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常江:讲好中国故事的IP化策略(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文艺评论》 常江 参加讨论

    实践方式
    叙事话语:命题与落点的新可能
    叙事学理论家托多罗夫(Tzvetan Todorov)在其分析体系中将叙事活动拆分为命题(proposition)、序列(sequence)和文本(text)三个元素。[2]由于“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命题将叙事置于国家形象塑造的核心位置,因而我们首先选择托多罗夫的分析体系,对十八大以后的国家形象叙事实践进行考察,尤其关注其间出现的具有创新价值的新话语样态。
    首先,突出叙事命题自身的普适性,以及强调叙事命题与跨文化受众的相关性是十八大以来中国主流媒体在对外宣传中进行国家叙事的一个新特点。
    例如,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峰会官方宣传片《喜欢你在一起》即以“喜欢”作为叙事主命题,而“喜欢”的对象则包括爱人的微笑、自己的工作、祖国的强大和共同的世界,主题的光谱涵盖了大而宏阔的格局,以及小而精微的体验。
    从命题策略上看,“喜欢”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有着明确普适性的价值观,观众通过观看“喜欢”的对象能够获得高度人性化的价值关怀,即一种融合了个体幸福与社会使命的情怀。
    从叙事序列和文本构成上看,《喜欢你在一起》也摒弃了以往国家(城市)宣传片从历史、自然、经济、科教等角度的“八股式”硬宣传语态色彩,转而以生活中的各类平凡场景作为叙事序列和文本的构成要素,这也是符合国际主流的宣传片叙事策略的。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除叙事命题自身具备的基本潜质之外,“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实践也必须充分考虑跨文化受众的审美趣味和接受能力,即应讲好文化领域的“他者”关注的中国故事。十八大以来的若干成功的外宣案例表明,相较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一个比较容易被西方受众接受的命题。例如,人民网的一系列外宣产品即以中国的经济发展作为主命题,其相继推出了《精英对话》(Elite Talk)、《中国经济观察》(Examining China's Biz)等全媒体形态节目,在西方世界产生了较好的反响。其中《精英对话》已被苹果iTunes商店收录,包括《华盛顿邮报》《赫芬顿邮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内的多家西方主流传统媒体、新媒体均对该档节目进行了报道。
    一般而言,普通人或“小人物”的生活和故事作为叙事落点代替以往以展示成功人士形象为主要途径的精英主义视角,应当成为当下“讲好中国故事”话语实践的一种自觉追求。这一领域较为成功的案例,是由“复兴路上工作室”创作的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宣传片《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with you along the way)。该片以普通人为叙事的主体,让各个身份和行业的“小人物”拥有镜头前的话语空间。这些人对着镜头表达,希望“明年有个好收成”,希望“养老金能不能多一点”,希望“娶个漂亮媳妇”……这些朴素而真实的话语来自中国社会中最普通的百姓——农民、老年人、未婚小伙……对此,美国《华尔街日报》专栏作者James T. Areddy在2014年年初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如是评价:“这个三分钟长度的视频预示着中国共产党正在掀起一场别出心裁的宣传运动,其主旨在于强调党对人民而言是珍贵的合作者。”[3]
    与受到诟病的2011年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相比,《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借助更为国际化的叙事方法,让普通人在镜头前表达自己的声音并将其组接为叙事序列,一改中国精英“高大全”“群像化”“雕塑化”的出场模式,这是该部宣传片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而“人物篇”产生的传播效果却令人忧心忡忡:英国广播公司全球扫描(BBC- GlobeScan)的调查显示,宣传片播出后,对中国持好感的美国人从29%提高至36%,上升7%;而对中国持负面看法者,则上升了10%,达到 51%。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这则宣传片令美国人对中国人产生的“更多是恐惧,而不是友谊”。[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