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却卢沟桥自身建筑的悠久历史,它还承载了中国近代一段被异族侵略的屈辱历史。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就在这里打响。这场交织着中华儿女鲜血与不甘的屈辱历史,永远定格在了石桥之上,也铭刻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俯视石桥下奔腾咆哮的河水,黄浊又稍带深红的颜色,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勿忘国耻,勿忘当年那些为国捐躯的英勇战士。“我又想着天下最有功德的是桥梁。它把天然的阻隔联络起来,它从这岸渡引人们到那岸。在桥上走过的是好是歹,于它本来无关,何况在上面走的不过是长途中的一小段,它哪能知道何者是可悲可恨可泣呢?它不必记历史,反而是历史记着它。”[16]因而人们永远无需担心卢沟桥会被忽略、被忘记,因为中国永远不会遗忘这座桥承载的那段交织血泪与屈辱的沉甸甸的历史。 寺庙也是名胜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任何一座有一定历史的寺庙都有它的文化价值,有一堆老故事,有一系列的民间传说,是宝贵的文化艺术遗迹。 坐落在北京西郊的碧云寺,据孙星衍的《京畿金石志》记载,始建于1188年,碧云寺碑和两个刻着梵文的经幡都放置在寺中。寺里的建筑物大多是明代的遗物,“从现存的嘉靖九年造的钟,天启四年造的磬,还有崇祯二年造的钟,都可以看出明代历朝对碧云寺都有扩建。正殿的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大势至阿难陀塑像都是明朝塑的,表情生动,线条灵透,人物显出是中国人的脸型,最能表现当时雕塑的风格。正门两厢塑的二金刚力士像和二殿的弥勒佛像都是正德时代造的,已经有四百多年了。”[17]明清建筑结合佛教文化,形成了碧云寺宝贵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北京,就连一座小小的、丝毫不起眼的慈善寺也有着自己的故事。寺中一位著名疯和尚的衣冠冢立在一座古塔里,“这位疯僧圆寂后,他的肉胎坐像供放在寺的后殿里。据说长得很像顺治皇帝,于是,民间便有了‘顺治皇帝出家在天泰山’的传说。”[13]167这样的传说自然为这座寺庙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相传,慈善寺在历史上香火很旺,也许跟那座和尚的肉身坐像、塔冢以及种种演义故事不无关系吧——“如今,坐像已经荡然无存,塔却依然挺立,仍然可以为民间故事提供‘话头儿’,足以证明,这里满地都是文化!”[13]167 歌德曾经说过,大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它每一页的字句,都能向你传达出最深奥的启示。在脚踏藤蔓,手攀岩壁,沿着蜿蜒崎岖或盘旋交错的山间小径寻古探幽之际,就仿佛正踩在一页一页古老北京城的自然人文巨著之上。除去天坛、社稷坛、国子监、卢沟桥、寺庙等人文古迹,一些北京自然景观背后也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北京西郊著名的香山,就见证了北京一段屈辱与愤怒的往事。咸丰十年和光绪十八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曾经先后侵占过北京城,在抢掠财物之外,他们又相继焚烧了圆明园和颐和园。他们从香山上山,“又毁掉了许多名胜,所谓二十八景成了一片废墟,香山寺仅剩一点残迹,琉璃塔也射不出光彩,眼镜湖则成了一团泥坑,甚至许多流泉也都堵塞了。到了民国,情况也没有好转。如果说有什么修建的话,那也只是一些军阀官僚和富商大贾们筑的别墅。但正因为这里有他们的别墅,这块名胜地也成为了他们的私产,不准人游览!”[18]69香山,俨然成为了中国近百年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中国人在近代所受到的屈辱和苦难。 生活在一座具有如此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都,北京市民能够在欣赏优美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的同时,获得名胜景观背后的文化知识,感受到静态景物中所蕴含的深沉与哲理。而且这些景观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深深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与心态。住在城内的居民,不论职业贵贱、社会身份高低,介绍起老北京的历史典故和奇闻轶事,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他们尊重传统,守礼守矩,对传统的文化总是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城市是有味道的,对于一座城市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一种对于味道的牵连。但是人们对于城市的人和景物,常会因为司空见惯的原因而磨钝了感觉,只有用一双好奇的眼睛来看周围,才能捕捉到整个城市的韵味和风姿。 对于北京这座城市而言,它还拥有一种雅俗相彰的味道。所谓“雅”,是指这里的名胜景观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清新流丽的自然风韵,形象地说,就是一种盘旋萦绕的古书卷气和清新的青草香。所谓“俗”,当然不是指粗俗不堪,而是指一种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一种扑面而来的随和与适意。 北京城的“雅景”举不胜举,如若想逛一逛北京城内的有名景点,永远无需忧心时令节气等因素,因为北京名胜景观是四季皆宜的。若是在春天,可以去北海公园转转:“只觉得水阔风高,天空撕掉铅灰色幕布,一碧如洗,映衬得白塔分外洁白。湖水茫茫,早已解冻,绿得发蓝。远望琼华岛上青松翠柏,郁郁苍苍。走进才发现,在参天古松、古柏下面,绿烟花雾连绵不断,吞没琼楼玉宇、弥漫全岛。一树树桃花红艳艳的,喷火蒸霞一般,丁香花在几丈以外,清香袭人。鹅黄的、粉白的,杂花丛树,明亮耀眼。岸柳吐翠,枝条纷披,微带醉意斜飞,宛如少女听凭好风吹干一头秀发。踏遍琼岛,处处洋溢着一派生机;亭台楼阁,个个染上一团喜气。游人之多,不亚于山间石头。在花丛中,树林间,眼见蜂喧蝶舞,耳听好鸟乱鸣,身上带着春阳的暖意,心中如痴如醉。”[19]这是北海公园的景色,一派春和景明、清风朗朗、斑斓多姿的景象。 如果是在暑热难当的夏日,欲寻个凉快的景点,可以到龙庆峡走一走,一览北京山峡溪涧的风光。龙庆峡的水,不像漓江那样悠长,也不似三峡那般开阔,“它只是温柔,微澜不惊,涟漪轻皱,叫人怀疑它好像从来没有波涌……‘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箫?’龙庆峡的幽谷清流会飘响美妙的音籁。”[20]89苍山古幽,除去泛舟游水的乐趣,龙庆峡的妙处还在于可以使人们体味“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的宋人诗意:“你可以下棋、品茗、弹琴、谈诗文、聊轶事、唱京戏——应是正宗腔曲,极地道的皮黄板眼,且韵味悠悠。”[20]90谷风习习,翠红千片,渔鼓而歌,壶觞以舞,十里杏花香雪海,千里丝竹声凝碧。这种自然风光的“雅味儿”,自有万般风情。 北京还有最负盛名的秋景,郁达夫、张恨水等文人都曾称赞过北京的十月金秋。在“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节气里,北京最佳的游览景区当然是香山了,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香山红叶。香山“枫树特多,几乎漫山遍野都是。气候变冷,打了几次霜,叶子自然也变了颜色:起初变得有点发黄,但它却不是由黄而变得苍白;相反,它却逐渐变红,远看却像一朵朵盛开的红花,由于‘红花’开得密,那些苍褐色的枝条也看不出来了。这景象给人的感觉不是‘一年快完’了,而是‘全盛时期’正在开始”。[18]68北京还有中秋赏月的好去处,就是去卢沟桥,欣赏被誉为著名“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钟敬文在《夜游卢沟桥》中,专门写到自己为了欣赏桥上的月色,特地停留在桥的西头:“这时候,那颗上部有些瘦削了的下弦月,正在灰蓝的东空上慢慢升起。它的光辉斜照在桥右边的河床上,成了一道灿烂的金柱。那附近的水波,也微带着金光。两岸的枯树,都把自己淡黑的长影子写在银灰色的土地上。那些沙洲上的残雪和远处的西山上的雪,一齐微弱地反射着白光。大家晓得‘老残游记’里有一段描写山上雪月交辉景象的美妙文字。现在这月光映照下的西山雪景,尽管没有刘铁云所记的那样明丽,可是,这种比较幽深的景色,也别有一番韵致。”[21] 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天,想溜冰的可以去什刹海。不想剧烈运动的可以去陶然亭公园,安静地欣赏北京银装素裹的景色,感受一下冬季北京的寂静。为此,俞平伯曾经专门写过一篇《陶然亭的雪》:“那户外的尖风呜呜的独自去响。倚着北窗,恰好鸟瞰那南郊的旷莽积雪。玻璃上偶沾了几片鹅毛碎雪,更显得它的莹白不滓……窗外有几方妙绝的素雪装成的册页。累累的坟,弯弯的路,枝枝枒枒的树,高高低低的屋顶,都秃着白头,耸着白肩膀,危立在卷雪的北风之中。上边不见一只鸟儿展着翅,下边不见一条虫儿蠢然的动,不用提路上的行人,更不用提马足车尘了。”[22] 北京的自然景观表现出“雅”之清新流丽、灵秀隽美,而一些历史古迹则隐隐地显露出另一番“雅”之韵味——源自历史底蕴的含蓄内敛、端庄肃穆。 坐落在北京石景山区的承恩寺,不因寺院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却因寺内的明代壁画而为人所知。寺内壁画的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物,既是宗教的也是世俗的,它的人文价值非常可贵。最著名的两幅壁画,描述的是“放生”和“放飞”的故事:“西边的是放鱼、放虾、放蟹回归河流;东边的是放鸟回归天空,把鸟由鸟笼中解放出来,放它们在高空飞翔。画上人物在东西两面各有八人,共有十六人。比例比真人略小。两边的主角同是皇帝和皇后,各由六位侍女陪伴。”[23]这故事虽源自佛教的不杀生和放生哲学,但也符合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明代所作的壁画,经过千百年的时间流转,没有被风雨侵蚀也没有被人为破坏,而是悄悄地静挂在寺院中,等待后人去发现它的历史与价值。 北京名胜景观的魅力,固然在山清水秀中,在亭榭楼台间,在丰富无穷的历史文物上,却也在普通人生活的胡同街道、市井院落里。因为那里有极平常极凡俗的日常生活,有北京人更亲近、更人性化的北京“俗”文化。这种“俗”不是难登大雅之堂的粗俗、鄙陋,而是一种贴近人心的“接地气儿”的市民景观。遍布城内的名人故居和京师会馆就是北京独特的城市人文景观,它们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目睹了历史演变的沧桑,它们已然成为了北京“俗”文化的组成因子。 齐白石故居位于西城区跨车胡同13号院,这座宅院原为木结构砖房四合院,三间北房就是当年的“白石画室”,因屋前有铁栅栏,又称铁棚屋。在院子里的一间屋子里,曾经存放过齐白石专门为自己准备的一口棺材,而且,“他曾经自己刻了一枚图章‘四不怕’,并在边款上特地说明‘四’与‘死’谐音,‘四不怕’也就是‘死不怕’。成名之后的齐白石在抗战期间,拒绝向敌伪头目出售自己的画作,即体现了一种令人敬佩的‘不怕死’的精神。”[24]228据悉,齐白石还在自家小院儿的门口贴上了一张张纸条,“画不卖与管家,窃恐不祥”“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等等。由这些只言片语,可见齐白石先生深厚的爱国情怀,以及作为一代绘画大师的高风亮节。 西城区丰富胡同19号,是老舍先生当年的宅院,他曾亲手在院子里栽下了两棵柿子树,因而其夫人取名“丹柿小院”。“小院是典型的北京二进三合院风格,大门坐西朝东。一进二门有一块很少见的五彩小木影壁,院中正房(北房)三间,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是胡潔青的卧室兼画室,西耳房是老舍的卧室兼书房。”[24]233老舍先生在这里,度过了16年的光阴,并写下了建国后一系列代表作,如《茶馆》《龙须沟》《正红旗下》等。在故居的陈列室里,还可以看到《四世同堂》在国内外的各种版本以及一些作品的手写稿。老舍先生在这座宅院里,用自己的笔书写着北京这座城市,他用饱含深情的目光,注视着生活在城内的各色市民。 “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25]鲁迅在《呐喊自序》里提到的S会馆,就是位于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它是鲁迅北迁后的第一处居所。绍兴会馆原名“山会邑馆”,山和会分别是指当时绍兴管辖的山阴和会稽,后来两处合为一处,因而会馆改名为“绍兴会馆”。鲁迅孤身一人客居北平,而当时正值政治腐败、军阀混战、社会黑暗之际,他在苦闷彷徨之际,唯有埋头抄录古碑,或者到琉璃厂旧书肆淘古书,或者到广和居吃小菜喝小酒,来排遣自己壮志未酬的苦涩与烦闷。好在,鲁迅最后还是走出了“铁屋子”,而这座绍兴会馆,则见证了一代文豪成长为“精神界战士”的过程。 北京名人故居和会馆,是呈现给世界的一张“北京文化名片”。即使我们无缘亲自拜访那些名人先贤,但幸而北京还拥有他们居住过的宅院,而我们则可以借助这些老房子感受他们流传下来的思想风貌与精神文化遗产。 如果说名人故居与会馆代表了一种阳春白雪式的“俗”景观,那么想要真正领略一番北京独特的市井风情,就一定要去什刹海走一走。什刹海的前海,有北京著名的荷花市场:“由会贤堂门前稍往南行,没有几步,就有一条由西北通向东南的大堤把前海一隔为二,大堤两旁都是老柳树,堤南堤北的水面,一进六月,新荷出水,渐渐就看不到水面,而全部是接天无穷碧的莲叶了。”[26]148荷花市场就设在这条大堤上,会期一般是五月端午开始,七月中元盂兰会后结束。在荷花市场开市的时候,每到下午三、四点钟,各色游人便纷至沓来。“簇拥着人群,其热闹处,还不全在大天棚下面的茶座上,论吃的,还有卖冰镇果子酪的、酸梅汤的、白花藕的。摆地摊的、掌柜的,剃着精光的头,穿着琵琶领的对襟白竹布小褂,把手里的冰盏敲得山响;卖切糕的、卖炸糕的、卖粮膏的,忙活着自己的摊子……论穿的、用的,有卖估衣的,在老柳下,一件一件地抖着,力竭声嘶地唱着,招引着看热闹的人……论玩的,有套圈的,最远中心处,摆着个大兔儿爷,是最好的彩头,引得孩子们,十个圈、二十个圈地买来套,但套来套去总是只能套两个小泥娃娃,那个大的则老是可望而不可即,最后只好不服气地说说笑笑地抱着小泥娃娃或皮老虎走开了。”[26]150在什刹海,虽有厂甸的繁华,却无厂甸的杂乱喧嚣,即使是搬个小板凳,在老柳树下闲坐,听听水音与市声,看看往来人群,也颇得一番并生的野趣与谐趣。 名人故居与会馆,以及北京人常去的什刹海荷花市场,共同构成了北京的市民景观,关注这些与市民贴近的景观,实际上就是关注这些景观背后的北京民俗文化和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北京的市井俗味儿,需要细细地体味,慢慢地领略,最好能够亲自到那里去转一转,方能真正深刻体会其“俗”之精髓,它们作为一类特殊的人文景观,彰显着北京“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景物即人,景物的生活化、审美化,正是散文作家对名胜景观一种独特的文字诠释。他们居住在城里,审视着也分享着城市文化,他们又是作家、学者等知识分子,因而保有一份清醒的认知能力,能够把景观与人同时纳入客观的审视视野中。他们是定居者和观察者,在对景观进行审美观照的同时,也能赋予其一定的深刻寓意。景物与人的“看与被看”,一方面使得景物具有人的性格、城的文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人们得以看清自己、认知自己,使一座城市的文化得以发展向前。静态的名胜景观等待着无穷多样的诠释,没有终极的解答,任何解释都不是最后的、绝对权威的、毋庸置疑的。它们静静地伫立在原地,等待着下一个发现者对自己的挖掘与诠释。他们相互找寻,年复一年地相互对话,不断有新鲜的陌生的对话者加入。而景物本身也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修饰着自己的形象,于是就有了说不尽道不完的景物与人。 名胜古迹就是活在人们心底的“城迹”,它是以传达城市文化、城市性格为核心的景观,文化与历史依附于具体的物体形态,变成了可感知、可游览、可欣赏的对象。景物,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标、历史遗迹。 参考文献: [1]王安忆.两个大都市[C]//周星那城——文化名人眼中的中国名城.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30. [2]唐弢.关于游览区[M]//唐弢文集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111. [3]谢冰莹.北平之恋[C]//刘一达.读城——大师眼中的北京.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41. [4]叶圣陶.《苏州园林》序[C]//佘树森,乔征胜.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404~405. [5]余大吉.湖光塔影游北海[C]//佘树森,乔征胜.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29. [6]林徽因.我们的首都[M]//林徽因经典全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359. [7]盛平.北平的天坛[C]//陈平原,郑勇.北京读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林语堂.北京颂[C]//季羡林.百年美文(地域卷)(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5. [9]佘树森.紫禁城,东方的艺术之宫[C]//佘树森,乔征胜.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 [10]老向.难认识的北平[C]//季羡林.百年美文(地域卷)(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16. [11]李健吾.北平[C]//季羡林.百年美文(地域卷)(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37. [12]萧乾.北京城杂忆[C]//季羡林.百年美文(地域卷)(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58. [13]舒乙.发现北京——舒乙眼中的北京[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14]汪曾祺.国子监[C]//刘一达.读城——大师眼中的北京.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 [15]谢冰莹.卢沟桥的狮子[C]//佘树森,乔征胜.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 [16]许地山.忆卢沟桥[C]//刘一达.读城——大师眼中的北京.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138. [17]端木蕻良.香山碧云寺漫记[C]//佘树森,乔征胜.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62. [18]叶君健.香山的红叶[C]//佘树森,乔征胜.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 [19]余大吉.湖光塔影游北海[C]//佘树森,乔征胜.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28. [20]马力.龙庆峡赋[C]//佘树森,乔征胜.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 [21]钟敬文.夜游卢沟桥[M]//钟敬文散文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108. [22]俞平伯.陶然亭的雪[C]//姜德明.如梦令——名人笔下的旧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59. [23]舒乙.明代主题壁画惊现于承恩寺[M]//发现北京——舒乙眼中的北京.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80. [24]刘勇.北京历史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5]鲁迅.呐喊自序[M]//鲁迅小说全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