则拥挤在出版社、文学编辑部的狭窄空间,费尽心思,寻找出版、发表的机会。一方面是新技术加资本助力,人气爆棚;另一方面是人情社会和出版门槛的阻拦,道路坎坷。两个不同的写作世界,冰火两重天。网络世界,写作自由,什么人都可以写,只要你愿意,写多少都无所谓,不存在因为发表的门槛而影响到你的写作激情。但纸质世界,出版、发表都有门槛,写作的命运不在写作者自己手里。一部优秀处女作的出版、发表,几乎都会遇到因出版社和杂志编辑的原因,多方辗转、命运多舛的坎坷经历。所以,网络技术,对写作者而言,是一种彻底解放。困扰写作者的出版、发表的阻碍,一夜之间,彻底消除。写作者可以尽情地写,不怕你出不了,只怕你写不出。网络世界以海量的胸怀,容纳所有的写作,并以云计算的速度,推陈出新,传播四方。
    相比之下,纸质媒体中生存的作家,此刻变成了真正的小众,虽然还没有人用“死文学”“活文学”来刺激他们的神经,但在网络时代,纸质媒体风光不再,尤其是那些昔日不可一世的传媒大亨,不得不将注意力转向新媒体平台。一些长久在纸质媒体中生存的作家,不得不走出一笔一画文字书写的堡垒,到网络世界放手一搏。张炜在《纸与笔的温情》中,感慨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脑写作的快捷,但强调他自己的写作是“用笔来写”[10](P6)。不知道他那400多万字的《你在高原》,是不是一笔一画全都在纸上写出来的,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他创作这一超长巨著时,网络写作已经进入到他的视野,并且对原有的写作构成压抑,让他明确感到,要从写作工具的变化历史,去寻找文学退化的根源。他很可能有意要用自己的长篇巨著来与网络文学一争高下。这样的挑战性写作,古往今来,在文学史变革的关键时刻,都有呈现。张炜说,他在写作上是保守的。的确,与网络世界那些随心所欲、自由奔放的创作相比,张炜的写作方式有点古色古香。他用笔书写,读旧书,尤其是他对文学死亡的话题特别敏感,他是当下中国作家中谈论这一话题最多的。不知道他为什么总会想到文学死亡问题。因为有文学死亡的阴影笼罩,一个作家的创作潜力不知不觉间会挣扎着全力释放,就像一个在激流中搏击的人一样,这或许也是《你在高原》超长篇幅的原因之一吧。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网络文学的刺激,也许就不会有张炜那种拼将出去的搏命式写作了。有意思的是,同为山东出来的作家,而且在写作上同样喜欢一笔一画用笔写作的莫言,对于网络文学,似乎没有张炜那样高的戒心。在《人一上网就变得厚颜无耻》中,莫言说自己在上世纪90年代“终于上网了。上网之后发现,所谓网上文学跟网下文学其实也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如果硬要找出一些区别,那就是:网上的文学比网下的文学,更加随意,更加大胆,换言之,就是更加可以胡说八道”[11](P163)。莫言甚至答应人家,在网上开设专栏。不知道多少年后的今天,莫言是否还在网上开设专栏,但他与张炜的感受,有所区别,这区别在于张炜以文学死亡的话题,回应网络时代的文学感受,以此激励自己的写作。莫言是客串网络文学,将自己《会唱歌的墙》的《序言》,贴到网上,以此证明自己也可以在网上写作。显然,这两位纸质媒体培养出来的作家,与网络文学之间,隔着千山万水。网络有网络的规则和思维,那些在网络上每天都写作的网络写手,有着自己熟悉的语言和气息。张炜、莫言这一代作家,充其量只是网络时代的作家,他们的写作,因为有了网络文学的存在,而变得与以前的作家写作有所不同。这种不同,表现为缠绕他们写作的主要问题,与以往作家有些不一样。在网络时代之前,没有一位写作者会论及网络写作问题,但在莫言、张炜这样的作家笔下,网络常常会变成一个引发他创作思考的问题。而对于那些70、80年代出生以及更加年轻的写作者,网络写作不再是一个值得反复讨论的问题。所以,网络文学成为文学写作的一个问题,主要是像莫言、张炜这样一批在纸质媒体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作家所面临的,他们有一个对比和需要转型的问题。不管是像张炜那样对网络文学心存芥蒂,还是像莫言那样悉听尊便,总之,他们都将以自己的创作来回应网络时代的文学问题。
    张炜的回应是超长篇幅的文字结构,而莫言的回应是一部接一部拼命地写。其实,还有其他一些作家,像贾平凹、阎连科、严歌苓等,都在不同程度地以自己的创作回应着网络时代的文学问题。在我看来,这些作家在长篇写作上的潜能释放,并不完全是一种自觉的过程,而是被这个网络时代催逼出来的。之前和之后,中国文学或许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创作现象了。先于莫言、张炜他们的王蒙、张贤亮和张洁等作家,似乎拿得起、放得下,甚至像张贤亮干脆淡出文坛,走进商圈,将文学轻轻放在身后。此后的作家,像苏童、余华一辈,渐趋老来笔更宽,不再把目光紧盯在长篇小说这一种文体上,而是散文随笔,东一篇西一篇,悠然自得,游刃有余。至于那些更加年轻的作者,简直很少见到他们因为写作的问题而产生无穷的紧张和神经焦虑。只有像莫言、张炜、贾平凹那一批作家,似乎急于用自己的长篇写作来证明什么。如果他们不是选择用今天人们所见到的方式来写作,而是像文学史前辈那样,十年磨一剑,或者用毕生精力打造一部精品力作,这样的写作不知道这些作家们是否还能接受?莫言的高产纪录,终于以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而暂告一个段落。但其他的那些作家,像贾平凹、阎连科、严歌苓等,还在拼命写。这样的长篇写作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还有没有意义?一些网络作家每天都要写上几千字,这是因为他们的写作,与很多网络相关的产业联系在一起,但那些在纸质媒体中生活的作家,那样拼命地写,又是为了什么呢?文学批评在度过了对长篇小说盲目崇拜的周期之后,也在思考当下长篇小说创作为什么如此之多、如此之长的问题。但批评的思考似乎还只是以过去的文学史经验来观照今天。那些一味批评今天的长篇小说形同垃圾的否定派,感觉到当下长篇小说与文学史上那些经典作品的文学品味完全不同。这一意见是对的,但这样的结论并不让人感到惊异。谁会将当下那些长篇小说简单等同于托尔斯泰、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乔伊斯以及曹雪芹的伟大作品呢?至于那些发自内心认为当下的长篇小说创作已经超越了20世纪初的文学成就,那样的评价也只是极少数人的个人偏好罢了。在一个拥有梁启超、章太炎、严复、王国维、鲁迅、陈独秀、胡适等强大阵容的20世纪初的文学世界面前,今天的后浪是不是一定推动,乃至超越前浪,恐怕还轮不到匆忙断语。我以为评价问题可以留给未来,但发现问题应该是今天抓紧要做的事情。今天长篇小说一枝独秀的状况,与20世纪初沪上小说大观的文学盛况,有一比拼,那可以算作百年后中国文学的一个历史的回响。但20世纪初小说文体超越诗文,文字篇幅越写越长、作品越来越多,与此相伴的,是职业文人、稿酬制度、新闻出版、社团流派等属于20世纪中国新奇文学景观的呈现。那么,今天长篇小说的奇观,是不是也孕育着21世纪的文学曙光呢?我想这是人们在论述长篇小说问题时,需要认真思考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