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情绪记忆与红色经典对民间传奇的师承关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当代文坛》(成都)2014年 宋剑华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红色经典是新中国十七年文学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它与“五四”以来新文学审美追求精英化的艺术趣味完全不同,即不以西方现代文学的个性主义为价值准则,也不以思想启蒙的“国民性”批判为己任;红色经典认同中国古典通俗小说的叙事方式,全面借鉴与发扬光大了民间英雄传奇的神奇功能,作者与读者以情绪记忆的“集体无意识”为连接纽带,保持了中国文学曾被“五四”所中断了的历史连续性。
    【关 键 词】情绪记忆/红色经典/民间英雄传奇/师承关系/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宋剑华,暨南大学中文系
     
    谈及通俗文学自身的艺术价值,学术理论界历来都会不屑一顾,仿佛通俗文学除了低俗的审美趣味,其它无任何值得肯定的地方。其实这是一种学界的主观偏见。而新文学的鼻祖胡适,却并不这么看问题。他在谈《三国演义》时,有一段话颇值得我们注意,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绝好的通俗历史。在几千年的通俗教育史上,没有一部书比得上它的魔力。五百年来,无数的失学国民从这部书里得着了无数的常识和智慧,从这部书里学会了看书写信作文的技能,从这部书里学得了做人与应世的本领”①。胡适以其科学理性精神,发现了通俗文学的一个秘密,那就是《三国演义》等作品在民间形成了一种历史连续性的情绪记忆,它不仅构成了中国人对历史认知的心理经验,同时更影响了中国人英雄崇拜的民族想象。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的艺术追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无疑就是对胡适论点的一个印证。在那个物资贫乏但精神却很饱满的激情岁月里,红色经典以革命浪漫主义为其审美导向,将民族英雄想象发挥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惊人地步,全国上下更是呈现出了一派奋发图强的乐观氛围。我认为之所以如此,用弗洛姆的话来说,就是“人靠幻想活着,因为这些幻想使人得以忍受现实生活的苦难”②。毫无疑问,红色经典在这种人造“幻想”的设计当中,的确起到过令几代人都难以忘怀的重要作用。
    红色经典作为一种特殊年代的文学“经典”,在艺术追求方面除了它受前苏联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之外,我们很难发现其借鉴西方现代文学的明显痕迹,甚至还颠覆了“五四新文学”所形成的审美原则,它直接导致了毛泽东关于“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理想实现。无论我们从哪一个角度去分析,红色经典最吸引读者眼球的地方,就是民间英雄传奇般的英雄叙事。我们完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中国十七年的文学创作,是一种民族情绪记忆的集体释放——作家用他们自己大脑中储存的英雄传奇记忆,直接激活了读者大脑中储存的英雄传奇记忆,因此民族集体无意识中“世代相传的信息”,才能够以“一种活生生的经验”,“影响到一个时代的自觉意识观念”。③那么红色经典作家群体,是怎样把民间英雄传奇通过现代政治革命的故事叙事,直接转化成了文学“经典”呢?对此我认为,作者与读者之间文化同根的“心理经验”,应是红色经典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
    首先,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创作主体,发生了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巨大变化。由于绝大多数中国现代作家都没有参与过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他们也就失去了红色叙事的基本资格,只能是集体失语。而红色经典作家的情况则全然不同,无论是吴强、冯德英,还是曲波、刘知侠,他们都曾经历过“血与火”的生死考验,由于“革命”的亲历性直接决定着述说“革命”的合法性。然而,红色经典作家自身却面临着两个现实问题:一是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比如冯德英、曲波等人只读过小学,而梁斌、杨沫等人也只读过初中,指望他们创作出文学精品显然不切实际。文化水准又与文学修养息息相关,红色经典作家全部的知识积累,既不是苏联文学也不是西方文学,而是他们童年时代对于民间文学的听读记忆。我之所以会这样定义,是具有充分事实依据的。比如曲波创作的《林海雪原》与刘知侠创作的《铁道游击队》,便是这种民间文学听读记忆的艺术重现。曲波说他从小就喜欢泡在“武术馆”里,去听大人讲“正史、野史、民间的能人故事”④。民间传奇故事听多了,自然会形成一种情绪记忆,《林海雪原》最早取名为《林海雪原荡匪记》,就足以说明一个问题——不仅《荡匪记》与《荡寇志》篇名相似,就连故事情节也同民间传奇如出一辙:像杨子荣舌战群匪是模仿于诸葛亮舌战群儒,它体现着《三国演义》对于作者创作的潜在影响;而杨子荣智取威虎山也是借鉴于“魏辅梁双论飞虎寨”,几乎就是《荡寇志》故事情节的现代重现。刘知侠说他从小就爱读侠客传奇,更是崇拜《水浒传》里的各位英雄,他认为铁道游击队里的英雄人物,都生长战斗在“水浒”梁山故地,所以他们“都具有热情豪爽、行侠仗义的性格,多少还带点江湖好汉的风格”⑤。难怪学界曾质疑《铁道游击队》有《水浒传》之遗风,现在看来持此一说也并非是什么空穴来风。⑥比如《铁道游击队》里那些健步如飞的扒车英雄,怎么看都像是水浒梁山上的“神行太保”。二是仅有民间英雄传奇的情绪记忆,还不足以造成红色经典的强烈反响;必须将其与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相结合,才能完美地实现寓教于乐的政治目的。红色经典能够获得广大读者青睐的根本原因,是其作者反复标榜过的“亲历性”与“真实性”。但红色经典作家所说的那些“亲历”事件,往往又是他们对于“听闻”故事的加工整理——因为除了曲波之外,其他红色经典作家,都不是亲临一线的革命战士,他们是在“后方”而不是在“前线”,因此缺乏历史现场感的英雄叙事,也就只能依靠想象借古喻今了。我们不妨以《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和《红色娘子军》为例,去做一番令人信服的举证分析。刘知侠说《铁道游击队》的全部素材,都是从铁道游击队队员那里“听”来的,即他在部队采访时,听战士们“眉飞色舞”地讲述“扒火车”、“搞机枪”、“打洋行”、“炸桥梁”等神奇故事,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他对民间英雄传奇的情绪记忆!《铁道游击队》最初是以章回体小说的叙事形式,用《铁道队》命名发表在山东军区主办的《山东文艺》杂志上,在人物塑造与故事情节诸多方面,作者显然都受到了施耐庵《水浒传》的深刻影响,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历史传承关系——在现实革命英雄身上复活了民间传奇英雄的完美人格。《林海雪原》同样也不是曲波本人的亲身经历,而是他对东北剿匪历史的艺术虚构。虽然曲波亲自参加过东北剿匪,可却只打过一仗还把杨子荣给牺牲了。⑦《林海雪原》要比《铁道游击队》更具有“神性”特质,每一个革命英雄都是对一个传奇英雄的激情演绎,像“白面书生”少剑波、“独身侠客”杨子荣、“神行太保”孙达得等,人们都能从情绪记忆中寻找到他们英雄崇拜的原始意象。特别是一个只有36人的“小分队”,最终能够以少胜多消灭了数千顽匪,这就足已令人瞠目结舌了;而“小分队”战士负重几十斤,竟然从百米悬崖连续三跳却毫发无损,则更是让人难以置信了。曲波只不过是在借民间传奇英雄之身,赋予现代政治革命以“神性”的思想内涵,这种“古为今用”的艺术法则,恰恰是红色经典的成功秘诀!还有《红色娘子军》从报告文学到芭蕾舞剧,无疑也是古代“花木兰从军”故事的现代演绎,同样反映出了情绪记忆对于这部红色经典创作的干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