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拯救“男人”的《喀拉布风暴》——兼论当代自然书写与英雄建构(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争鸣》2015年第201 李丹梦 参加讨论

    需声明的是,笔者绝无针砭、比较或排序人性优劣之意,只想指出现代语境中男性构造的同质化趋势。就此而言,红柯的生命寻根及对复古英雄的追慕建构,不无现代纠偏的意义。作者曾说:“在新疆,男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雄性,甚至算不上生理意义上的男人,新疆人的词汇里,男人总是跟血性跟强悍连在一起。”(11)换言之,雄性或男性,系人性的有机部分。
    作为《喀拉布风暴》线索的创伤追溯,实是切入当今社会、引爆现代机制中诸多病灶的极佳角度。还有什么比因农民身份自卑而导致的性别创伤更沉甸甸、更具中国特色的现代事件呢?它涉及城市化危机、地方文化认同、农民命运等诸多问题,但红柯的兴趣显然不在此。他不打算像他的前辈沈从文那样对现代或城市出具讥嘲、讽刺的笔触与构思,或者在潜意识中他认为这些根本不值得费劲辩驳,本来就是错得离谱、你知我知的东西。对红柯来讲,念兹在兹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平复创伤、自我统一。他只要构造一个对自己有意义、能体面牵引、“化疗”其创伤的语境、空间即可。这也是阅读《喀拉布风暴》时的最大遗憾:它把一个颇具历史、现实势能的题材写成了一面之词、一厢情愿的抒情歌曲。
    自恋是《喀拉布风暴》的明显特征。全书实际上只有张子鱼一个人物,其他人都是为了宽解、启发他而来。无论张子鱼怎样行为偏僻,女人(叶海亚、李芸等)对他的爱总是无怨无悔,男人也注定会喜欢上他。武明生、孟凯都曾是张子鱼的情敌,但最终和他成了兄弟。不仅如此,二人的爱情观及追求幸福的行为,亦像是“张子鱼—叶海亚”模式的翻版与补充。这或许可理解为张子鱼精神的辐射效应?真是太完满美好了!张子鱼在浪漫诗意的虚构中获得了旷古难寻的“幸运”。借助这众星捧月的人物设置、情节编排,神话中的原始英雄终于回归了文学故里。
    有时想,如果作者加强武明生形象的独立性,让他跟张子鱼之间的挑衅对立(当然会有具体程度的不同)贯彻始终,《喀拉布风暴》的故事会好看真实得多,其思想的张力、深度亦非现在平沓、散漫的版本可比。但红柯却顾不了这些,他只是矻矻营造一个对自我主体“是”与“理解”的世界(包括自然与他人)。虽然其间不乏廓大、动人的描绘,但总觉得境界拘束、造作了些。就此而言,红柯的自然、英雄书写,实未超越“个人化书写”的窠臼与缺陷。它也算其中的突出个案吧?其实,当孟凯把张子鱼的创伤定性为现代社会普范的男性生命的扭曲、缺失时,就已把张子鱼放在了一个值得同情的、正面的、享有审查豁免权的位置,全书自恋、抒情的叙述格局也于此奠定。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人类的英雄主义情结本就和自恋彼此张连。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活动着希腊神话里的美少年纳西索斯的幽灵,它让人沉溺自身,无可救药。所谓自恋,本是个我强烈自觉的征兆,它是在“自尊”意识与“自我价值”理念的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在自恋心理的驱使下,人为了表白自己的重要性与独特性,就竭尽全力去证明自己在宇宙中是最优秀、最有价值的,如是催生了英雄主义。由此看《喀拉布风暴》,主人公从追溯创伤到寻觅和构建英雄,亦可谓人类本能的文学反应与自救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