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杨变红:中国生态文学研究的本土化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杨变红 参加讨论

    20世纪中叶,工业文明高度发达所造成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开始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学成为显学。从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到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以突破人类中心论范式的生态文学书写拉开序幕。随后,生态学思想迅速渗透到哲学、社会学等领域。80年代,借力于翻译,国外的生态思想理论被引入中国。近30年来,国内的生态文学研究呈现出勃勃生机。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国内学者对于生态文学的研究开始有意识地脱离“西化”趋势,从“全盘拿来”到“中国化”,逐渐提出本土化构想。
    挖掘传统生态资源
    中国生态文学研究源于对西方的借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缺乏思想根基。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包括土地在内的自然并非古人征服的对象,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以此形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物我不二”等文化传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整体观、生态平等、人的自在自为等思想,都可以被生态转型期的文学研究者所继承。拥有如此丰富的传统生态思想资源,我们的文学研究没必要完全照搬西方理论,而是可以在继承中发展,形成自己的话语理论体系,从借鉴走向独创性思考。
    传统儒家强调“敬天礼地”的思想,道家重视自然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绘画、音乐、文学等各个领域。国内学者通过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来回溯性挖掘传统生态思想,如王先霈的《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绿色”观念》就对中国古代诗文和文论中人与自然之间“和”的思想、文化及审美传统进行了阐释。此后,不断涌现从生态视角探讨古代文论、古代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使得学术界大致勾勒出了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发展线索及基本轮廓。
    重视本土文学创作
    在生态意识的影响下,中国的生态文学创作形成了自己的初步形态。80年代中期,沙青的《北京失去平衡》、徐刚的《伐木者,醒来!》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开启了中国生态文学的创作之路。到90年代,生态文学创作步入初步繁荣期,不再以单一的纪实文学作为表现形式,而是运用了诗歌、散文、小说、童话、戏曲等多种体裁。随后,生态文学的创作队伍日益发展壮大,出现了李青松、陈应松、亦秋、唐锡阳、包国晨等为代表的作家群,创作了大量生态文学作品。
    文本解读是生态文学研究的根基之一,生态文学创作为研究提供了可能。在世纪之交,学界已经着眼于对国内当代生态文学作品的分析。如《中华读书报》在1998年开设专栏,组织学者撰写对徐刚《守望家园》的评介文章;《光明日报》在2001年邀请生态文学作家探讨论述生态文学的内涵、创作领域和审美价值。另外,通过对当代中国生态创作和西方典型生态作品的比较,为促进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发展,王晖、李青、王彦彦等基于此都发表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