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作为文学现象的当代长篇小说(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 杨扬 参加讨论

    曾几何时,人们是那么崇拜长篇小说,将长篇小说视作民族、国家的文学象征。但面对今天长篇小说遍地开花的局面,没有人兴奋。反倒是像顾彬、葛浩文等海外汉学家,公开批评一些当代中国的著名作家,说他们写得太多太滥,产量太高,随意浪费自己的笔墨。他们认为,中国作家与其匆匆忙忙写得那么多那么滥,还不如将精力集中起来,写好一部作品。[2]但这些海外汉学家的言论,在一些中国作家眼里,简直是不值一谈。在他们看来,顾彬、葛浩文等根本不懂文学创作是怎么回事儿。一个作家如果不是那么没完没了持续不断地多写快写,根本就出不了好的状态,当然也不可能写出好作品。就像长跑运动员,你让他少跑一点,养精蓄锐,厚积薄发,这种美好的想象,只是外行人一厢情愿的空想而已。对写作者而言,长篇写作是一种坚持。硬着头皮,坚持下去,好状态有时就冒出来了。甚至莫言也说,文学质量的高低,与写作速度、写作篇幅无关。他的《丰乳肥臀》,50多万字,写了90天。一个暑假,他可以写16个短篇。一个寒假,可以写5个中篇。[3](P86)小说家的现身说法与批评家、学者根据文学史经验所做出的批评,两者之间针锋相对,很难获得平衡。
    文学作品究竟是写得长好,还是写得短好;相关的问题是文学作品写得多好,还是集中精力写好一部?这些问题原本就不可能有圆满的答案,而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结合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现状,以我自己的阅读体会,感觉到目前的纸质媒体中,数百万字以上的长篇小说,真正能让人有阅读快感的,几乎没有。我们惊愕那些超级作品的篇幅如此庞大,但又时时处处感觉到这些文本未经打磨的粗糙和叙事的啰嗦、紊乱。如果考察一下这些作家的创作,可以发现这些超长作品的创作,并不构成这些作家写作的最佳状态;换句话说,他们的名篇佳作似乎都在这些超长文本之外。以刘震云和张炜为例,人们记住这两位作家的代表作,并不是他们的百万字的超长小说,而是篇幅远远小得多的《一地鸡毛》和《九月寓言》。超长文本的写作,有点像是这些作家创作的酝酿期,在冗长而繁复的文学累积过程中,孕育着新的文学生命。但可惜,新生命还没有完全成熟,便提前出世了。所以,从严格的文学意义上讲,这些作品离毛坯不远。未经细细打磨的痕迹和随意任性的叙事,随处可见。在这些作品中,一些主要人物的经历,常常可以衍生出几万字,甚至是十几万字的篇幅。如果照这样的写法,一个接一个人物的出场,每个人物都用上10多万字的篇幅,数个人物加在一起,就是近百万字。再加上人物之间的关系交代和故事情节的穿插,几百万字的巨型篇幅,的确不成问题。但这样的写法与长篇小说完美精致的结构形式之间,是一回事吗?我觉得不是。如果长篇小说仅仅是无限放大的人物故事和没完没了的情节铺成,那么,《安娜·卡列尼娜》一出场,托尔斯泰就应该用数万字的篇幅来交代和介绍安娜的经历,而不是像我们现在读到的那样。事实上,长篇小说的人物、故事,是作家精心安排、反复提炼的结果,不是随意放大篇幅,毫无节制地堆砌。这就犹如泥料堆起的粗坯,与最后完成的精美雕塑不是一回事一样。从体量上看,粗坯当然外形体积庞大,但雕塑的最后定型,就是要削去很多枝枝蔓蔓、不相关的多余之物,将人物的情绪和神态,调节到最富表现力的支点上。这种去芜取精的创作过程,是艺术家呕心沥血的结果,也是艺术家创造力的最集中体现。眼下纸质媒体中的巨型小说,对作品每一个主要人物的叙述,几乎就是一部小长篇的篇幅,这样的写作尝试,可以是一种探索,但从长篇小说精美的艺术结构来考虑,这之间肯定不是简单的直通车关系。对长篇小说来说,不是材料堆积得越多越好,细节交代得越详尽越好,篇幅拖得越长越好,而在于作家在叙述人物、故事情节时,要根据需要,有所提炼,有所删减。俗话说,满则损。写得满满当当,不一定就是丰富的体现。简约含蓄,有时包藏着巨大的审美能量。很多读者都熟悉古希腊《伊利亚特》中对王后海伦美貌的描写。作者没有用太多的笔墨直接赞美海伦的美,而是间接地通过将军们的眼光和议论来写,这样的描写,尽管文字简洁,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像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对于焦仲卿妻子的描写;《陌上桑》中,对于罗敷的描写;《长恨歌》中,对于杨贵妃的描写,极其简约,但让人过目不忘。如果作品用大段大段的文字,直接抒发作者对这些美人的赞美,文字篇幅肯定大大增加,但审美效果未必理想。所以,叙事的强弱轻重繁简的选择,一方面是审美变化节奏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写作者艺术功力的体现。沈从文在《从文自传》中,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认为“宇宙万汇的运动中,在静止中,在我印象里,我都能抓定它的最美丽与最调和的风度”[4](P323)。这“最美丽与最调和的风度”,就是一种有节制的书写。一个写作者如果不能很好地对笔底下的人物、故事,有所掌控,有所节制,那对长篇小说的创作而言,简直就是一场巨大的文字灾难。所以,汪曾祺要求小说文字一定要“干净”,不能拖泥带水。[5](P61)
    回顾以往的文学经典,长篇巨作凤毛麟角,一方面是因为长篇小说结构复杂,写作难度大,对写作者有很高的文学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写作者不可能像今天这样铺陈文字、洋洋洒洒,出版媒体也做不到像今天网络传播那样轻而易举,随意炒作。但无论如何,以往长篇小说创作所追求的文学精神的历练和精美结构的把握,古今相通,至今还有意义。作家应该在长篇小说的结构提炼上,精雕细琢,反复掂量;在文字的叙述上,节俭节制,去芜取精。今天那些巨型小说,之所以让人难以承受,主要问题还不在于巨型篇幅的体量上,而在于繁复冗长的文字、结构缺乏美感,难以让读者兴奋起来。的确,写人物故事,没有必要将大大小小的事情统统交代出来,而是要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来加以表现。司马迁《史记》中对刘邦、项羽争权夺位的叙述,集中体现在“鸿门宴”一节。读完此节,读者心中有数,天下非刘邦莫属。同样,对于项羽性格的表现,《史记》也没有面面俱到,一一道来,而是选择了垓下之围,在这一高度凝练的环境气氛中,凸显楚霸王项羽的悲剧性格。相对于文学史上那些经典的处理手法,如今的超长文本,似乎都淡忘了打磨和锻造材料的重要性。读者耐着性子读完这些巨著,仿佛经历了一次疲惫的远行。几乎没有一个读者有能力再度复述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一个读者会为这些作品的阅读而兴奋不已。长篇小说不是要用篇幅来征服读者,让读者在漫无边际的字里行间,绕来绕去,云里雾里,不知所终。好的长篇,可以千言万语、千头万绪,但最终总能够提炼为一两句话加以概括。
    当下的超长篇小说给我的印象,文学的意味太少,阅读的美感太弱,距离理想的文学,还有不小的距离。但问题是作者为什么明知巨型篇幅难以驾驭,还要冒险尝试呢?要知道这些巨型作品的写作者,有的还曾是长篇小说的能手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