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的文学理论批评,在对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的学习、领会、研究上,在介入文学现场,对各种文艺理论问题的研究,对当下作家作品的评论和盘点上,对好作品的及时发现,对创作新现象的及时评析,对文学新人的发现上,以及对网络文学的大量新现象的辨析和研究上,都有突出的表现。理论批评界自身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青年才俊。这一切都是十分可喜的。” 近五年来的文学理论批评,从总体上看,面对中国当代大变革大发展的丰富实践,面对创作繁荣兴盛的良好局面,能够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研讨理论,评判作品,表现出了关注中国现实、中国经验、中国传统的求实品质。例如,在对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的学习、领会、研究上,在介入文学现场,对各种文艺理论问题的研究,对当下作家作品的评论和盘点上,对好作品的及时发现,对创作新现象的及时评析,对文学新人的发现上,以及对网络文学的大量新现象的辨析和研究上,都有突出的表现。理论批评界自身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青年才俊。这一切都是十分可喜的。 下面,我就几个与创作实践密切相关的重要理论问题,谈一些理解和看法。 关于人民与人民性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一切文艺创作思想和创作活动的“总开关”,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个根本性问题,当然不是自今日提出,但它引起了更高关注,显示出新的活力,成为需要重新思考和认识的问题。 人民和人民性都是历史性概念,又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人民性”这一概念源于俄罗斯文学,普希金、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都使用过它,后来的列宁、葛兰西等也都阐释和使用过类似概念。在批评家别林斯基那里,人民性的确切内涵是“一个国家最低的、最基本的民众或阶层”;而具有人民性的文学只有以这一阶层的人的生活为关注对象——而不是以“有教养的上层阶级”为对象。他认为,真实性和人民性不可分割,人民性表现得最充分的地方,也就是生活的真实性最充分的地方。杜勃罗留波夫在《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中,从反映人民大众(主要是农民)的真正处境和卫护人民利益的观点,考察了俄国文学的发展过程。而这一观念的“中国接受”则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即“十七年”时期,与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建构的文学想象高度契合,也成为彼时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武器之一。不过,在那个时期,人民性的概念更多地运用于对古典作家创作的评价和整理文学和文化遗产上。 在我国,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民”这一内涵扩大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但随着“新启蒙”和“去革命化”时代的到来,一谈到人民、人民性等概念,批评界有的人便本能地认为这是一种旧意识形态的复归,是一种过时的批评话语,从而使人民性的探讨未能深入,批评家往往对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主体的人民和社会的边缘群体丧失了言说的话语资源。 近年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大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民”既是一个集合概念,也是一个个体概念。从人民的历史主体性的角度来看,作为“集体”的人民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是作为“个体”的人民的观念尚需进一步深入,所以,文学批评的理论资源和理论话语也需要跟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了人民概念的历史性进步,并提出在今天社会主义语境下,文艺批评的创新也是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人民,这是一种发展的眼光,也是一种前瞻的眼光。过去,我们曾一度将人民作为一个集合概念,从而对“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情感和爱恨有所抑制;今天对人民的个体性价值的不断发掘,是对“人民性”认识的深化,也是真正能体现每一个“具体的人”的情感、价值和利益的文学观念,如此,人民性的观念才可能成为“诚实的理论”和“接地气的观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