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行体乐府四题(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海学刊》(南京)2014年 王福利 参加讨论

    行体乐府的概念内涵
    “行”和其他乐府体裁一样,在“协声律,播金石”的情况下,“而总谓之曲”。因而,《文选》卷二七《饮马长城窟行》李善注引《汉书音义》曰:“行,曲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司马贞《索隐》:“案乐府《长歌行》、《短歌行》,行者,曲也。此言‘鼓一再行’,谓一两曲。”张守节《正义》曰:“行者,鼓琴瑟曲也。”(14)前两者的注释大同小异,后者则提到了所使用的乐器。总体而言,此等关于“行”的注解,有助于我们疏通文意,但就“行”的音乐特征、文学涵义而言,并没有提供更多可资深入了解的信息,只是将其在特殊语境下具有普泛意义的内涵诠释了一下而已。因而,用同样的方式去释读“引”、“歌”、“谣”、“吟”、“咏”、“怨”、“叹”,亦皆可通。而且,文本文献中确实多见“引曲”、“歌曲”、“吟叹曲”、“怨曲”之类的名目。
    所谓“诗之流”八名的这一归类,说明包括“行”在内的几种乐府体式,其首先即为“歌”、为“曲”。称之为“曲”已如上言。言其为“歌”,这从郭茂倩将其归入“杂曲歌辞”及其相关说明便可知晓。之外,古人亦有较为清晰之辨别阐述,如元人郝经即曾云:“及诗之亡,战国、秦汉之际,往往为歌。乐府以来,篇章遂盛,与诗别而自为制矣。行亦歌,诗之流。三代先秦未之见也。乐府以来,往往以‘行’称,又与‘歌’并称‘歌行’也。歌以咏其志,‘行’以行其志尔,其特称‘行’,如《饮马长城窟行》、《苦寒行》、《善哉行》等是也。与歌并称者,如《伤歌行》、《燕歌行》、《长歌行》、《短歌行》、《怨歌行》等是也。”(15)这段文字,不仅说明了“行亦歌”,同时也说明了,包括“行”、“歌行”在内的诸种乐府体裁的产生时间,“三代先秦之未见”,其出现当在“乐府以来”,更确切一点讲,如前引郝氏之意,最早也应自汉武帝“立乐府”、“定郊祀,祠太一,作十九章之歌”始。郑樵亦云:“乐府在汉初虽有其官,然采诗入乐,自汉武始。武帝定郊祀,乃立乐府,采诗夜诵,则有赵、代、秦、楚之讴,莫不以声为主。”(16)胡应麟更明确道:“曰风、曰雅、曰颂,三代之音也;曰歌、曰行、曰吟、曰操、曰辞、曰曲、曰谣、曰谚,两汉之音;曰律、曰排律、曰绝句,唐人之音也。”(17)汉魏之世出现的此等众多歌咏形式,与其时的社会动荡、思想演进以及长期以来的众多文艺内容、文艺形式的大融合大交流有关,“若夫均奏之高下,音节之缓急,文辞之多少,则系乎作者才思之浅深,与其风俗之薄厚”(18)。
    那么,“歌”和“行”到底有没有区别呢?如有区别,其区别何在?为什么称其为“行”,而不是其他称名呢?如何正确理解郝经所谓“行亦歌”呢?这些问题,古人亦有迷惑不解者,如冯班曾说:“曰‘行’者,字不可解”,“谓之曰‘行’,本不知何解。宋人云:体如行书。真可掩口也。”(19)他这里所说的宋人,显然是指南宋人姜夔。就姜夔关于“体如行书曰行”的诠释,我们没有必要也采取“真可掩口”的态度,而应该去冷静思考、审视一下他如此释读的原因和指向所在,既然那个时代,人们在给一个事物下定义或者进行“概念”诠释时,并没有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精确意识,那么,他们便可能会因自己的感悟去解释说明一些事项,他们的释读也便有其相应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以此来看姜夔所谓“体如行书曰行”的阐述,则不难发现,他是侧重从“行”体乐府创作时不受过多的韵律、句式要求,风格自然舒展等方面而言的,他之所以会采取这种并不严谨的比喻形式的表述方式,应该是他拿“行”与“诗”、“引”、“歌”等其他类体式的乐府进行比较而得出的恰切而形象的认识。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守法度曰诗,载始末曰引,体如行书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20)或正是基于这一比喻的形象性和可感性,使得明人宋公传,(21)清人吴乔、冒春荣等皆沿袭他的这一说法。(22)
    总体上看,以上诸多比喻性的解释,有助于增强人们对“行”体乐府在乐章语言、遣词造句、结构体制以及行文风格等方面的感性认识,但还不能说对“行”体之内涵作出了深层次的解读和揭示。宋祝穆引师民的解释,则可视为是“行”体乐府文本创作者的一种有意识的功能性追求,而同时又表现出来的相应的风格特点。其云:“律诗拘于声律,古诗拘于语句,以是词不能达。夫谓之‘行’者,达其词而已。如古文而有韵,自陈子昂一变江左之体,而歌行暴于世,行者,词之遣,无所留碍,如云行水,行,曲折容洩,不为声律语句所拘,但于古诗句法中得增词语耳。”(23)可见,他们是从歌辞造句要“达其词”的要求方面来进行阐释的,如将这段文字与姜夔的释读结合起来看,也就自然不会感到“体如行书曰行”的释读那么突兀、那么可笑了。无独有偶,明人谢榛《四溟诗话》卷二引《文式》之语、清薛雪《一瓢诗话》所云亦与之相类。前者曰:“放情曰歌,体如行书曰行,兼之曰歌行;快直详尽曰行,悲如蛩螿曰吟,读之使人思怨;委曲尽情曰曲,宜委曲谐音;通乎俚俗曰谣,宜蓄近俗;载始末曰引,宜引而不发。”(24)后者云:“如后世有法律曰诗,放情曰歌,流走曰行,兼曰歌行,述事本末曰引,悲鸣如蛩曰吟,通俗曰谣,委曲曰曲。”(25)宋人施德操曾试图从“歌”、“行”、“引”所以得名的原始状态进行剖析,所言或有一定的道理,但似乎有些过于拘谨了,其云:“余所谓歌、行、引,本一曲尔,一曲中,有此三节。凡欲始发声谓之引,引者谓之导引也。既引矣,其声稍放焉,故谓之行,行者其声行也。既行矣,于是声音遂纵,所谓歌也。……今诗家既分之,各自成曲,故谓之乐府,无复异制矣。”(26)
    综上看,对于“行”体乐府,诸家或不解,或曲解,或强解,均未能给出清晰而确切的释读。上引《郝氏续后汉书》:“‘歌’以咏其志,‘行’以行其志尔”的解释,试图对“歌”、“行”所表达的歌辞内容和歌辞表演形式两方面做出诠释,即“歌咏其声也”,“歌者,发扬其声而咏其辞也”。以其声咏言其志也;而“行”,则“以行其志尔”,此处之“行”,有两种理解:一是“身体力行”、“行动”、“行为”的意思,可视为对曲辞内容的一种理解,对作者、表演者情感表达取向的一种认定,意在强调“行”体乐府所写内容注重付诸实际行动的特点,因而文本带有强烈的叙事色彩,如《东门行》、《孤儿行》、《妇病行》等;二是此处之“行”乃指一种特殊的歌唱行为方式,其与“歌”、“曲”的涵义各自有别。就此,早在宋时的郑樵,有另外一种更为明确的说明文字,其在《通志二十略》中说:
    古之诗曰歌、行,后之诗曰古近二体。歌、行主声,二体主文……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诗者,乐章也,或形之歌咏,或散之律吕,各随所主而命。主于人之声者,则有行,有曲。散歌谓之行,入乐谓之曲。主于丝竹之音者,则有引,有操,有吟,有弄。各有调以主之,摄其音谓之调,总其调亦谓之曲。凡歌、行虽主人声,其中调者皆可以被之丝竹。凡引、操、吟、弄虽主丝竹,其有辞者皆可以形之歌咏。盖主于人者,有声必有辞,主于丝竹者,取音而已,不必有辞,其有辞者,通可歌也。(27)
    可见,就“歌”、“行”这样两类古诗或者说古之乐章而言,是皆“主于人之声者”,“其中调者”,又“皆可以被之丝竹”而称之为“曲”,不管哪种情况,“主于人之声”是其存在的前提。因而,就表现形式而言,有两种可能,一是可以率性歌咏,一是“中调者”亦可以散之律吕,“被之丝竹”,“鼓琴瑟曲也”(前引张守节《正义》)。其取舍去就,则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各随所主而命”。就诸体乐府而言,主声者又可分为两种:一是“主于人之声”(有歌、行、曲,散歌谓之行,入乐谓之曲);一是“主于丝竹之音”(有引、操、吟、弄)。无论是“主于人之声者”,还是“主于丝竹者”,又“各有调以主之”,“总其调亦谓之曲”。这便再次说明了所谓的“行”为“曲”、为“杂曲”的合理性,也说明了为什么歌、行是主人声的,而在鼓吹曲辞、相和曲辞、相和歌诸调曲中会出现那么多的“行”体乐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