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道家文化与乡土文学(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 刘保亮 参加讨论

    三、乡土文学与道家文化的契合在于它们都处于乡村,农民既是乡土文学的舞台主角,同时也是道家文化的主要承载者,这使乡土文学书写不能不深具道家文化意蕴
    从生存方式看,农民一年四季劳作的过程就是对自然体味的过程,他们整日与庄稼为伍,日出日落是他们的作息时间表,月圆月缺是他们的情感曲率线,春耕夏耘他们努力耕作,秋获冬狩他们顺任敛藏,那生命的脉动完全应和着春夏秋冬的节拍。如果说道家力倡顺其自然,那么农民二十四节气里的生产活动就是最好的行为说明。“天人合一”是道家的理论追求,而在农民那里却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无论是《庄子·逍遥游》中的“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还是《老子》中的“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都倡导一种节制欲望的淳朴生活,而农民本身处于社会的底层,功名利禄基本与他们无缘,食能果腹衣能蔽体也许就要耗费毕生的精力,这使他们常以阿Q精神胜利法的思维方式默契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无知无欲”的道家文化,从而在泥土之中亦能欣然而自得地活着。
    从文化性格看,农民的群体人格较为符合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人的乡村哲学,广大农民在生活形态上是儒家的,精神内蕴却是道家的”[7]。千百年来农民的弱者处境使其一生就像生存于树林中的小苗,柔顺使他们学会了谦卑,他们谦卑地生存下来。老子说了那么多教人愚弱朴质的话,主张像水一样处柔守弱,所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所谓“以懦弱谦下为本”,这如果说是老庄自觉的处世艺术,那么在农民那里则是别无选择的现实,他们必须以此来求得生存。严峻的社会现实逼迫他们由愚朴走向愚昧、由柔弱走向认命,从而有了历史风雨之中的勤俭、安贫、愚朴、厚重、谦恭、沉静、坚韧等人格定型,如果说这些文化人格深具道家修为,那么这一文化指认同时也饱含着无言的心酸。虽然道家说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在祸与福、穷与达、贱与贵之间可以静守观变,但他们的一生守柔、处下、谦退,在人世的低处长久等候,却往往不能迎来命运的转折。然而,他们依然遵循着流传的“蒙书”与“老皇历”,随着自然的节律一代又一代地娶妻子生孩子盖房子,按着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自然风俗习惯过日子。
    乡土文学与道家文化的关系必须放在整个中国文化与文学传统的语境中来理解和认知。文学与宗教因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原始情感”和“原始思维”而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纵观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尽管为王权所提倡的儒学思想在封建社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但在文学艺术领域道家对文学的影响居功奇伟。道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无论是文艺美学、创作内容,还是文学形式、文学风格等,都处处留下它深深的印痕。对此,葛兆光说,道教“带给中国文学艺术的,乃是一种追求绚丽神奇的审美情趣,一种色彩缤纷、瑰伟怪诞的意象群,一种近乎沉浸于幻觉之中的热烈想象力”[8]。的确,道教的“存想思神”,给文学带来了超越时空的丰富的想象力,其神仙、仙境、鬼魅、精怪与法术又给文学提供了神奇绚丽的意象,它促使中国古典文学中出现了富有浪漫色彩的名篇佳作。如果从道家文化里的中国文学或中国文学里的道家文化的论题移开,一瞥士大夫的日常生活领域,观赏他们自然恬淡、清净寡欲的生活情趣,体会他们内心深处萌动着的生死忧患和随遇而安,就能深切地感觉到道教在我们民族文化心理上所留下的深刻烙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