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文学批评界对西方理论的接受态度进行了重新审视。研究者一方面肯定新时期以来文学研究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对接受西方理论过程中存在的诸如“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甚至是削足适履”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以此为切入点,学界进一步讨论了借鉴西方理论的态度、西方理论对于中国文学批评的适应性,以及中国古典文学资源的“失语”等话题。 反思对西方文论的“生硬移植” 中国文学 “生硬移植”西方文论所带来的问题,是文学批评界首先反思的对象。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领域几乎是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接受了西方半个世纪的理论思潮。在这种“狂飙突进”式的“拿来”过程中,中国文学批评界要对每种西方文论都仔细分析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评介、运用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而把这些带有独特时代和社会背景的西方理论用于创作实践时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 “水土不服”。张炯在《论90年代我国文学的走向与选择》中认为,90年代人们对西方学术文化介绍评析的浪潮未曾削减,文学创作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强烈影响。这些作品虽然在题材开拓和形式创新方面有其意义,但疏离了现实生活和广大读者的审美规范,一般读者难以解读。张隆溪在《走出文化的封闭圈》中指出,理论和时髦本是互不相干的,但是在“后新时期”的文化探讨中追求理论的时髦却成了一种风气。这样删繁就简拿过来的“西方理论”必然对中国文学研究形成误导。同时他也反思了中国文学批评界在西方文艺理论界面前亦步亦趋的态度,认为这类反思是期望在通过与西方文论保持足够距离的前提下,“企求思想和文体风格上的某种纯粹性,企求绝对中国特色的真实性和原创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