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思想家鲁迅的光辉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黄健 参加讨论

    鲁迅逝世后,民众曾自发地将一幅绣有“民族魂”三个黑绒大字的白色绸旗,覆盖在他的灵柩上。与同时代的许多人相比,鲁迅的思想都显示出卓越性、独特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在现代中国,鲁迅思考的领域非常广阔,特别是他对“中国的社会、文明”所作的“毫无忌惮”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与其极富独创性的文学创作深刻融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确立现代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涵
    鲁迅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以“立人”的标准在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现实、人生等诸多领域,展开了他深邃的现代思考和独立的价值判断。就思想聚焦而言,鲁迅始终将自己思考的基点落在如何使国民真正成为“人”的层面上。早在日本留学时,他与许寿裳就常常讨论三个问题:一是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是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是国民性的病根何在?在他看来,由于长期处在被奴役和被压迫状态,“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而且变了“奴隶”之后,“还万分喜欢”。中国的历史也总是在“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中循环,形成了“一面受破坏,一面修补”的历史怪圈。如果不“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掉这厨房”,那么,“中国的人,大抵在如此空气里成功,在如此空气里萎缩腐败,以至老死”。换言之,我们如果不从根本上打破这种历史循环,就不可能创造出“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时代”,也即“人”的时代。
    从思想高度上看,鲁迅“立人”思想与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紧密关联的。他有关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主张,对现代中国来说,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和认识价值。他认为,一个民族在新旧交替和变革的历史转折时期,应认真清算落后的传统因子,勇敢地与过去诀别,变革旧的生活方式、旧的生存方式,大胆地拥抱现代文明。他说,许多人担心“中国人”的名目将要被“消灭”,而他担心的则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所谓“挤出”,是指每一个作为个体存在的国民,不能消除精神的病态,那无论有无名目,都将会被现代文明所淘汰。鲁迅在反复考量现代中国发展前景和历史命运的同时,也给“立人”思想主张制定了具体任务:一是始终保持对历史、对传统的清算和反省,二是执着于对现实的剖析和批判,三是真切呼唤现代文明,用现代文明的价值标准衡量现代中国的重建。鲁迅深刻认识到,一个在相对封闭环境中演化而来的传统文明,其实并没有为容纳一种新的、陌生的现代文明做好从容的准备。在历史表象的背后,依然是亘古不变、习惯成自然的文化心理和性格。在近代中国被迫开放而置于世界性的冲击之中,国民性中的迟钝、麻木和愚昧等劣根性,是传统和落后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在国民心中留下的创伤。鲁迅将火一样的思想激情,裹挟在冰一样的冷静观察之中,由此写出了一个民族、一块大陆的时代惶惑,特别是对于现代文明的整体不适应性。尽管他的小说并非是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或历史真相的再现,但他对于历史的认知和评判,对于现实的揭示与表现,都深刻地阐释出对于一个民族、一块大陆,以及对于整个人类的生存历史、心理性格和前途命运的寓言意义。“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这悠长而沉重的呐喊声,在历史与现实的空谷里长久回荡,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立人”思想,确立了现代中国的重要思想观念,构成现代中国文化最基本的语义内容和思想内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