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走出去”的翻译传播机制 中国文化怎样“走”才算“走出去”?把汉语翻译成外语,是最初步的“走出去”。从初步走出去到真正走进去再到完全融进去,是对于“走出去”的不断层次化和深化,既涉及翻译内部问题,也涉及翻译外部问题;既包括语言问题,也包括超语言的问题。至于是不是真正走出去了,还要有量化的考察指标,比如典籍翻译的种类、数量、印数、销售数、引用率、引用层次等。但是,虽然市场指标至关重要,但绝非市场决定论,还要看文本类型等因素,以防经典娱乐化。“走出去”的终极目标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不是得到了有效提升,需要历史地、长期地考察,不必因为暂时的接受效果不佳而下“夭折”的结论。 此外,对于中国文化的相关翻译研究要有针对性。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希望的“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言及的并不都是翻译上的问题,所以还要将翻译学上的传播效果和新闻出版领域、外宣领域的传播效果区别对待或有机结合。“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和保持文化个性之间在实践上会有不平衡的地方,不宜一股脑儿将功过都加在翻译的头上而迷失了学理上的思考。 以“乡土语言”的翻译和研究为例,迄今为止,译学界对于“乡土语言”翻译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秦毅在《文学作品翻译“走出去”是必然》一文中说道,“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曾表示,中国本土文学作品的翻译困难主要在于‘乡土味’的准确性,而目前国内有关本土文学作品‘乡土味’的翻译研究只有寥寥数篇。”汉语“乡土语言”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部分,不管实践上能否行得通,对其的翻译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意义就在于找到深层的规律,让人们通过研究提高理论的认识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