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明清文学中的徽州图景(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2014年1期 朱万曙 参加讨论

    二乡村徽州
    江南徽州府既是山水胜地,同时也是隐藏于重山之中的乡村世界。耕读生活是徽州人理想的生活模式。元代婺源隐士《耕读堂为鲍伯原赋》就描画了这样一幅图景:
    我家藏书数千卷,头白读之犹未遍。况无负郭二顷田,夜半饭牛歌粲禅。西邻老翁家更贫,锄头犁耙随秋春。常恨半行不曾读,欲记姓名须倩人。二者天公不轻予,自昔几人兼得取?有书可读又躬耕,谷口南阳才比数。鲍君风神秀紫髯,多田也复多牙签。高堂榜之以耕读,寤寐千载师陶潜。陶公心事曦皇上,归来但喜桑麻长。《周王传》与《山海经》,怀此良辰伴孤往。黄山崔嵬有佳气,鲍君长保山林味。莫学挂书牛角带经锄,只为一朝资富贵。(16)
    因为以耕读为生活的理想,所以明清时期的徽州文学家们在品味着徽州山水之美丽的同时,也往往沉醉于徽州乡村世界的淳朴、宁静的氛围。较之那些仅仅是短期游历徽州的文人,长期生活于徽州的本土文人以及那些宦游外地却出生于徽州的文人,有着更为切身、更为亲切的感受。他们的作品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和表现也更多、更真切。一幕幕乡村社会的图景由此而展现在他们的笔下。
    嘉靖间歙县江瓘就是生活于徽州本土的一位文人。他本来“在诸生中辄有志述作,会有疾,谢学官去”(17),为了疗治自己的疾病,便研治医学,并广搜历代医案范例文献,编成《名医类案》十二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多所驳正发明,颇为精当”,所引医案“可为法式者固十之八九,亦医学之法律也”。在行医和编纂医案的同时,他没有忘记当年“述作”的理想,积极创作诗歌。今存《江山人集》七卷。另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他还有《武夷游稿》、《游金陵诗》二集,但“今皆未见”。
    江瓘也曾经“操舟东游,登禹穴,入浙观海潮,浮于五湖间”(18),游历过徽州以外的地方,但他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徽州本土度过。于是,在他的现存诗集中,对徽州本土生活的表现就成为主要内容。(19)例如《赋东园》:
    方圆十余亩,绿萝结东篱。鹖冠者谁子?迎喧卧茆茨。开窗瞰远峰,佳树临清池。微雨因时来,谷风与之随。提锄理荒秽,畦蔬有余滋。采莒充盘馐,酒熟欢自持。抱甕忘机心,日涉何委蛇。旷哉沮溺怀,千载乃相期。
    又如《赋溪村》:
    云霞深护浣花溪,杨柳新垂蘋叶齐。鸂鶒向人时颉颃,蘼芜乱渚何萋萋。故家门巷依桑柘,野客行藏随杖藜。清簟疏廉堪对奕,双鱼斗酒定须携。
    前一首诗里,作者尚无陶渊明那样冲淡的心境,而是刻意在诗中表达自己的“忘机”之心,声明自己在步追沮溺的旷达情怀。但是,无论是东园还是溪村,在他的笔下仍然显示出徽州所独有的乡村生活的亲切图景:你看,“开窗瞰远峰,佳树临清池”,这样的景致是何等的美丽!它不同于水乡江南,而是多山的徽州景色。“微雨因时来,谷风与之随”,这当然是乡村空旷的感受;“提锄理荒秽,畦蔬有余滋”,是主人的劳动,才换来蔬菜的美妙滋味。“采莒充盘馐,酒熟欢自持”,有田间的野菜佐餐,有烫热的美酒,这才是真正的农家风味!后一首诗对溪村可谓是纯粹的描画——连续用了云霞、浣花溪、杨柳、蘋叶、鸂鶒、蘼芜、渚、故家门巷、桑柘、野客、杖藜、清簟、疏廉、双鱼、斗酒等15个物象,将这个乡村勾勒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它们是田园诗,却是徽州的田园诗,诗中所吟咏的风物带着浓郁的徽州风物特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