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典文献学 >

清钞本《两汉赋钞》考述(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献》2015年第20152期 何易展 参加讨论

    在李元度诗文中多次提到赋钞中所引述的理学人物,如《长安故人有遗书劝出山者,诗以谢之》就云“拂袖归来野趣谐,岩栖苦畏活朝替。尹焞言有五当去,叔夜真成上不堪。”(12)在其《天岳山馆文钞》、《国朝先正事略》等中多次载胡文定、赵清献、胡敬斋、薛文清、高忠宪公、韩恭简、蔡虚斋、陆桴亭、胡瑗等事迹言行,对宋明理学中的湖湘派学者表现出极深情感。《两汉赋钞》杂钞中所录人物大多为湖湘或与之相关的学者,杂钞中所反映的儒道相通的言论与李元度在《天岳山馆文钞》、《天岳山馆诗集》(13)、《杂闻摘录》及遗世题联中所反映的思想内涵及风格都极其相近。而且,清钞本《两汉赋钞》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赋体文学的重视,特别是对汉大赋体制章法的推崇,与李元度《赋学正鹄》的评点标准一致。李元度将尤侗《反恨赋》归入“神韵类”,将“神韵类”视为近古之作(14),这与《两汉赋钞》首录汉赋而杂取《反恨赋》所隐示的推重古赋体制结构与神韵遒炼之法的赋学思想也是极其吻合的。以上诸方面可谓李元度为赋钞作者推论的又一有力证据。
    从《两汉赋钞》所载人物生卒时间来看,大都早于李氏或与李元度同时代,《两汉赋钞》甚至未录《曾国藩家书》和其后的名家格训,与格训部分抄于早期任教谕之时的推论相合,此可谓《两汉赋钞》为李氏抄撰的有力补证。考《两汉赋钞》中所涉人物大致有两类,一是直接提及姓名者;二是由杂录格言所据文献隐含的著者。其中除历代理学名家外,清代人物主要为名臣名家,多位曾历官湖南,亦颇有建树。
    杂钞直接提及的清人有纪晓岚、刘熥、林茂先、沈芝塘、唐彪、欧阳省堂(名泉)(15)、陈榕门、张梦复(16)8人,手钞本末另附柴大纪、黄杏川、曹毓瑛、李世杰、梁山舟、梁章钜、汪退谷、王良常、王蕉畦、蒋南沙、恽南田、赵秋谷、王阮亭、龚鼎孳、颜希声(深)等15人,皆早于李元度。
    杂钞末所记曹毓瑛与李元度有同年之谊,颜希声(深)、李世杰则既为乾嘉名臣,又历官湖湘,多所建树。据《枢垣记略》、《清史稿》等记载,曹毓瑛(1813-1866)一名毓英,字子瑜,号琢如,江苏江阴人,晚清大臣。道光二十三年举人。历官军机章京、鸿胪寺少卿、同治初军机大臣、兵部尚书。道光十七年拔贡,授兵部七品小京官,迁主事,充军机章京。其与李元度皆应道光二十三年顺天乡试,中癸卯科举人,与李元度、曾国藩都相熟识,也是癸卯科举人中唯一官至尚书者,同年中另有李元度、姚觐元、厉云官、王大经官至布政使。
    考李世杰其人,做过四川总督,又调任过两江总督。按《四川盐法志》(清光绪刻本)卷十九、卷二十四及卷三十等载李世杰当为贵州黔西人,乾隆三十六年任四川通省盐茶道,并于乾隆年间曾多次任四川总督,据《重修两浙盐法志》李世杰在乾隆四十八年期间亦曾做过湖南巡抚。而颜希声,当为颜希深,“声”恐为“深”之音误。按《大清一统志》、《清史稿》等载,颜希深为乾隆朝人,字若愚,广东连平州人,入赀授山西太原同知,累迁山东泰安知府,亦曾任四川、江西、福建、河南按察使或布政使,并于湖南和贵州任过巡抚。(嘉庆)《大清一统志》载:“颜希深,连平人,乾隆中任湖南巡抚,建普济堂于北关外,以养穷民,居男女六百人以为常额,月给钱米,岁给绵衣,病予医筑,死予棺具葬地,法良意美,久而可行,希深卒,群杞之堂东。”(17)李、颜都曾历官湖南,杂钞称其“本朝捐□出身而为名臣者此二人”,此或为李元度将其备载于此的原因。
    至于第二类未明确标明作者的格言家训,经仔细考证,皆出于秦汉至明清诸书,而涉及清代著述有《陈榕门先生遗书》、陈弘谋《五种遗规》、唐彪《父师善诱法》、张英《聪训斋语》、清康熙《庭训格言》、清乾隆敕撰《续通志》、吕祖《群言会粹》(18)、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袁枚《随园诗话》、赵吉士《寄园寄所寄》、李塨《平书订》、黄施锷《黄博士实学录》、《学仕遗规》、周安士《欲海回狂》、史搢臣《愿体集》、余治辑《得一录》、钮琇《觚剩》(19)、张鉴《浅近录》(20)、无名氏《惕虑续集句》(21)文献,皆不晚于李元度之时代。
    除杂钞尤赋评注中撰者自露身份信息,另从赋钞引述人物和征引文献材料看,撰者对赋学的精深理解,对心性修养等性理之学的重视,皆可进一步证明李元度手抄的极大可能性,可以说与李元度行历、志趣、思想和广博的文史修养与史志学功底极相吻合,反过来也互相印证了正是李氏这种随笔杂录性质的文史积累与其编撰《国朝先正事略》、《天岳山馆文钞》、《天岳山馆诗集》、《四书广义》、《国朝彤史略》、《名贤遗事录》、《南岳志》、《养正草》、《续养正草》、《训蒙草》、《杂闻摘录》、《赋学正鹄》初集、二集、三集等诸书相辅依的关系。以上诸说可为李元度手抄的有力证明。
    《两汉赋钞》对李氏《赋学正鹄》辑订有重要影响,《赋学正鹄》为其后期编撰的家塾课本,其《赋学正鹄序目》云:“闲与生徒子侄言赋,辄就素所诵习者,编成《赋学正鹄》。”李氏所创诗赋也极多,诗作多能窥见汉魏辞赋的影响,如其《游连云山》、《洞庭遇大风作歌》等诗,颇有汉魏辞赋的气势。《两汉赋钞》虽似为“读书笔记”之类,非汉赋选本专钞,但恰是这类“素所诵习”和杂录的行为对李氏后来编辑赋学赋选著作和史志类书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两汉赋钞》不仅可算是一部赋学赋选著作,在形式上可谓一部书法法帖,在内容上则又可视为性理之学的精要读本。其中所选气势宏大的汉赋篇章与杂录格言家训对人性胸襟的修持意义其旨亦唇吻遒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