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行体乐府四题(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海学刊》(南京)2014年 王福利 参加讨论

    行体乐府的声辞关系
    “歌”、“行”体乐府既然是主于人之声的,则“有声必有辞”。就其产生来看,应是声辞并举的,有基于此,如若“中调”(比如相和歌平、清、侧及楚调等),则“皆可以被之丝竹”(并非“主于丝竹”)。与之不同的是,“凡引、操、吟、弄”是“主于丝竹”者,而“主于丝竹者,取音而已,不必有辞”,但“其有辞者皆可以形之歌咏”。就此等区分和交融,清人汪师韩《诗学纂闻》中有段文字,有助于对情况的说明,其云:“凡编诗者,切不宜以乐府编入七言古。岂知所谓乐府者,古诗亦是,律诗亦是;既不知其音,何从议其体乎?且七言古固从乐府出者也,汉代所传《大风歌》,谓之《三侯之章》;《垓下歌》谓之《力拔山操》,其他曰歌、曰行、曰操、曰辞,未有不可被之弦管者,至唐始有徒诗者耳。”(28)可见,歌、行体乐章之所以流传下来的相对丰富,便有赖于此类曲子的两个最大优点:一是主于人声,“有声必有辞”,利于以文本的形式记录传承下来;二是那些所谓的“中调”者,则“皆可以被之丝竹”(“未有不可被之弦管者”),“通可歌咏”,便于口耳相传,流布广远。如《魏书》说曹操“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引)。这便是其创作既主于人之声,又且“中调”,“可以被之丝竹”的缘故。古人对“诗”与“乐府”、与“曲”的区别,即在于看其是否能“协于丝管”、“播于金石”,也即看其是否能中调、入乐。冯班曾说:“古人之诗,皆乐也。文人或不闲音律,所作篇什,不协于丝管,故但谓之诗。诗与乐府从此分区。又乐府须伶人知音增损,然后合调。陈王、士衡多有佳篇,刘彦和以为‘无诏伶人,故事谢丝管。’则于时乐府,已有不可歌者矣。后代拟乐府,以代古词,亦同此例也。”(29)从《三国志》对曹操诸作的记述来看,笔者以为魏晋时不少的乐府作品,不是“不可歌”,而可能仅是或长、或短的“散歌”而已。值时局动荡,战乱频仍,主人公于戎马倥偬间横槊赋诗,应是多不曾“被之管弦”,或即时“入乐”者。只是因为作者对各类乐府体裁熟悉明了,故其创作会自然因循各体之结构、音韵,因循丝竹管弦之要求规律。如若着意地去“被之管弦”,即便是“皆成乐章”,其创作过程却也是被评论家视为“终非古法”的。王灼《碧鸡漫志》即曾云:“然中世亦有因管弦金石造歌以被之,若汉文帝使慎夫人鼓瑟,自倚瑟而歌,汉魏作三调歌辞,终非古法。”(30)这一做法,从文学发展尤其是“诗歌”创作的角度上讲,是该时期显著的特征之一,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诗章”、“乐章”毕竟不同,该时期这些所谓歌诗的创作实践自觉不自觉地在促进着诗乐的分离。所以,在这一背景下创作完成的“诗歌”,在真正入乐时抑或并非那么顺畅。《宋书·乐志》曾载,晋武泰始五年,尚书奏使太仆傅玄、中书监荀勖、黄门侍郎张华各造正旦行礼及王公上寿酒食举乐哥诗,“荀勖则曰:‘魏氏哥诗,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与古诗不类。’以问司律中郎将陈颀,颀曰:‘被之金石,未必皆当。’”(31)冯班亦曾云:“汉世歌谣,当骚人之后,文多遒古。魏祖慷慨悲凉,自是此公文体如斯,非乐府应尔。文、明二祖,仰而不迨,大略古直。乐工采歌谣以配声,文多不可通,《铙歌》声词混填,不可复解是也。”(32)可见,魏氏的不少乐府,是在古乐府的基础上拟作而成的,果真将其“被之金石”,则“未必皆当”或“文多不通”。其时的乐府歌诗,有“因声度词”和“度词配乐”两种创作形式。元稹在《乐府古题序》中认为“操、引、谣、讴、歌、曲、词、调”八名,“在音声者,因声以度词,审调以节唱。句度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差,莫不由之准度。而又别其在琴瑟者为操、引,采民甿者为讴、谣,备曲度者,总得谓之歌、曲、词、调,斯皆由乐以定词,非选调(33)以配乐也”。而“诗、行、咏、吟、题、怨、叹、章、篇”九名,“皆属事而作,虽题号不同,而悉谓之为诗可也。后之审乐者,往往采取其词,度为歌曲,盖选词以配乐,非由乐以定词也”。(34)王灼《碧鸡漫志》中的有关论述更为清晰明了。他认为“乐府谓诗之可歌也”,也就是说,部分“诗”,之所以有“乐府”之称,乃在于该部分诗作是“可歌”的,非“可歌”者,自然就不能称其为“乐府”,因而,他进一步解释说“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也即这些“诗”之所以成其为“乐府”的缘由所在。当时的一些学者仅仅将“古乐府特指为诗之流,而以词就音”,且认为这才是其“始名乐府”的原因,在他看来,这些观点与古时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因“乐府”之作本身即“诗之可歌”者,若再用“以词就乐”之类的话语来诠释之,自然是“非古”了!(35)随着乐府创作在汉魏之交形势的急剧变化,这种“选词以配乐”与“由乐以定词”的现象,当是并驾齐驱、同步存在的,故王灼指出:“当时或由乐定词,或选词配乐,初无常法。习俗之变,安能齐一。”(36)上文引《宋书·乐志》的那段“晋武泰始五年,尚书奏使太仆傅玄、中书监荀勖、黄门侍郎张华各造正旦行礼及王公上寿酒食举乐哥诗”的记载,也有助于问题的说明。其云:“张华表曰:‘按魏上寿食举诗及汉氏所施用,其文句长短不齐,未皆合古。盖以依咏弦节,本有因循,而识乐知音,足以制声,度曲法用,率非凡近所能改。二代三京,袭而不变,虽诗章词异,兴废随时,至其韵逗曲折,皆系于旧,有由然也。是以一皆因就,不敢有所改易。’荀勖则曰:‘魏氏哥诗,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与古诗不类。’以问司律中郎将陈颀,颀曰:‘被之金石,未必皆当。’故勖造晋哥,皆为四言。唯王公上寿酒一篇为三言五言,此则华、勖所明异旨也。”可见,张华因循古旧,依咏弦节,总体做法是“由乐以定词”;荀勖则造作四言之诗,“选词以配乐”。(37)其实质取向,乃表现在辞章的创作,是以“乐”为准则,还是以“词”为准则的问题上。
    虽说是“古诗皆乐也”,但“文士为之辞曰诗,乐工协之于锺吕为乐……言志之文,乃有不可施于乐者,故诗与乐画境”(38)。郑樵将那些受乐府影响而作,或未曾入乐之诗归入“遗声”,列之于“逸诗之流”,只能“采其诗,以入系声乐府”(39)。“盖以逸诗喻新题乐府之未尝被管弦者,欲俟后人之取而谱之,故曰遗声。”(40)结合上文,不难看出,郑樵所谓之“逸诗”、“遗声”,就诗章创作者而言,盖为“因管弦金石”而造之歌;就“后之审乐者”而言,或为“选词以配乐,非由乐以定词”者,所言差异皆由主客体所面对的对象不同所致。经统计,其在《通志二十略》所录之“遗声”中,确有47曲“行”体乐府,而在乾隆年间所编的《续通志》“遗声”中,更录有许多唐以后之“新题乐府”,其中未曾入乐者当更多。恰如前引清人汪师韩所云“至唐始有徒诗者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