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指山市“三月三”节日活动中的民歌比赛 2012年3月23-25日,五指山市举办了一系列庆祝黎族苗族“三月三”的系列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题之一就是民歌表演赛。3月24日上午,来自五指山市南圣镇、畅好乡、水满乡、毛道乡、番阳镇、冲山镇、毛阳镇七个乡镇的民间歌手,即兴表演,放情纵歌,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他们身着黎族传统盛装,用抑扬顿挫、悠扬动听的黎歌,充分再现了黎族文化的悠久、丰富。现场观者如云,听得懂的在精彩之处会心一笑,听不懂的也完全被他们生动的表演和优美的歌声深深地吸引,听得十分专注。 我们在南圣镇曾采访过的王英兰六位歌手也代表南圣镇继续来参加比赛,他们是第二个登场的队伍,所唱的民歌中,部分使用了黎语,部分使用了海南话,二者曲调、句长均不一样。内容包括情歌对唱、知识问答、劳动描述等。对唱情歌时歌手含情脉脉,演绎生动;知识问答时则斗智斗勇,灵敏机智。 笔者也与其他几个队的民间歌手进行了访谈,了解到一些基本情况。第一个登场的番阳镇邢进昌(男,50岁)等6名队员,他们平日里也喜欢唱黎族民歌,但村中会唱民歌的年轻人很少,只有中、老年人才经常在各种场合哼些民歌。村里在“三月三”等节日庆典中也会组织一些民歌对唱活动,在婚礼、满月酒等民俗活动中,年龄比较大的人还会在不同的场合唱传统的民歌,表示祝福、祝贺等,但演唱的时间比较短,规模也不如从前了。水满乡的黄菊二(女,51岁)等6名歌手,自幼就对民歌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从父母亲、长辈那里习得不少传统的歌谣。黄菊二等女性在嫁人之后仍旧没有放弃学歌,她们从家婆等亲友那里学到新的民歌,把传统延续了下来。黄菊二的家婆特别地会唱传统民歌,在共同生活中她又从家婆那里学到一些黎族传统民歌片段,如《甘工鸟》等。但当我们请她演唱的时候,她只能唱出几段短短的黎语传统民歌,歌词大部分都不太记得了。根据水满乡歌手提供的信息,乡里近年来活动骤减,除了参加市里组织的活动外,他们平日里很少有机会在公开的场合唱黎族民歌。乡里的婚庆等活动都日益简化,婚礼上年轻人都是西方做派,穿婚纱,黎族民歌也少有人唱了。 毛道乡的黄大仁(男,47岁)、黄菊兰(女45岁)等6名歌手,从小就喜欢听村里的人唱歌,他们从老人家那里学到了很多黎族的短歌,在各种节庆场合中还会唱一唱。冲山镇的朱大琳(男,52岁)、黄英香(女,53岁)等6名歌手,经常到保亭、白沙县等县份参加民歌对唱表演,平时婚宴、聚会等场合仍然在唱民歌表达情感、活跃气氛。毛阳镇的王健强(男,51岁)、王正南(男,49岁)等6位杞方言黎族歌手,也是因为自幼听歌、和长辈学歌而成为当地著名的民歌演唱者,在婚礼等各种喜庆活动上经常被请去对唱民歌。畅好乡的黄玉莲(女,46岁)、黄德海(男,55岁)等6名歌手,亦从小爱好民歌,在日常生活中学到了大量的黎族民歌,但因为演唱的场合日益减少,所以只有在组织性的民歌比赛中,才能尽情地演唱他们喜爱的这些歌曲了。 经过2个多小时的比赛,南圣镇民歌队以出色的演唱赢得了一等奖,水满乡夺得二等奖,畅好乡和毛阳镇则并列荣获三等奖,并有数额不等的奖金。 根据访谈可以看出,黎族民歌依然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传承人以中老年人为主,少量青年人仍然会唱。由于黎语五个方言之间不能对话,出于交流和扩大受众面的目的,歌手用海南话演唱黎族民歌的情况较多。他们虽然也会唱黎语民歌,但唱的机会少,所能够记得住的曲调和歌词不多。因此,海南话的民歌相较而言更受欢迎。其次,民间歌手演唱民歌,多数还处在个人兴趣爱好为基础的自为状态,各级政府每年组织的各种民歌活动日益成为歌手展示自己的重要舞台,而平时的民歌演唱活动则出现骤减状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