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二十多年来,“回族文学”在回族作家和回族文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近年来回族作家队伍结构的变化、回族作家“非回族化”创作现象的存在、出版机构和文学刊物的移情别恋、回族文学题材的开拓和掘进的力度与驾驭能力的贫乏和疲软、回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的滞后等无疑是繁荣的表象背后隐藏着的危机。 关键词:回族文学繁荣危机 “回族文学”口号自1979年正式提出已有27个年头。如今,跨越新旧两个世纪的回族文学究竟发展如何呢?这应该是每一个关注回族文学的人心中惦记着的问题。本文试就自己在宁夏大学开设“回族文学研究”选修课的教学实践和编著《回族文学概观》之后的反思与认识来考查回族文学如今的发展现状,提供一个粗略的印象给关爱回族文学的人们,从而唤起可能的回响。 回族文学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葩,它以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成就非凡的作家文学构建了别具特色的文学奇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回族作家和回族文学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以汉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回族文学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作家队伍建设方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回族文学就开始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阵容整齐,多层次、多梯队、多“兵种”的空前盛大的作家队伍。近年来又形成了宁夏、甘肃、云南、山东、新疆等省份的回族作家群。在宁夏、甘肃、新疆的回族集聚地还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西海固回族作家群”、“同心回族作家群”、“宁夏回族作家群”、“昌吉回族作家群”。回族作家几代同堂,共同唱响一支嘹亮的回族文学之歌。 创作体裁方面,回族诗人们不仅出色地显露了传统诗歌的创作才华,而且创造了“花儿”体新诗、“花儿叙事诗”等新的创作形式,从而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回族小说家们更显示了惊人的创作才华,发表、出版了大量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小说作品,特别是新时期回族长篇小说的大量出版,表明回族文学已经从一度落后的状况大踏步地赶了上来。散文、戏剧、电影文学、报告文学等体裁都被回族作家运用自如。 创作题材方面,回族作家们的创作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他们生活在全国各地,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创作笔触无所不至。《大梁沟传奇》、《穆斯林的儿女们》、《十二寡妇》等表现了回族现实生活的转变,《马本斋》、《回族抗倭名将左宝贵》等歌颂了回族的英雄人物,还有反映回族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渭河血浪》、《大阿訇》等,以及“纳氏兄弟系列”、“马家巷人物”、“天下回回系列”等既有回族特色又有地域特色的小说创作。 创作质量方面,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一举摘取了国家级的文学大奖——茅盾文学奖,有力地张扬了回族文学的成就。张承志一系列反映回族生活的作品,传神地描写了回族人民的“心史”,成功地展示了回族人民的心灵世界。特别是长篇小说《心灵史》,不仅在读书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而且被普通回族群众和目不识丁的回族农民所珍藏,从而最广泛、最深入地走向了民间,走向了人民群众。石舒清立足于“西海固”的文学创作,在短篇小说创作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清水里的刀子》一举获得“鲁迅文学奖”,现已成为年轻一代回族作家的领军人物。还有不少的回族作家、诗人、评论家以其高质量的作品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等多项奖励。回族文学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园地中以其队伍庞大、作品丰富、质量较高、影响较大占据着十分显赫的地位。不仅给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百花园增添了绚丽多姿的色彩,也为回回民族争得了无限的荣誉与自豪。 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繁荣的表象背后,在回族文学的发展充满希冀的同时,还存在着潜藏在回族文学发展中的危机。 “回族文学”定义的争议不休,首先影响了回族文学的健康发展。从二十多年的回族文学发展来看,关于“回族文学”定义的争议主要表现在回族作家文学上,因为回族民间文学在早期的定义提出和相关研究中已经达成共识,而在回族作家文学方面,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竟然一直处在迷乱中。这多少像是一个有趣的悖论:相关的定义还没有明晰,创作的成果却已达到了丰硕。由此可见“回族文学”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史上,的确是一个特殊的现象。然而科学地、清晰地定义“回族文学”的概念已经迫在眉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