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与人共舞中的和谐与对峙——试论艾克拜尔·米吉提小说中的动物书写(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 郑亮 张家淑 参加讨论

    二、源于生计的欲望对峙
    “意味”的悠长是艾氏短篇小说最重要的美学特点,这里的“意味”呈现的是文学创作中一种耐人寻味和意蕴的含蓄表达,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表达效果[3]。在艾克拜尔的诸多作品中猎人是一个常见的意象,他们通常被人们赋予某种英雄行为与英雄主义的符号意义,这些猎人们的存在彰显并体现哈萨克民族的勇敢、机智,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草原人的一种生活状况。用生态的眼光再来回顾艾氏小说的全部,又能从中获得与之前不同的感悟,而这又再次提醒人们关于生态批评的另一个重要功能:重申与重释经典。小说《披着羚羊皮的人》是一个充满了象征与隐喻的故事,其中暗含了多种多样的生态迹象。原先居住的村庄被战后的瘟疫“吞噬”,兄妹俩因此失去了亲人,不得已他们俩流浪到现在这片荒漠的草原上。为了维持生计,哥哥每天要伪装成羚羊的模样去诱惑羚羊,从而获取食物,可最终却因披着羚羊皮而被猎人误杀。小说中哥哥为了兄妹俩的生计,不得不披着羚羊皮去捕杀羚羊;而猎人也是为了家庭的生计把披着羚羊皮的哥哥误杀了,这些生命悲剧的发生,不论是捕杀羚羊还是误杀哥哥,其根本原因都在于因个体的生存而造成的残杀。
    当代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在散文《永生羊》中说,“羊生不为罪过,人生不为饥饿。”为了不被饥饿蚕食,人们不得不为获取食物而作出各种努力,有时甚至牺牲自我或是当前的自然环境。在这里,关注生命悲剧目的不在于反思食物链这一自然法则是否合理,而在于自然食物链背后所掩盖的人类基本价值观念[4](P43)。猎人凭借对羚羊生命习性的了解与把握,利用羚羊对同类的亲近感和轻防心理,通过“披羚羊皮”这般伪装与欺诈让羚羊成了猎人的囊中之物,动物对于人类的无可奈何,导致羚羊数量锐减,而这从某个层面上看会造成自然界生物种群失衡的可能。毋庸置疑,羚羊种群数量的减少也使人类不得不扩大捕杀范围,这为人类自身彼此枪口相向的遭遇埋下了伏笔。精心伪装下的人们,不仅欺骗了羚羊也欺骗了自己,无法区分自己的同类,形式上的误杀就成了自然上的必杀,人类的死亡也成了必然。可以说,人性的贪婪,使得人类自己的眼中只剩下占有与杀戮。然而,人类是否还应记起一句古语:“始作俑者,宁无后乎?”猎人在倒向大地的瞬间,“痉挛着扔掉手中的劲弓,拼命伸开了双臂,似乎即刻就要振臂飞上蓝天,去追回那支离弦的箭。”生命的最后时刻,猎人选择了“扔掉劲弓”,这从某种层面上暗示了人类对自身行为的一种追悔与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艾氏对发生在人类与其他种群之间的杀戮行为的质疑与批驳。
    小说《瘸腿野马》[1](P314)讲述的是一件历史轶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类自大与贪婪行径的批判。在无垠的草原上,一群野马在一块云影下静静地吃草,偶尔还打一阵得意的响鼻,骑士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与和谐,他拈弓搭箭射中了其中的一匹。伤了一条前腿的野马奋不顾身地想要逃脱。“高傲的骑士”却对它穷追不舍,最终“瘸腿野马”却把骑士引向了死亡,“那一匹企图摆脱死神的野马,穿过密林,挣扎着涉过河水,却跌倒在河对岸的苇荡里了。不一会儿,有一只不知来自何方的秃鹰,凄厉地鸣叫着,在苇荡上空盘旋……”小说中“高傲的骑士”带有一种象征意味,影射了人类的贪婪与欲望,对“瘸腿野马”的穷追不舍正如人类对千疮百孔的地球家园无休止地索取与占有。小说结尾处凄鸣的秃鹰是不是也在控诉人类这一路的血迹与杀戮?很多时候,人类还未来得及反思、修补自身的过错,生命的挽歌早已被非人类生命奏响。小说《天鹅》叙述的是哈萨克民族远古时代的一种印记,带有一定精神指向性的图腾信仰及民族传统文化是这篇小说的重要内容。高洁的白天鹅可以喻示、象征世界上那些美好事物,在它们身上寄托了哈萨克族人对世界、对未来、对命运的一种希冀与期待。“就在这一刹那,一幅奇异的图景映现在她眼前——在蓝幽幽的天幕上,有小小的两朵白云越过她头顶,飞向赛里木湖。不,那不是白云,分明是两只比白云还要洁白的天鹅!啊,天鹅呦天鹅,你果然就像奶奶的故事里所讲述的那般洁白。”[1](P392-393)“两只天鹅悠闲自得地拍着洁白的翅膀,向那蔚蓝色的赛里木湖面上飞去。渐渐,在湖面上低回盘旋,最后终于落在了水面上。”[1](P393)哈丽曼茜对白天鹅的执著追寻具有很浓的象征意味,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是一种对自然生态美好的有意选择,作家借助白天鹅这一纯净的生命意象,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遥远的过去,由此去追寻哈萨克族先民们的某些印记。人们经常借助自然界的某种动物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愿望,寄托一种理想,这种有意为之的行为体现了人的潜意识中的生态表达。对动物世界抱有一种可掬的情怀,诗意地歌颂动物的美好心灵,呈现出人类关于生态美学的审美姿态。
    小说《增长的极限》言说的是,“世界不是一个命中注定的未来,而是一个选择。”[5](P257)立足一种生态的视角,选择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的再现。面对非人类自然界,需要人类倡导一种审美的态度和“够了就行”的价值选择。生态美学主张将生态审美的原则推行到现实生活中去,使人们掌握这些原则,并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描写的隐喻性与象征性,可以把人们想象的触角指向人类的过去与现在——这可能是一种历史现象。《麻雀》可以说是艾克拜尔“微型小说”的代表篇目之一,“城市在年复一年地漫延,麻雀也在年复一年地繁衍。”“城市在成熟,简直要熟透。可它依旧自由自在地飞翔在城市的上空,雀跃在属于城市的土地上。”人类在用钢筋水泥铸造城市的“铜墙铁壁”的同时,也无情地剥夺了自然界鸟类生存的家园。然而,鸟类顽强的生命力却给人们以新的希望,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阻挡不了自然生命的无限活力,在钢筋混凝土的隙缝间求生存的壮举令我们人类肃然起敬。艾氏以此立意,在批判现代社会的庞杂、无序给人们带来的紧张感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弱小动物顽强的生命力。一种动物生存的智慧,一种坚韧、乐观的生活姿态令人欣慰。生存空间被无情挤占,但它们依旧能找到可以栖身之地——那是一座中心邮电局的立柱,“那立柱上装饰着一片片的荷叶塑瓣,它就在某一片叶心里筑起了窝。它和它爱的结晶——第一窝鸟雏,就是在这叶心里破壳而出的。”[1](P169)这种先人一步的“破壳而出”的勇气令人钦佩,尽管生存艰难,但麻雀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生的权利。一只小小的麻雀,让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生命的顽强与坚毅;在这里,艾氏试图传达一种强大的、不屈的生命力量,不论人还是动物,只要有这股力量做支撑,就不会迷失方向。而这种不屈的精神让人们读懂了人类与动物的内在统一性。
    就自然整体而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动物,动物的繁衍生息同样离不开人类的态度,二者应该是和谐共处,相互依存,共享一片蓝天;然而,人类的贪婪与冷漠,不仅威胁到动物的生存,使人与动物的关系日益恶化,同时在人类身上也发生着一个个悲剧,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些悲剧的发生便是贪婪与欲望背后的两败俱伤。正如俄罗斯诗人舍夫涅尔在《箭》中所说,那支射向猎物的箭“它环绕着地球飞,为的是扎进我的脊背”[6](P254)。从这种“生物环链”之中的相对“生态平衡”出发,“生态整体”原则主张“普遍共生”与“仁爱”的原则。任何事物,只要它趋向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应该像生态理论家大卫·雷·格里芬指出的那样,“我们必须轻轻走过这个世界、仅仅使用我们必须使用的东西、为我们的邻居和后代保持生态平衡。”[7](P22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