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文学中,一个特殊的现象是回族民间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与回族作家文学有着不同的历史过程。回族民间文学是与回回民族的历史发展同步的,自从回回先民在中华大地落脚以来,回族民间文学就开始了她漫长的生命旅程,但在变幻动荡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无法进入社会主流艺术的园地。直到“回族文学”口号正式提出之后,她才大张旗鼓地放开了优美的歌喉。《回族民间文学史纲》、《中国回族文学作品选》、《回族民间故事选》、《回族民间故事》、《青海回族民间故事》、《回族民间叙事诗集》、《回族民间故事集》等的出版,及一些回族聚居地区出版的包括许多回族民间文学作品在内的读物,都使回族民间文学的开掘、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与进步。但近十年来,回族民间文学的收集和整理又放慢了脚步,有的地区甚至已停滞不前。其实,回族民间文学在民间意义上从来没有减缓过激情,尤其是“回族花儿”和“宴席曲”依然在回族群众中常唱不衰。只是回族民间文学的研究者们缺少了二十多年前的激情。老一代的回族民间文学研究者由于年事已高自然无力完成后续工作,年富力强的回族学者忙忙碌碌又似乎不屑一顾。倒是一些年轻的回族业余文学爱好者在网络上自娱自乐,也出现了一批不错的网站,像“花儿与少年”(http://www.qhalang.con/)、“临夏花儿”(http://www.Ixhuaer.com/)等。和回族作家文学一样,出版社与文学刊物也不再更多地关注回族民间文学作品的出版和发表。如此发展下去,回族民间文学又会在将来的某一个时段,跌入到被动地呼吁挽救的边缘。 警惕危机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克服不足才能不断进步。只有回族作家和评论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开拓进取,只有关爱回族文学的人们共同努力,回族文学才有可能不断发展,才能出现再度辉煌。 实际上,以伊斯兰精神为纽带的回回民族是期待着具有独特民族精神的回族文学的。一个令人欣慰和鼓舞同时又有些令人惆怅的现象是,近年来,回族文学的发展越来越民间化。各地伊斯兰教协会办的内部刊物和各地伊斯兰文化爱好者开办的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朝气蓬勃,其中关于回族文学的创作和研究令人刮目相看。这一方面代表了回族人民对回族文学的渴求,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回族人民对当下回族文学发展现状的无法满足。 回族作家和回族文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